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重庆森林》:都市拥潮的爱情絮语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重庆森林》:都市拥潮的爱情絮语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2-18 10:3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编者按:疫情凶猛,为2020年的开篇蒙上了一层阴影,但纵使如此,人们依然不曾忘却那些美好事物,比如爱情。2020年的情人节如期到来,“光明观影团”选取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叙事文本进行评论,以飨读者,它们既有美国经典爱情片《泰坦尼克号》《恋恋笔记本》,也有艺术性更强的中国电影《重庆森林》;既有电影大师希区柯克的作品《后窗》,也有戏曲大师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希望读者们在不同文本的解读中,看到爱情的“如梦似幻”,收获感知爱的力量。

 

  作者:魏兵

  有人说,王家卫的电影是“时空寓言”,把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流动到充盈着视觉感知与情绪气囊的影像时空里,把人潮涌动的饮食男女浓缩到眼花缭乱的都市丛林中,让情感在绵延的时空序列中发酵生长。

《重庆森林》:都市拥潮的爱情絮语

《重庆森林》海报

  王家卫在1994年仅用两个月拍摄的《重庆森林》,将都市人踟蹰、犹疑、敏感、炽烈的情感与心态,表现得浓郁醇厚。如今回看,依然情绪漫溢,实为特属现代城市的“寓言故事”。影片以碎片化的叙事和风格化的影像,编织成两段情感故事:24岁警察何志武(金城武饰)与金发女毒贩(林青霞饰)之间萍水相逢的偶然情愫,互不了解却能渡人于窘境;编号663的巡警(梁朝伟饰)与小食店店员阿菲(王菲饰)之间欲言又止的奇妙恋情,非浓亦浓却终能莞尔相伴。在喧扰的都市中,每个人都有很多细微可触的感情,但难找到对应的抒发对象。因此,都市男女便在变幻莫测的都市景观中,或自言自语,聊以慰藉,或敢爱敢言,来影无踪。

  都市景观的不确定性情感

  都市景观,是现代性的典型视觉表征符号,是经济模式、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的典型症候。所谓“森林”,是钢筋混凝土的现代都市丛林,在这里,王家卫总是偏执某些具有特定意义的生活场所,那些封闭狭小的、流动拥挤的、暴露在公众之下的空间,象征着不确定的都市感情。

《重庆森林》:都市拥潮的爱情絮语

《重庆森林》剧照

  在《重庆森林》中,无论是何志武和663的居所,或是街边小食店,还是人来人往的重庆大厦,都以一种混杂而彷徨的不确定性,延续不稳定的自我身份和情感关系。尤其是位于尖沙咀的重庆大厦,在这鱼龙混杂的移民聚集地,它既是多元文化的地标,也是金发女毒贩不停地穿梭寻觅安身之处的惶恐深渊,纵使她有着敢爱敢恨的英气,也抵不过在都市中摇晃的不安全感,因而,墨镜和雨衣的矛盾装束常年在身,显然是她内心极度不安与惶恐的外化表现。不安全感在何志武、663和阿菲,甚至前女友空姐身上也同样存在,他们不停地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晃动、犹疑,不停地寻找情感的归宿。

  观众基于角色的主体经验会产生对空间的综合印象,电影空间进而成为视觉化的情感场域。比如,何志武与金发女相遇的酒吧,以极高饱和度的灯光打在两人身上,各怀浓烈心思却点到为止,手持的摄影机极力想保持稳定的状态,造成“如盐溶于水,味咸而无痕之感”,这种贲张且隐匿的情绪,一直蔓延到狭小的酒店房间和大雨过后的跑道,直至两人各自奔走;又如街边小食店,是广角镜头营造的扁平且变形的暂时性空间,663每天在这里停留片刻,阿菲在这里的临时帮工,就连老板也要改行转让店铺,短暂易变的情绪延展到663的居所、加州酒吧和口中的美国加州,最后再回到小食店。原来,一切都要在兜兜转转之后,才能落脚、生情。

  波德里亚在论述“景观社会”时说,“编织现实的景观就是真实的真正产物”。现实都市的碎片与易变的情感特性,在《重庆森林》中被巧妙地用象征手法编织出来,在消费时代的都市景观,体现出杂乱的整体性和碎片化的统一性。

