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点击浏览器下方“”分享微信好友Safari浏览器请点击“”按钮
作者:侯东晓
冯小刚新片《只有芸知道》于近期上映。看多了冯小刚的京味调侃、习惯了他对宏大历史的编织,这一次冯小刚在新西兰美丽的风景中讲述了两个普通人,但并不普通的爱情故事。历史感的缺席让冯小刚更加自如地打碎时间脉络,重新塑形日常生活结构中的各类可能,影片中的罗芸在日常生活中幻想着爱情的乌托邦,隋东风在减法人生中重新认知爱的真谛,这些让观众与影片产生强烈的共鸣。
《只有芸知道》海报
生活琐碎中的爱情乌托邦
影片伊始隋东风念着木心的《从前慢》为影片的整体叙事奠定了诗意浪漫的抒情格调。然而,影片在讲述过程中,首先让观众感受到的是充满烟火气的场景:东风和罗芸搬家到克莱德的小乡村,共同经营了一家中式餐厅,在梅琳达的帮助下,他们逐渐融入当地生活,,还收养了狗狗布鲁。这些琐碎的日常像是投入湖中的石子,已翻不起浪花。
梅琳达实际上是罗芸内心的银幕塑型,她在东风的餐馆打工赚钱,环游世界,在梅琳达的感染下,罗芸不甘被生活羁绊的心逐渐觉醒,想离开克莱德。影片的前半段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对为生活奔波,逐渐被生活打磨掉激情的中年夫妇,但就是这样平淡的婚姻生活却有一个轰轰烈烈的开始:他们曾在北京擦肩而过却在新西兰住在了同一屋檐下,进而相遇、相知,两次轮盘赌让两人赢了十多万也成全了两人的爱情,一切好似命定,又如宿命般不得圆满,极光下许下的愿望一语成谶。
《只有芸知道》剧照
导演的高明之处在于将生活的毛边堆积在观众的面前,却用一个个神迹将其消弭。宿命击碎了幸福的生活,也为观众建构起浪漫的爱情幻想和一个充满实感体验的乌托邦。
减法人生中的情感询唤
相较于以前冯小刚的作品,如《非诚勿扰》系列中对都市生活的把控,《我不是潘金莲》中对形式的探讨,《芳华》中依托历史情境询唤观众共情,影片《只有芸知道》则采取了更加质朴的处理方式,追求简单的叙事,不断地剥离东风生活中的情感寄托。这种减法的叙事,让叙事焦点放置于两个人的关系,甚至让观众忽视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越简单越是直接地击中观众内心。
《只有芸知道》剧照
首先,影片将两个异乡人并置在一起,就已经呈现出一种流浪感。两人到达克莱德新家,周围几无人烟的环境又平添了几分孤独。随着梅琳达、布鲁的加入,两个人的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但在五年时光的流逝中,两人内心的浪漫激情消磨殆尽,不受羁绊的梅琳达也隔三差五地离开,影片最终的一个情节点是布鲁的离开,它的离开让东风和罗云重陷孤独,也唤起了两个人内心深处的激情,他们终于走出了小镇来到极地,看到极光并许下愿望,之后餐厅着火,林太太去世,所有的这一切让孤独逐渐凸显。
在这一系列的减法中,隋东风和罗芸之间的情感被更加凝练地展露出来,迫使他们从被困的生活中出走,但当他们再次踏上生活的征途时才发现,那所谓“困在原地”的十五年却是两个人最幸福的时光。直到罗芸去世,这种背反的张力击中了观众内心。手术前,当病重的罗芸躺在东风的怀中说“那时你留着一头长发,在树下吹着笛子”,只这一句,就满足了观众对爱情的全部幻想。
叙事中被忽视的节奏失衡
原本质朴的情感表达和角色的出色塑造能够让影片与观众产生共鸣,但因结构的紊乱,导致整个叙事陷入了琼瑶式的情感剧。
《只有芸知道》剧照
本片以隋东风的回忆为主要线索。纵观全片,正常的叙事时序应是隋东风、罗芸在奥克兰相遇、相爱,在克莱德定居生活,然后罗芸去世,隋东风带着罗芸的骨灰完成罗芸生前的愿望。但导演将罗芸之死放在开篇,然后是“困居”克莱德十五年的琐碎生活,最后才将二人最初相遇的美好和盘托出。前文我们讲日常生活结构中寻回浪漫诗意的可能,通过结构的安排,日常生活的节奏被人为地设置,那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加入了许多斧凿的痕迹,两人的相遇、轮盘赌豪赢十万美元、罗芸一语成谶的愿望、以及可遇不可求的遇见鲸鱼……从叙事结构的逻辑看,这些事件的设置缺少必要的逻辑铺陈,从结构上瓦解了二人浪漫感情的可信度(即使本片改编自真实事件)。其中,布鲁之死在影片中是重要的情节点,但在整个情节结构中占比过大,当观众为布鲁之死湿润眼眶的时候,叙事被中断,导致整体节奏紊乱。
影片以一种痕迹鲜明的方式寻回生活的浪漫诗意,让观众在浪漫中还带有隐隐的刺痛,那点痛所带来的间离效果,冲淡了影片的理想主义色彩和琼瑶式的通俗情感剧体验。观影过程中有许多的泪点,但每每又忍而不发,正是上述间离效果的作用,它让本片很好地做到了抒情但绝不滥情,哀而不伤,在极度的感性中还保持着冷静的态度,克制的陈述。
《只有芸知道》剧照
影片最后张述夫妇(影片隋东风和罗芸的原型)的照片,让人们再度回到现实,这就是生活,它的残忍和浪漫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它给你高悬于生活琐碎之上的浪漫理想,但转眼就将其彻底解构。日常生活结构中浪漫的可能与不可能是冯小刚在影片中的难题,也是每一个观众,每一个蜗居于婚姻生活中的观众的生活刺点。从更广的层面看,冯小刚的这次转型创作也是老一代导演在中国电影发展新语境中症候性的银幕呈述。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生)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