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3-18 10:5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韩思琪

  时隔一年,《奈何boss要娶我2》(下文简称《奈何2》)上线了。这部以平行时空设定对第一部剧情解构重组的作品,与其说是“续集”,称之为“同人”或“番外篇”更合适。以目前的播出情况来看,第二部远没达到《奈何1》的热度与反响,这是此类型续集作品常常会遭遇的瓶颈。既然频频“扑街”,为何总是有人前仆后继地“狗尾续貂”?

“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奈何boss要娶我2》海报

  从《双世宠妃2》到《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续集《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频频出现的“甜宠二代”不仅是“品牌效应”和“长尾理论”下的营销产物,更是一场妄图“以小博大”的投机冒险,这也揭示了甜宠剧背后广阔的观众市场。

  如今的甜宠剧已逐渐从都市偶像剧中剥离成独立类型,精准定制受众,以满足这一群体的爱情幻想与情感需求为首要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甜宠剧往往“不择手段”——理性要让位于感性需求,剧情要呈现低智。《奈何》系列的剧情几乎集所有“古早”言情小说桥段于一身:不治之症、车祸、失忆、霸道总裁、契约婚姻、强娶、先婚后爱……但观众仍会津津有味观看,故事的快节奏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逻辑硬伤。这也是被媒介所赋权的观众群体之特点:当媒介的充裕性让今天的故事消费者早已熟知种种“套路”,他们观看的重点往往不是“讲了个怎样的故事”,而是“怎样去讲这个故事”。

  另一方面,对于以情感补给为观看前提的观众而言,打开视频只是想在剧情里清醒地做一场美梦。这些人并不是将电视剧当恋爱指南来学习,而是将之作为对现实的补偿性幻想。这也意味着观众审美发生了变化:他们对甜宠剧的要求就是“会撒糖”,角色的情感与反应被量化为一张精确为百分比的图表,感情以外的所有元素都是杂质。

  当然,“撒糖”也是一项技术活,甜宠剧受众要的其实是健康而无毒的“爽感”,因此需要用一种更新、更平等、更有分寸的的恋爱观念来打通感情线。比如被霸道总裁豪掷千金追求却依然自食其力的女主设定,也是对屏幕前观众的正面教育——即使是在“做梦”,也不可食嗟来之食;还有对“爱情大过天”的琼瑶式言情模式进行反驳和颠覆,因为在今天,“你失去的只是一条腿,她失去的可是爱情”的紫菱式恋爱是“有毒”的——纵使是“恋爱脑”也要有道德底线,掌握好分寸很重要。

“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紫菱式”恋爱

  但当下的甜宠剧还没有学会撒“健康糖”与日常循序渐进、相知相爱的情感模式不同,甜宠剧的感情浓度在初始就被提到了100%——开局就是排山倒海、世界颠倒般的颤栗与热情。故事主人公往往是唯有天真浪漫方可解救的“爱无能”, 剧情的反转需要通过理想化的爱情来完成——在“纯化”的爱情程序里只能有至死不渝,不能有不欢而散。

  甚至与“甜宠剧”背道而驰的“虐恋”剧也是如此,奉行着同一套情感逻辑:以“爱她就折磨她”为快感机制,“插刀”到底、虐到极致。以“虐”出圈的《东宫》就是如此——男主灭了女主角外公全族,逼疯女主父亲,逼死女主母亲,后和女主殉情……“狗血”又极具戏剧性的是,这一痛苦的相遇要在失忆、清零之后再次重复一遍。当真相伴随记忆再次回归,整部剧达到了“虐”之高潮,观众则在主角被命运捉弄般的“别无选择”里流干了眼泪。

“甜宠剧”风靡背后的文化症候

《东宫》剧照

  甜宠剧与虐恋剧殊途同归,都是“纯粹主义”审美派生的产品,究其本质都是对感情的极致化操作。快乐值不足的观众会选取“甜宠”来补给糖分,需要卡塔西斯式宣泄与净化的观众用“虐恋”来“排毒”。争论此类产品的价值,或是担忧这种行为是把“精神鸦片”当饭吃,其实模糊了问题的焦点,也选择性地无视了作为前提的类型之“契约”。

  其实更值得我们警惕和自省的是,当这种“纯粹主义”的审美盛行,甚至作为一种“社交货币”流通到大众文化语境,故事会越来越“无菌”,越来越趋向于模型化、无瑕化、高度纯化,将会助长观众的“圣母”心态:将“三观”作为评判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俗称“三观党”。

  当“本故事纯属虚构”成为共识,观众的关注焦点自然就会从剧情转向角色。此时一些“受害者”心态的观众就会代入弱者身份,“圣母心”爆棚,让所有的人物被窄化为极端的好与“渣”。对于观众这种非理性诉求的过度满足,如同一次次危险的“养蛊”行为——当他们长时间浸泡在高浓度的糖衣炮弹中,终将会失去对事物正常的判断。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理论学博士)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毛夫国:一只猿的“进化”寓言

  • 杨韵莟: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