  恋人絮语的可见感受

  在一定程度上,都市景观是都市环境与都市人的感受的互相建构。在电影中,是视觉赋予环境对象各种形状与色彩,是耳朵赋予影片世界各种微妙的声音,是触觉赋予各种物体的想象质感,感受性的综合在电影中构成了可以认知、利用和改造的世界。

《重庆森林》:都市拥潮的爱情絮语

《重庆森林》剧照

  主人公的恋爱情绪正如极晃的手持摄影一般,所思所想恰如镜头所到之处,皆是拥挤人潮与斑驳霓虹的残影。后现代美学的碎片性特质在《重庆森林》中以恋人独白呈现,絮絮碎语,荒诞中带着些许无奈,将矛盾与犹疑、孤独与慵倦的压抑情感外化为观众可见的感受。

  形式与感情间存在对应的象征关系,凭借生机灌注的形式可以唤起动人的感情。当何志武用“凤梨罐头”象征恋情的时候,恋爱的非理性状态就获得一种似睡似醒、出神入迷的艺术象征体验,这是一种近乎无意识的直觉状态,他妄图想用罐头的保质期来赌愚人节分手的真假,在自己划定的逻辑中自圆其说,自我慰藉。失恋的633常常对着家里的肥皂、毛巾、布娃娃和衬衫自言自语,肥皂瘦了也好,胖了也罢,毛巾哭了也好,拧干也罢,是深陷情感漩涡中的恋人迷离恍惚或狂乱或沉思的状态,是周游于内在生命的直觉感受。

  阿伦•雷乃认为,现实是“感受”与“感知”的混合体,而本片多角度的独白叙事,让都市男女始终处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自我感受与持续寻找、等待的现实感知相混合。

  等待爱情的绵延时间

  等待,是《重庆森里》中所有人物对爱情共有行动。何志武和金发女在等5月1日的有效期,空姐在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663在等能放下旧感情的心里空位和接纳新感情的晚8点,阿菲在等加州梦散去的一年后,他们的爱情都是用一个日期或节点来截止和切断,他们等待的是绵延时间中的爱情期限与情感时差,等待是爱情中一种非理性的心理时长和直觉行动。

《重庆森林》:都市拥潮的爱情絮语

《重庆森林》剧照

  柏格森用“绵延”一词特指“心理时间”,以区别于用钟表度量的物理时间。所谓“绵延”,指的是为每个人直觉经验所感知的时间,是整体而流动的真正时间,“每一瞬间挟带着过去的全部水流,又是全新而不可重演的”。可以说,《重庆森林》中的爱情时间如“绵延”般,将两人等待的疏离和情绪的延续交织在一起。

  在快速变化的城市生活里,何志武絮语与金发女的感情时说,“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于是,何志武爱情的绵延时间就从等57个小时、等进酒吧的第一个女人、等不会过期的爱开始了。同样,663的爱情时间,也是从阿菲约定的晚8点开始,在等整晚的加州酒吧、等整年的美国加州绵延着。直觉感知的爱情,是短暂片刻,还是绵长永恒,似乎说不清楚了。所以,恋人等待的焦灼不安情绪,在《重庆森林》中与变格的画面、浮光掠影的光线、变幻迷离的运动镜头以及鬼马精灵般的音乐交织辉映,表现得通透而炽烈。

《重庆森林》:都市拥潮的爱情絮语

《重庆森林》剧照

  消费时代的都市爱情,找不到散场的明晰界限,有起因未必有结果,情绪的边缘也捉摸不透。或许,如片中人那样用非理性的坦率情感与内心情绪的直觉感知,击垮资本构筑的明码标价式爱情,才能拨开情感幻境的迷雾,体验纯粹情感的乐趣与生命之为生命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博士研究生)

 

  【情人节文艺评论专题推荐】

  《泰坦尼克号》:世俗、灾难与爱情神话

  《恋恋笔记本》:浪漫主义文本的深度缝合

  《重庆森林》:都市拥潮的爱情絮语

  《牡丹亭》漫说

  《后窗》:凝视之下的求爱者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