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3-18 10: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韩思琪

  时隔一年,《奈何boss要娶我2》(下文简称《奈何2》)上线了。这部以平行时空设定对第一部剧情解构重组的作品,与其说是“续集”,称之为“同人”或“番外篇”更合适。以目前的播出情况来看,第二部远没达到《奈何1》的热度与反响,这是此类型续集作品常常会遭遇的瓶颈。既然频频“扑街”,为何总是有人前仆后继地“狗尾续貂”?

“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奈何boss要娶我2》海报

  从《双世宠妃2》到《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续集《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频频出现的“甜宠二代”不仅是“品牌效应”和“长尾理论”下的营销产物,更是一场妄图“以小博大”的投机冒险,这也揭示了甜宠剧背后广阔的观众市场。

  如今的甜宠剧已逐渐从都市偶像剧中剥离成独立类型,精准定制受众,以满足这一群体的爱情幻想与情感需求为首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甜宠剧往往“不择手段”——理性要让位于感性需求,剧情要呈现低智。《奈何》系列的剧情几乎集所有“古早”言情小说桥段于一身:不治之症、车祸、失忆、霸道总裁、契约婚姻、强娶、先婚后爱……但观众仍会津津有味观看,故事的快节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逻辑硬伤。这也是被媒介所赋权的观众群体之特点:当媒介的充裕性让今天的故事消费者早已熟知种种“套路”,他们观看的重点往往不是“讲了个怎样的故事”,而是“怎样去讲这个故事”。

  另一方面,对于以情感补给为观看前提的观众而言,打开视频只是想在剧情里清醒地做一场美梦。这些人并不是将电视剧当恋爱指南来学习,而是将之作为对现实的补偿性幻想。这也意味着观众审美发生了变化:他们对甜宠剧的要求就是“会撒糖”,角色的情感与反应被量化为一张精确为百分比的图表,感情以外的所有元素都是杂质。

  当然,“撒糖”也是一项技术活,甜宠剧受众要的其实是健康而无毒的“爽感”,因此需要用一种更新、更平等、更有分寸的的恋爱观念来打通感情线。比如被霸道总裁豪掷千金追求却依然自食其力的女主设定,也是对屏幕前观众的正面教育——即使是在“做梦”,也不可食嗟来之食;还有对“爱情大过天”的琼瑶式言情模式进行反驳和颠覆,因为在今天,“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她失去的可是爱情”的紫菱式恋爱是“有毒”的——纵使是“恋爱脑”也要有道德底线,掌握好分寸很重要。

“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紫菱式”恋爱

  但当下的甜宠剧还没有学会撒“健康糖”与日常循序渐进、相知相爱的情感模式不同,甜宠剧的感情浓度在初始就被提到了100%——开局就是排山倒海、世界颠倒般的颤栗与热情。故事主人公往往是唯有天真浪漫方可解救的“爱无能”, 剧情的反转需要通过理想化的爱情来完成——在“纯化”的爱情程序里只能有至死不渝,不能有不欢而散。

  甚至与“甜宠剧”背道而驰的“虐恋”剧也是如此,奉行着同一套情感逻辑:以“爱她就折磨她”为快感机制,“插刀”到底、虐到极致。以“虐”出圈的《东宫》就是如此——男主灭了女主角外公全族,逼疯女主父亲,逼死女主母亲,后和女主殉情……“狗血”又极具戏剧性的是,这一痛苦的相遇要在失忆、清零之后再次重复一遍。当真相伴随记忆再次回归,整部剧达到了“虐”之高潮,观众则在主角被命运捉弄般的“别无选择”里流干了眼泪。

“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东宫》剧照

  甜宠剧与虐恋剧殊途同归,都是“纯粹主义”审美派生的产品,究其本质都是对感情的极致化操作。快乐值不足的观众会选取“甜宠”来补给糖分,需要卡塔西斯式宣泄与净化的观众用“虐恋”来“排毒”。争论此类产品的价值,或是担忧这种行为是把“精神鸦片”当饭吃,其实模糊了问题的焦点,也选择性地无视了作为前提的类型之“契约”。

  其实更值得我们警惕和自省的是,当这种“纯粹主义”的审美盛行,甚至作为一种“社交货币”流通到大众文化语境,故事会越来越“无菌”,越来越趋向于模型化、无瑕化、高度纯化,将会助长观众的“圣母”心态:将“三观”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俗称“三观党”。

  当“本故事纯属虚构”成为共识,观众的关注焦点自然就会从剧情转向角色。此时一些“受害者”心态的观众就会代入弱者身份,“圣母心”爆棚,让所有的人物被窄化为极端的好与“渣”。对于观众这种非理性诉求的过度满足,如同一次次危险的“养蛊”行为——当他们长时间浸泡在高浓度的糖衣炮弹中,终将会失去对事物正常的判断。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理论学博士)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