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半个喜剧,整个生硬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12-23 17:3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胡不归

  2019年年末的最后一个月,院线的电影开始扎堆上映,好片爆棚。近日,开心麻花也奉献了一部喜剧电影——《半个喜剧》。有人认为,这是开心麻花最好的一部电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也有人认为,三观清奇,类型混乱。

半个喜剧,整个生硬

  《半个喜剧》讲述了即将步入婚姻生活的北京男孩郑多多,在结婚前依旧放荡,借住他家的孙同是他的好哥们,从小地方考到北京,在即将毕业和就业的夏天,本来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但突然出现的郑多多初恋女神莫默改变了这一切。这部电影依旧由周申、刘露担任导演,与开心麻花的“神作”《驴得水》一脉相承。在电影发布会上,周申表示,《半个喜剧》延续了《驴得水》的主题,讲的是“做人底线”的问题,只是有些事儿在《驴得水》中没有说尽兴,所以这次一并在《半个喜剧》中继续说 。

  被如此寄予厚望的《半个喜剧》,在主题表达上确实非常直白,不管自然而然还是用力过猛,都是尽力为了烘托主题而生,但问题也在于,这种烘托不免有点太过心急以至于生硬。

  电影的前半个小时笑点密集,用紧凑的剧情讲述了整场电影的人物关系。“渣男”郑多多是北京土豪,家里有钱有势;“怂人”孙同免费借住在郑多多家,且在其公司实习,郑同时帮他拿到了北京户口;莫默则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敢爱敢恨,但被郑多多骗了感情。于是,这三人之间上演了一番错综复杂的“闹剧”:他骗了她的感情,之后她与他相爱了,他和他却存在捆绑的利益关系。

  这样一团如乱麻般的关系,确实很符合年轻人“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情,我们不能否认爱情的突然发生确实不讲道理,但也无法理解为何一天之间爱情会发生在一个男生和被他哥们儿“PUA”了的女孩身上?这种身份的错位固然有趣,在话剧中可以被认为是用来引发激烈的冲突,增加看点,但在电影中这般反常的设定却不免有些生硬。《半个喜剧》的故事本身从话剧转为电影,就需要在荒诞和荒谬之间把握好尺度。

  接下来,电影展现了矛盾冲突的一面。男主人公孙同是主要人物,他和莫默恋爱后被郑多多得知,郑内心大男子主义似的占有欲便瞬间爆发,即使在自己即将结婚的情况下,仍然逼迫孙同分手。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导演精心设置的现实困境——找工作不易,拥有北京户口更难,在现实面前,你是选择一无所有,还是继续当所谓“好哥们儿”的一条狗?摆在孙同面前的,莫默是理想主义的象征,郑多多则是现实坎坷的象征,孙同为难痛苦的样子,代表的也是孤身在大城市打拼的很多人。但不得不说,莫默和孙同莫名其妙地在一起七天后,分开后感情至深的样子,却实在难以让人产生共鸣。

  《半个喜剧》中最激烈的两场冲突,一场是发生在医院中莫默和孙同大吵了一架后分手,可以理解为理想碰上了现实,爱情败北;另外一场则是在郑多多的婚礼上,孙同将郑多多出轨的真相告诉其未婚妻,二人大打一架,孙同说“我想活得像个人,我想做个人”,则可以理解为生计碰上了自我,尊严占了上风。

  让理想主义在挣扎一番后吊打现实坎坷,这就是导演想说的。

  但问题来了,孙同的两个选择,真的有那么难吗?他想要的生活,无非体面的工作,稳定的北京户口。郑多多是个很好的选择,他为孙同解决了很多后顾之忧,但在郑多多面前的孙同,活得不像个人,甚至并无尊严可言。所以孙同的选择难题出现了,是屈从于生活(即孙同),还是选择做自己,追寻所爱(即莫默)?但反过来看,选择爱情与莫默他就是从头开始吗?并不,毕竟和一个家庭小康的北京女孩谈恋爱结婚怎么就委屈了呢?《半个喜剧》想做一部正能量的喜剧,鼓励身在泥潭中的年轻人。但很可惜,这个并不两难的境地无法让人觉得励志,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孙同那样“幸运”,左边是有钱有势的北京哥们儿,右边是生活富足的北京女友。

  电影想表达一个清晰明确的主题没错,但它的人物设定太过心急,所有情节的走向都是为了更加突出主题,甚至不在乎是否合情合理。偏执自私骄傲大男子主义的郑多多,懦弱卑微没主见贫穷的孙同,敢爱敢恨光明磊落充满理想主义的莫默,可以说这三人将各自的代表性格发挥到了极致,也将在爱情、友情、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冲突无限放大化,极力服务于电影的主题,使它能够最大程度打动人。电影的题目是《半个喜剧》,在喜剧之外的另外半个呢?也许是现实。喜剧是挺喜剧的,现实却没那么现实。

  《夏洛特烦恼》中,人物在经过一段奇妙的“思想漫游”以后,依旧再次回到老婆身边,岁月静好,马冬梅不知道自己曾被丈夫在梦中抛弃,生活更加甜蜜;《半个喜剧》在经过一场爱情与现实的博弈之后,孙同放弃到手的一切回到莫默身边,一切冲突、争吵就像没发生过一样,刨除电影的浪漫主义,怕是没那么简单吧。(胡不归)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