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周才庶
今天,重温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我们仍然能因之潸然涕下、为之摇荡性情。在30年风卷云舒的时代激流之中,该剧逐步被建构为经典
据悉,新版电影《红楼梦》于今年5月底正式开机,力求打破《红楼梦》作为庭院故事的格局,通过虚实结合的自然大场景,来再现红楼盛世。消息一出,立即引发了广泛热议。许多观众表示,这部耗资巨大的电影,能否超越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呢?
1987年,电视剧《红楼梦》在央视首播,收视率高达70%,可谓万人空巷、盛况空前。随后,掀起了一股“红学”热潮。迄今为止,该剧已在各大电视台重播千余次,塑造的诸多荧幕形象深入人心。犹记得上大学之时,有老先生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地指出电视剧《红楼梦》的纰漏,批判大众化的审美趣味。瑕不掩瑜。今天,重温该剧,我们仍然能因之潸然涕下、为之摇荡性情。在30年风卷云舒的时代激流之中,1987年版《红楼梦》逐步被建构为经典,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窃以为,它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影视剧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至少有几点成功之处。
首先,在主创团队上广纳贤才、求教方家。剧作生产耗时五年,演员集训三年。大多数演员并非专业出身,通过推荐或自荐的方式来到剧组,为了打造一部好剧,共同学习、训练、生活了三年。拍摄完成之后,他们各奔前程,只有很少人还留在影视圈。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确保内容品质,该剧还组成了顾问委员会,主任王昆仑,副主任王朝闻,成员包括朱家溍、沈从文、启功、周汝昌、杨乃济、曹禺、蒋和森、戴临风等。其中,包括大名鼎鼎的美学家、文学家、剧作家、翻译家等。
其次,在创作理念上忠于原著。将《红楼梦》这部恢弘巨作搬上银幕,难度可想而知。80年代的中国,掀起了“美学热”“文学热”,各种西方理论纷至沓来。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在欧美已是风起云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剧《红楼梦》并未采取戏说的方式或者解构的姿态,而是忠诚地再现文学经典中的场景。值得一提的是,忠于原著并非影视剧改编的绝佳路径,但一定是1987年版《红楼梦》的制胜法宝。剧中,黛玉进府、元妃省亲、群芳夜宴等段落颇受赞誉。例如,第八集“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与小说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对应,对白照搬原著,典雅却不晦涩。演员成梅将元妃雍容华贵的仪态、悲戚惆怅的心神,颇为形象地传递了出来。盈盈闪烁的泪光,更是让人黯然神伤。
最后,艺术制作精益求精,画面、台词、音乐等均达到了较高水准。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剧组将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演员的服装和造型,今天看来仍非常精美。例如,发型经过了精心设计,以对应人物形象和性格。黛玉用偏分的梳法,纤美灵动;宝钗用对称的梳法,圆润端庄;王熙凤用高耸的发髻,富贵干练。形状和色彩,达成了一种和谐的美感。从台词上看,对白多取自小说原著,文言与白话结合,古朴和通俗兼顾。在音乐方面,作曲家王立平耗时4年半创作了13首配曲及其他背景音乐,《枉凝眉》《葬花吟》《晴雯歌》《聪明累》《分骨肉》等几首歌感人至深、经久流传,成为一代人的红楼记忆。
亮点显而易见。但俗话说,艺无止境。作为一部艺术作品,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也并非尽善尽美。在一片赞许声中,它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同年,《红楼梦学刊》发表了5篇相关评论文章。文章指出,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与小说相比,在形似层次上难能可贵,差强人意。从神似层次考察,内蕴、意境的表现遗憾甚多”“林黛玉形象塑造的失败,与改编者对原著诗化小说个性的忽略有直接的关系”,等等。今天,在许多观众心中,“87版《红楼梦》是一部经典之作”。显然,这更多的是从影视剧视角来评判的。改革开放初期,国外和港台的武侠片、惊险片大行其道,产生了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的强烈诉求。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以影视作品的形式,折射出一个时代文化艺术领域内的历史事件,并成为岁月激流中的一部潜心之作。(周才庶)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