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
”按钮
作者:胡不归
2019年年末的最后一个月,院线的电影开始扎堆上映,好片爆棚。近日,开心麻花也奉献了一部喜剧电影——《半个喜剧》。有人认为,这是开心麻花最好的一部电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也有人认为,三观清奇,类型混乱。
《半个喜剧》讲述了即将步入婚姻生活的北京男孩郑多多,在结婚前依旧放荡,借住他家的孙同是他的好哥们,从小地方考到北京,在即将毕业和就业的夏天,本来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突然出现的郑多多初恋女神莫默改变了这一切。这部电影依旧由周申、刘露担任导演,与开心麻花的“神作”《驴得水》一脉相承。在电影发布会上,周申表示,《半个喜剧》延续了《驴得水》的主题,讲的是“做人底线”的问题,只是有些事儿在《驴得水》中没有说尽兴,所以这次一并在《半个喜剧》中继续说 。
被如此寄予厚望的《半个喜剧》,在主题表达上确实非常直白,不管自然而然还是用力过猛,都是尽力为了烘托主题而生,但问题也在于,这种烘托不免有点太过心急以至于生硬。
电影的前半个小时笑点密集,用紧凑的剧情讲述了整场电影的人物关系。“渣男”郑多多是北京土豪,家里有钱有势;“怂人”孙同免费借住在郑多多家,且在其公司实习,郑同时帮他拿到了北京户口;莫默则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敢爱敢恨,但被郑多多骗了感情。于是,这三人之间上演了一番错综复杂的“闹剧”:他骗了她的感情,之后她与他相爱了,他和他却存在捆绑的利益关系。
这样一团如乱麻般的关系,确实很符合年轻人“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情,我们不能否认爱情的突然发生确实不讲道理,但也无法理解为何一天之间爱情会发生在一个男生和被他哥们儿“PUA”了的女孩身上?这种身份的错位固然有趣,在话剧中可以被认为是用来引发激烈的冲突,增加看点,但在电影中这般反常的设定却不免有些生硬。《半个喜剧》的故事本身从话剧转为电影,就需要在荒诞和荒谬之间把握好尺度。
接下来,电影展现了矛盾冲突的一面。男主人公孙同是主要人物,他和莫默恋爱后被郑多多得知,郑内心大男子主义似的占有欲便瞬间爆发,即使在自己即将结婚的情况下,仍然逼迫孙同分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导演精心设置的现实困境——找工作不易,拥有北京户口更难,在现实面前,你是选择一无所有,还是继续当所谓“好哥们儿”的一条狗?摆在孙同面前的,莫默是理想主义的象征,郑多多则是现实坎坷的象征,孙同为难痛苦的样子,代表的也是孤身在大城市打拼的很多人。但不得不说,莫默和孙同莫名其妙地在一起七天后,分开后感情至深的样子,却实在难以让人产生共鸣。
《半个喜剧》中最激烈的两场冲突,一场是发生在医院中莫默和孙同大吵了一架后分手,可以理解为理想碰上了现实,爱情败北;另外一场则是在郑多多的婚礼上,孙同将郑多多出轨的真相告诉其未婚妻,二人大打一架,孙同说“我想活得像个人,我想做个人”,则可以理解为生计碰上了自我,尊严占了上风。
让理想主义在挣扎一番后吊打现实坎坷,这就是导演想说的。
但问题来了,孙同的两个选择,真的有那么难吗?他想要的生活,无非体面的工作,稳定的北京户口。郑多多是个很好的选择,他为孙同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但在郑多多面前的孙同,活得不像个人,甚至并无尊严可言。所以孙同的选择难题出现了,是屈从于生活(即孙同),还是选择做自己,追寻所爱(即莫默)?但反过来看,选择爱情与莫默他就是从头开始吗?并不,毕竟和一个家庭小康的北京女孩谈恋爱结婚怎么就委屈了呢?《半个喜剧》想做一部正能量的喜剧,鼓励身在泥潭中的年轻人。但很可惜,这个并不两难的境地无法让人觉得励志,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孙同那样“幸运”,左边是有钱有势的北京哥们儿,右边是生活富足的北京女友。
电影想表达一个清晰明确的主题没错,但它的人物设定太过心急,所有情节的走向都是为了更加突出主题,甚至不在乎是否合情合理。偏执自私骄傲大男子主义的郑多多,懦弱卑微没主见贫穷的孙同,敢爱敢恨光明磊落充满理想主义的莫默,可以说这三人将各自的代表性格发挥到了极致,也将在爱情、友情、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冲突无限放大化,极力服务于电影的主题,使它能够最大程度打动人。电影的题目是《半个喜剧》,在喜剧之外的另外半个呢?也许是现实。喜剧是挺喜剧的,现实却没那么现实。
《夏洛特烦恼》中,人物在经过一段奇妙的“思想漫游”以后,依旧再次回到老婆身边,岁月静好,马冬梅不知道自己曾被丈夫在梦中抛弃,生活更加甜蜜;《半个喜剧》在经过一场爱情与现实的博弈之后,孙同放弃到手的一切回到莫默身边,一切冲突、争吵就像没发生过一样,刨除电影的浪漫主义,怕是没那么简单吧。(胡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