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产电影中的生态主义呈现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国产电影中的生态主义呈现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3-20 14: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于晓风

  2020年的春天,注定是人类历史上一段不平凡的记忆。突如其来的全球性传染疾病大规模爆发,再次引发了人类对生存发展方式的反思,生态主义与生态文明,也再度成为舆论关切的焦点。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业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国家目标和全民共识。电影,作为艺术消费对象和大众传播媒介,对于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影响深远,国产电影创作自觉汇入洪流,承载使命,表达着基于生态主义立场的多元化、深层次思考。

国产电影中的生态主义呈现

《十八洞村》剧照

  《十八洞村》里的深层生态学

  深层生态学由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提出。相较于单纯关注人类利益的浅层生态学,其“深”之处,在于着力培育、陶冶生态意识,挖掘、提升生态智慧,藉由生态精神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同时,更加重视生态保护中的区域自治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自足。

  《十八洞村》是一部主旋律文艺片。远景中的青山、密林、绿水、梯田,负载着奔忙其中、辛勤劳作的人,人们的身影于满眼葱翠间或显露,或隐没,好似点缀,却生机勃勃。镜头下的人不再是环境的中心,而是与环境融为一体。这种诗化表达如同中国传统文人山水,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了美学传承和升级传播。面对废弃矿库遗留的大片飞地,主人公手握流沙,发出“若是种上水稻,早就绿油油一片了……”的感慨;懒汉则把自己赚不到钱、娶不上妻的原因归结于职业找矿得罪了山神,遭了报应。观众的共鸣起始于懒汉背上那道触目惊心的伤疤,落脚在二人填土造田的决心,感同身受的,则是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对于自然和人的无尽伤害。

  《十八洞村》开篇于精准扶贫,由两条叙事线索构成:明线,是帮扶对象——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曲折过程;暗线,则是帮扶主体——扶贫干部事业进步的路径选择。十八洞村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扶贫干部走访调查、入村入户,将帮扶上升到感情层面,调动协同村中贫困户内部组织——“杨家班”的自主性驱动打赢的,扶贫干部在坚持不懈地攻坚克难中,获得了情感补偿,理解了生命意义,实现了自我价值。至此,影片触及到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区域自我管理层面,通过扶贫对象和扶贫主体的双向互动,生动展示了在生态区域自治激发下,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满足。

国产电影中的生态主义呈现

《疯狂的外星人》剧照

  《疯狂的外星人》里的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马克思主义是对20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深刻反思。承袭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批判传统,马尔库塞将资本异化理论应用于社会层面,直指基于商业利益获取的自然开发实属强盗行径。这种巧取豪夺改变了自然的原本属性,使之变异为“商品化”“枪炮化”的空间,导致人脱离自然,生活世界倍感匮乏和压迫,最终迷失于商品丛林,无力寻回自我。威廉•赖斯和本•阿格尔则以“需求”为初衷,开启对资本主义的异化消费的批判。所谓“异化消费”,即个体的过度消费行为指向无趣味、无报酬、无创造的“三无”心理补偿。这一生产方式的恶果,必然导向产品过剩,造就消费社会,引发生态危机。

  《疯狂的外星人》堪称继《美人鱼》之后最具生态马克思主义思维的国产商业片。影片主体场景的游乐园早已门前冷落,鲜艳的色彩和迥异的风格使其更像都市丛林深处的幻境。在现实社会商品逻辑的挤压下,主人公无处逃遁,只能蜷缩其中,和他的动物伙伴一起做着理想的白日梦。相较于真正的外星飞船,异国商业大亨为迎接天外来客专门打造的场馆,外形更加夸张,设施更加齐全,配备更加奢华,而这一系列的“更加高级”,只为攫取巨额的商业利润。在此模式下,外星人与人类的关系日趋紧张,冲突不断加剧。

  影片中,外星人作为宇宙符号,也是自然的象征。来自它的敌视、排斥和对抗,代表着被商品意识肆意侵蚀的自然空间向人类社会发出的严正警示。不同于朋友的唯利是图与急功近利,主人公挣扎在“为富不仁”与“坚守自我”的边缘。表面看,他赖以养家糊口的主业——“耍猴儿”并无任何一夜暴富的可能,事实上,这一中国民间传统技艺却最终成为沟通宇宙的利器。由对“耍猴儿”这项无趣味、无报酬、无创造的“三无”事业的抱怨和不满引发的对发财梦的追逐、拼搏和幻灭过程,清晰勾勒出异化消费的来路和归处;而经由“看似无用”到“实则有用”乃至“唯一管用”的过程,民间杂耍建构起对资本社会商品逻辑和功利主义的绝佳嘲讽,并借助主人公及其动物伙伴的基本需求和美好生活,完成对异化消费的终极批判和彻底颠覆。

国产电影中的生态主义呈现

《平原上的夏洛克》剧照

  《平原上的夏洛克》里的全球化与在地性

  马克思认为,全球化涉及的扩张绝不仅仅局限于政治和经济领域,文化同样有统治世界的需求。一度,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怀揣民族认同的野心,在资本和意识形态的助攻下,全方位形塑了世界文化的整体格局,将西方固定在“中心”的位置,而将其他地区贬抑为“边缘”,导致后者的本土文化信心旁落,日渐式微。其代表,就是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的围剿和进击。话语权的危机意识隐含着文化复兴的宏伟夙愿,唯有推动本土文化的在地化传播方为恢复和重建的方式,其重点在于遵循后全球化时代的“移动”特征,通过人的存在空间迁移、时空的社会生产实践和文化边缘的再造,重新结构在地性传播的空间观念。

  新乡村题材文艺片《平原上的夏洛克》,藉由个体、社会、国家三重维度,为本土文化的在地性传播作了有力注脚。主人公穿梭于城市与乡村的移动,连接起两个空间:故事的初始空间位于乡村,老友车祸昏迷,肇事者逃之夭夭,农村地区落后的条件令警察办案受阻,善良淳朴的主人公决意为之讨回公道,追击过程遂将空间延伸至城市,中国乡村社会的传统规范也伴随他的“闯入”搅动起城市文明冷漠疏离、自以为是的层层波澜。

  存在空间的迁移,呈现出本土文化在地性传播的第一重个体维度。进城后的主人公没有被动等待,而是因地制宜地动员起身边的一切资源,结合既有本土资源优势,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对陌生空间资源的重新整合,策动了乡村智慧在城市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由此呈现出本土文化在地性传播的第二重社会维度。从横冲直撞到乔装易容,从尾随质问到网络追踪,从翻墙开锁到条件谈判,进城农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升级。结尾处,主人公二人一个为不累兄弟单刀赴会,一个为不舍恩义执着追随,被全球化预设为“进步”的城市文明蝇营狗苟,在“落后”乡村传统道德的包容涵养面前相形见绌,当代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精髓实质亦被审视和思考。于是,通过这场跨越城乡的移动,中国智慧被重新认识,文化“边缘”被再度想象,由此呈现出本土文化在地性传播的第三重国家维度。

  在社会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发展的今天,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更具世界性意义。藉由《十八洞村》《疯狂的外星人》《平原上的夏洛克》三部颇具代表性的影片,我们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国产电影,彰显着中国文化和中国思维,为全球生态实践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为一处“诗意的栖居”,绘制着一幅幅中国魅力的时代篇章。

  (本文系山东大学一流学科激励计划“媒介科学”资助研究成果)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