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勤余
《阳光普照》其实并不“阳光”,反而有些压抑。第56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长片《阳光普照》讲述了平凡的一家人。阿文和琴姐育有两个儿子,叛逆的小儿子阿和与好友菜头砍伤人进了少年辅育院,给家庭带来了一连串变故。观众或许以为本片要展现叛逆少年如何回到正轨的故事,但看完整部电影,才会恍然大悟。导演仿佛有意用一个又一个“反常规”的叙事,提醒每一位观众,我们所处的世界与生活,哪有这么容易看懂?
家里的资优生阿豪,看上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这个家庭为数不多的希望。然而,一转身,他就留给观众一个猝不及防的告别。我们总以为别人生活得很顺利,可谁又真心体会过别人的冷暖?或许,在导演看来,这根本就是一种奢望。就像阿豪讲过的司马光的故事,自己内心的阴影,旁人根本就无法发现。
不怎么讨人喜欢的父亲阿文,总对别人说自己只有“一个”儿子,这显然是因为他对惹是生非的阿和已经失望透顶。可当阿和真的处于危难时刻时,这位看上去有点懦弱的父亲,却用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给了儿子获得新生的机会。可是这真的有用吗?或许,阿文所在驾校的标语“把握时间,掌握方向”,就是对他最大的讽刺:你真能把握住人生的方向吗?
阿和的朋友菜头,看上去是个不断拖人下水、凶相毕露的“恶棍”。如果不是他的突然出现,阿和的生活似乎能够更快地恢复正常。在他带着阿和外出的那个雨夜,为了不让阿和再次被洗车店老板责骂,他选择了在车外抽烟。结果,这一举动让他付出了意想不到的代价。菜头是个坏人,但人性的复杂,又岂是一个“坏”字可以说尽的?当阿和与菜头说起年少时犯下的罪行时,菜头一针见血地质问阿和:你觉得“只是吓吓对方”,我却为你拼了命。这里面,又有多少对错能够说清?
最让人一言难尽的,当然还数主角阿和。你以为他是个叛逆的愣头青,但在少年辅育院里的表现,却说明他想要的只是不被欺负。你以为他是个不负责任、不关心他人感受的家伙,他却在回归社会后,不分白天黑夜地打工。但是,当你以为他终于能改过自新,重启人生的时候,阿和又让母亲琴姐,以及所有观众大吃一惊——他娴熟地打开了路边自行车的车锁,载上了自己的母亲。
这真是一个令人五味杂陈的电影结尾。阿和的父母从未真正了解过他的为人,就连他什么时候学会了“小偷小摸”,琴姐也毫不知情。可是,谁又能说,我们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呢?电影结束之后,阿和会变成一个好人吗,能够帮助这个破碎的家庭走上正轨吗?导演给出的答案是暧昧的——也许阿和根本就不可能改变自己;也许阿和与母亲的同行,意味着美好的希望。不给出答案,就是这部电影给出的答案。
《阳光普照》里没有纯粹的善恶,也没有完全的对错,生活中的所有元素纠缠在一起,无法割离。实际情况总是偏离了影片中所有人的期待,就像阿和所说的,他的哥哥一辈子都没有做错事,唯一做错的一件事就让这一切无法挽回。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无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时间都各占一半……”阿豪最后留下的这条短消息,想要表达的到底是什么?白天与黑暗就像世界的两面,它们永远共生共存。阿豪是周围人眼中耀眼的白天,但他的黑暗,却总是被人遗忘。这何尝不是生活的模样?我们总会在有意无意间和父亲阿文一样,以为人生能够按部就班,一步步踏上巅峰。然而,只要是被太阳照耀的地方,就会有白天,也会有黑暗,我们根本无力控制。
电影结束了,这家人的故事还在继续。不存在光明或者黑暗的结局,生活总是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前面的路会是怎样。我们能够记住的,大概只有生活里一个又一个瞬间的感受。比如,阿和离开少年辅育院时,所有人合唱的那首《花心》。这是黑暗中的光明,也是本片想要提醒所有人的信号:生活,哪有这么容易看懂,我们只能用心体会。(李勤余)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