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虎面》:记忆的年轮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虎面》:记忆的年轮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3-25 11: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何凯凯

  日前,90后陕西作家范墩子出版了他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虎面》。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17篇短篇小说力作,包括《摄影家》《葬礼歌手》《虎面》《火箭摩托》等。

《虎面》:记忆的年轮

  这是一本有关记忆的书,台湾作家袁哲生曾说,“人天生就喜欢躲藏,渴望消失,这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事;何况,在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们不就是躲得好好的,好到连我们自己都想不起来曾经藏身何处?”人的存在就是现实中发生的人和事,我们总会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就喜欢 “捉迷藏”,告诉人们:来找我啊。虽然这只是小时候的游戏,但也是对世界的朦胧认知和自我存在的一种探究。借助记忆的力量,用轻盈的故事捕捉历史的瞬间,重新审视那些早已坍塌掉的废墟,通过虚构与记忆的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过往。

  《摄影家》带着个人自传式的色彩,是“我”对于生活的记忆。照相机记录了生活的面貌和瞬时的精神状态,代表了作者对生活的希冀和对琐碎的逃离。照相机是作为新鲜事物介入乡村生活的,原本平静的生活被搅乱,让“我”想摆脱平庸的梦再一次死灰复燃。现代交通和科技手段对原有乡村文明的改造,使得人们的思想意识得到巨大改变。

  死亡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山鬼》《树杈小孩》《天大》就是“我”关于死亡的记忆。死亡究竟是什么样子?有没有山鬼,有没有树妖,有没有因果,我们的记忆能不能留下痕迹?死亡的迷幻,在作者眼里仿佛既是迷也是幻觉,只是换了个状态存在。

  乡村相比城市而言,文化更新慢,是一种相对静态的文明。乡村的流动性、交互性小,人的关系也相对简单。乡村文明的本质是劳动,城市文明的本质是交易。伴随着城市化浪潮的席卷,科技手段的更新,交通的发达,城市化的进程是裹挟着乡村向前发展。人在乡村和城市间的流动,则呈现为一种叠加状态的生活方式。从农村到城市,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不会消失;从城市到农村,原有的思维意识也不会一下子改变,于是便展现为叠加状态,相互适应的关系。

  《啤酒屋的流浪者》《火箭摩托》《葬礼歌手》等便表现出农村受城市化影响的变迁。当摩托车这一先进的交通工具进入乡村时,人们对此充满着新奇和羡慕。啤酒屋则是都市酒吧的乡村版,到这里来的人来自四面八方,他们因交通工具的改善,出现了交集。可这些人并不都光鲜亮丽,他们也有痛苦忧愁,所以才在啤酒屋借酒消愁。

  张火箭骑着摩托车来到啤酒屋,与杨喇叭相遇。摩托车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新鲜与时髦。张火箭把摩托骑得飞快,他想离开这个狭小闭塞和司空见惯的乡村,渴望过上新的生活,体验远方带给他的神秘感。杨喇叭也想借助摩托车逃离,她不再当一个葬礼歌手,渴望远方的大舞台,获得自我天性的张扬与解放。可以说,整部文本充满了在地与远方的矛盾,恰恰是这般矛盾的存在,充满着对远方的想象。

  《虎面》全书以小镇生活记忆为主线,解锁了我们关于生活的记忆,直面死亡的迷幻,重新开启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范墩子说,小时候,总以为长大了才可以拥有很多藏身之处,长大后,才发现这世界大到让你无处可藏,唯一可以藏身的地方,就是在童年的游戏里。现在他藏身于这一个个故事里,谜底等你发现。

  著名作家贾平凹评价范墩子是个有潜力的青年作家。虽然年龄小,但他已经不是小树了,将来还能长得更高一些,会成为一颗大树的。我们也期待他会在新的作品中有新的艺术突破。(何凯凯)

[ 责编:李姝昱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