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撕开女性角色刻板印象的口子
——谈女性题材创作困境
作者:韩思琪
“做事雷厉风行,工作不近人情,恋爱坎坷不平,要问为什么,全怪原生家庭。”——这几乎是国产剧“大女主”的新模板。从樊胜美到房似锦,观众们在一段段重男轻女的故事里流泪,与女主们一起同仇敌忾。
但有时我们也困惑:女性的困境是否仅此一种?诚然,大众文化并不想挑战观众固有认知,但在文艺作品被媒介极大拓展的今天,对其多样性和创新性的需求越来越高。可以说,乘着“她经济”崛起的风潮,国产剧中的女性角色经历了从“空白”到同质化的擂台,终于能够在婆婆妈妈和“傻白甜”两分的天下里撕开一道口子。但大量趋同的形象让人隐隐担忧:荧屏中的女性形象是否只有一种面孔?
这正是女性题材创作的困境。首先是有关角色单一性的批评:人们对女性想象的匮乏与贫瘠,使得女性形象不是催生催婚的婆妈就是被歧视与污名化的单身女性。妻子、母亲的身份几乎不能完美兼容,势必要擦除掉某些个人性。于是,女性的委曲求全被歌颂为必要的牺牲与伟大,独立则被视为放弃责任。对此,厌倦了牺牲与苦情叙事的观众深深地感到“男人、女人和母亲”的角色分类是对个体价值的不尊重——她们是落后的镜子、是社会的伤疤,但唯独不是她们自己。
女性走出家庭后的道路也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关上家门,她们是被掌控的提线木偶,而走出家门所遭遇的伦理困境又成为她们拥抱自由的羁绊。在女权主义阐释成为一种批评新常态的当下,女性角色在成为“某某妻子”“某某母亲”的身份之前首先应是她自己。这一观点虽然已成为共识,但国产剧作中的相关描写几乎是空白。
《都挺好》中苏明玉这一角色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她凭自己的能力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枷锁,得到了广大观众情感上的认同。她用实力碾压,以暴制暴、以冷对冷,以“不讲理”的强势对抗“无理可讲”的父兄——尽管看起来很像“爽文”主角,但“诛激”行为或许也是解决观众对主角悲惨故事厌倦的办法。
改编自日剧《mother》的国产剧《不完美的她》则展示了另一条道路——以女性友谊形成“被压迫者同盟”,她们彼此保护、共渡困境,柔弱也勇敢:因生不出儿子“被离婚”的养母、因反抗家暴入狱而被迫弃女的生母、坚定支持女主的闺蜜,天真可爱的二妹以及嘴硬心软的三妹……她们彼此保护,抱团取暖。世界或许残酷,生活也许很难,但她们为彼此撑起了一方晴朗无霾的天空。
与剧中性格鲜明的女性角色相比,男性角色则成为了面目可憎的压迫者。无论是《mother》中诈死以逃脱赡养责任的生父,还是《不完美的她》中作为家暴施暴者的继父,或是圆滑自私的“油腻男记者田放”都是直接伤害或压迫。因此,“煽动对立”又成为女性题材创作的另一重困境。如何证明这不是“男女互撕”?如何表达“女权是人权、而非女性特权”?《82年生的金智英》一步不肯相让的表达点燃了韩国男性的愤怒与新一波对女权的污名化,几乎将彼此推向壁垒更深的对立阵营。
这种激烈的对立也会自线上烧到线下,从屏内走到幕外。此前,一位网友批评经典童话《海的女儿》不适合讲给女孩听,她认为男人写的童话埋好了陷阱: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和所谓的爱情,就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这就是矮化女性的表达。妈妈们的危机感根植于这样一种现实:“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信条开始动摇,女性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她们被迫退回公共空间、回归家庭。此时,“公主和王子幸福生活在一起”的童话就是诱惑她们的“毒药”。
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独立、自强、不需要男人就能搞定一切的“大女主”成为了值得宣扬的理想女性范本。也因此,很多人对《都挺好》或是《安家》中最终的团圆结局大失所望。
在这两种困境之中,女性故事几乎处处藏“雷”:她们必须独立、自由、强大,必须在人生的所有选择里按下正确的选项,要替无数受到不公的女性写就传奇篇章,否则观众就会“怒其不争”。如同“大女主”爽剧在主角“打怪升级”后便戛然而止、强行大结局,这些女性角色在“突围”之后拥抱的并不是自由,而是随之而来的另一种“绑架”—— 来自于人们对“孤家寡人”的干瘪想象,而那些被牺牲的弱者则在指责声中被抹杀。
女性题材创作面对的困境,不仅仅是制作上的偷懒,还在于打破固有性别叙事之后的走向。或许我们需要丰盈女性角色的“脸谱”,不必急着声讨女性题材影视剧的不完美,也不必批评“房似锦们”的“卖惨”,因为在撕开女性角色刻板印象的这条口子上,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理论专业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