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年下男”影视剧:将女性从被物化的形象中“松绑”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年下男”影视剧:将女性从被物化的形象中“松绑”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3-02 10: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韩思琪

  从《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中的“小奶狗”到《下一站是幸福》(下文简称《下一站》)里“20岁皮肤光滑的小海豚”,公众对“年下男”的讨论早已让影视剧溢出了艺术边界,更让其成为社会话题资源从而进入公共讨论空间。近年来,“姐弟恋”这一题材被不断改写,在话题发酵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更值得深思。

“年下男”影视剧:将女性从被物化的形象中“松绑”

《下一站是幸福》剧照

  “姐弟恋”题材是罗曼司的子类型,在日韩剧中有着更成熟的“套路”。近日火爆的《下一站》就被质疑有抄袭日剧《明天不上班》的嫌疑:32岁资深少女贺繁星与小自己十岁的公司实习生元宋开启了迟来的初恋,同时成熟稳重的合作老板叶鹿鸣也展开了对贺繁星的追求,在元宋执着的追求下,贺繁星最终突破世俗,牵手“年下男”。

  从妆容、人设到动作,《下一站》不遗余力地表达着“32岁的女人依然配得上一场甜甜的初恋”——这虽然是在抄日剧“考卷”,但依然是国产言情剧的一次重大革新:在一众鼓吹“剩女有罪”的文艺作品里,《下一站》能不催婚、不催生、不炮制焦虑,将女性从婚恋市场里被物化、降格商品化的位置上“松绑”,让当代女性松一口气的同时,也引发了社会新一轮的思考:女性在恋爱关系中的地位与需求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姐弟恋”题材中的革新性,在于其对固有性别权利结构的打破。以往的言情剧总是塑造出强大而无所不能的完美男人,女性被保护、被宠爱、被照顾,但本质是以自由为代价换取安全感——正如罗马诗人卢坎曾言“去爱,意味着成为命运的人质”。如今,看够了“长腿叔叔”的女观众们,更渴望在亲密关系里享受主导和强势位置,于是这些社会阅历、人生经历、物质条件都高出一截的“姐姐们”与“年下男”的恋爱成为一处绝佳的“实验场”——这一次,她们想用自己的强、而不是娇羞的弱去爱。

  当然,正视自身的欲望只是副产品,美剧《致命女人》中刘玉玲的一句“Ah, YOUTH!”正是“姐姐们”的内心宣言。古早韩剧《我叫金三顺》里曾说:“男人啊,只要高中毕业就是大叔”——这句话为男孩与男人划下分界线,从“一枝花”到“豆腐渣”的焦虑终于不再只属于女性。

  在中文语境里,“年下男”的流行与大众对“中年油腻男”的厌倦恰似硬币的两面:相较于许多年长男性的“好为人师”,“年下男”纤细的少年心显得清新脱俗。男孩会自我怀疑,而男人理所当然地接受一切,并稳定地维持那个以过剩“自我”为中心的秩序;而与“年下男”的恋爱则意味着活力与热情,还有更年轻的思维与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对恋爱平等的呼吁也是“年下男”与“姐弟恋”受欢迎的原因:既然男性追捧“少女感”,对伴侣的要求甚至严格到发型、妆容与口红色号,那么“姐姐们”也同样可以爱二十岁的少年,对“少年感”的标准进行细分:从《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到《下一站》,“姐姐们”的理想型从“小奶狗”进化到“小海豚”,外形也有了标配:白衬衫、单车、露出脚踝的运动鞋,还要会聊天、爱撒娇、懂“壁咚”。

  相比较韩国早期“姐弟恋”题材作品《我叫金三顺》中左右摇摆的“年下男”玄彬,后期《请吃饭的漂亮姐姐》中丁海寅式的“忠犬系”恋人更让“姐姐们”青睐,这意味着当下姐弟恋题材作品对男主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足够坚定,才能成为屏幕内外共同认可的理想恋人。

  为了配合男主的忠贞,这一题材影视剧中的女主角形象集中呈现为“零恋爱”的专一熟女。正如日剧《不结婚》所描述的——她们在婚与不婚之间徘徊,不断考虑婚姻的意义和选择对象的标准,因为,如果用条件衡量对方,就要接受被人以同样的方式衡量。年纪的增长还没有完全磨掉她们对爱情的勇气与执着,在一段带有些许禁忌意味的“年下恋”里,男女双方如何接受考验并获得成长,才是观众关注的重点。

  人们对于“姐弟恋”的接受程度一直在发生着改变:在2005年日剧《大姐头》中,由筱原凉子扮演的32岁熟女最终无缘22岁男主;但是到了2014年《最后的灰姑娘》中,同样由筱原凉子扮演的39岁女主却在观众的投票下与“年下”男友牵手成功——由“她们”的选择所投射出的,不仅是大众文化心理的变迁,更是当代女性地位的提升,讨论罗曼司类型的变化,是检验社会文明的最好标尺。

  在“年下男”言情剧逐渐类型化的今天,观众依然呼吁对女性精神层面的关注。由于这一题材的受众群体多为独立女性,她们更渴望将自身投射到具有同样独立精神的角色中,而那些披着“年下恋”的皮,内核仍旧是狗血傻白甜与霸道总裁陈旧套路的故事只会让人觉得拧巴。在这一点上,希望国内的同类型题材影视剧可以借鉴日韩的成功先例,让女主更勇敢、更坚定一些,不要在畏首畏尾中犹豫徘徊,而是在爱情里更加果断和勇敢。(韩思琪)

 

“年下男”影视剧:将女性从被物化的形象中“松绑”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