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特警队》:主旋律电影题材的拓展与自限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特警队》:主旋律电影题材的拓展与自限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3-17 10:5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郝瀚

  《特警队》是导演丁晟的新作,对本就擅长拍摄硬派动作犯罪类题材的他而言,《特警队》的拍摄可谓轻车熟路,此外本片阵容也颇具深度,兼有一众实力与偶像演员。从常规经验出发,对此驾轻就熟的导演应深知类型运作规律,但该影片却在艺术与商业上双双失利。

《特警队》:主旋律电影题材的拓展与自限

《特警队》海报

  从类型分类看,《特警队》可以被视为一部警匪片。警匪片通常以警察/匪徒的二元对立彰显邪不胜正的主流价值,丁晟的前作,如《硬汉》系列、《解救吾先生》《英雄本色2018》《新警察故事2013》都是典型的警匪片。与前作相比,本片最大的区别在于题材的开拓,即号称中国大陆第一部以特警为题材的电影,尤其在片尾彩蛋部分以纪录片的方式展示了本片原型北京特警蓝剑突击队执行任务的画面;此外,电影一再强调现实属性,展示真实可感的具体叙事空间,如故事主体发生在北京,最后的高潮在东海某海岛。而前作中,故事所涉及的空间或为虚指,或影射现实。在笔者看来,这些设置直接决定本片的题材必将凌驾于类型之上,与其说这是一部“丁晟式”警匪片,不如说又是一部主旋律电影的类型化之作。同其它涉及“重大题材”的主旋律电影一样,本片在拓展的同时也在自限,尤其在现实问题上的不当处理直接导致失败。

  从题材上看,《特警队》十分接近去年的另一部主旋律电影《雪暴》。同样以警匪对抗为叙事脉络,强调动作/犯罪元素,两者最大的共同点都是在开掘新的题材,本片是特警,《雪暴》则是森林公安,同为大众视野中比较鲜见的人民子弟兵,这种鲜见的陌生化、神秘化似乎是很好的票房保证,但前提是满足观众对特殊行业的想象的同时要兼顾现实主义,尤其是主旋律题材。

  两部电影在类型、题材与现实关系的处理上如出一辙。表面看《特警队》非常“热闹”:地铁狙杀劫持犯、机场反劫机演戏、闹市徒手抓捕黑人逃犯、仓库追车训练、摩天大楼解救人质、海岛捣毁毒贩窝点……这些警匪片中的经典桥段悉数到来,满足了观众对特警群体的想象。但此类特殊题材的拍摄难度在于,导演跟演员必须以行业剧的目光审视自己,展示特殊行业的细节、专业知识,甚至秘辛,这也是主旋律题材营造现实感的必备手段。遗憾之处在于,本片的现实感“浅薄”,细节的缺失削弱了题材的力量,让原本陌生化、神秘化的题材流于平庸。

《特警队》:主旋律电影题材的拓展与自限

《特警队》剧照

  除此之外,影片也缺乏专业性,导致真实力量进一步丧失,沦为一部陈旧动作场面堆砌的奇观电影。首先,导演为展示狙击手的人物弧光,不顾现实强行设计了地铁劫持桥段。无脑绑匪、封闭空间、近距离、蓝剑精锐射手……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狙击手居然一枪打偏,为其高潮段落自我救赎的致命一击埋下伏笔,显然与好莱坞电影的类型俗套如出一辙。其次,在反劫机桥段中,特警们分为警匪两方对抗,警方竟不顾特种作战中知己知彼的基本原则,在对绑匪位置、人数、火力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直接发动攻击,在舱内枪战。再次,在影片的前半段,警队内部的情绪化对抗是推进叙事的主要动力,荒诞之处在于,内部的情绪化并非暗流涌动,而是趋于公开,主管领导非但没有制止,反而视为激励双方的手段,大大削弱了特警的专业性。此类“超现实”的细节不胜枚举:队友室内搏击打得彼此头破血流;无保护式攀岩训练;像去世战友敬礼时不脱手套……种种设计意在展示导演强调的“硬核”与“血性”,但一如本片最受诟病的桥段一样,十几个特警在浴室赤裸上身剑拔弩张,过于直露粗浅。

  究其本质,将特警作为主旋律题材影像化的实践也在面对题材自限。一方面,作为一部商业类型片,电影人物的塑造必须突出个性,即英雄主义的凸显;另一方面,特警作为共和国卫士中的精英,除强大的单兵能力外,无间的战术配合才是其最大的特殊性。然而,本片似乎并未处理好这组关系,以闹事抓捕黑人逃犯为例,竟然以一个特警抓一个毒贩的方式展开,技巧在于同毒贩赛跑,直到其精疲力竭为之……这一幕也成为整个影片的缩影,丁晟似乎忘记自己在《解救吾先生》中的编排:抓捕一场高潮戏,谁看门、谁冲锋、谁观察、谁佯攻……战术清晰专业,极具真实感。

  对于主旋律电影类型化而言,题材自限是无法避免的,但细节是可以用心做好的,面对票房的压力,如何处理几者之关系,是当下导演创作的当务之急。(郝瀚)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