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蒂凡尼没有早餐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04-22 14: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叶子

  60年前的1960年,好莱坞经典电影《蒂凡尼的早餐》在纽约杀青。当年片场的老照片里,主演奥黛丽·赫本穿着电影结尾中的那件米白色风衣,笑容灿烂。1955年,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Truman Capote)开始创作《蒂凡尼的早餐》,但创作过程并不顺畅,直到1958年春天,小说才终于完成。《蒂凡尼的早餐》出版后,名声大作,后来还入选了《时代周刊》百部最佳英文小说。1961年10月,由布莱克·爱德华兹执导,奥黛丽·赫本和乔治·佩帕德主演的同名电影上映,成为当年票房最高的影片。1962年,影片在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原创歌曲”等七项大奖,奥黛丽·赫本也因此片获“最佳女主角奖”提名。

蒂凡尼没有早餐

  《蒂凡尼的早餐》 [美] 杜鲁门·卡波特 著 南海出版公司2008年10月版

  电影的开场就令人难忘。清晨时分,纽约第五大道上行人寥寥。一位穿着黑色晚礼服戴着华丽项链的美丽女子款款走到蒂梵尼珠宝店的橱窗前,她一边吃着可颂面包,一边喝着纸杯里的咖啡,透过大大的黑色墨镜,注视着橱窗里同样美丽的珠宝。这就是赫本扮演的女主人公,交际花赫莉。

  赫莉来自美国乡间,凭着美貌和迷人的性格,成为了纽约上流社会的一名交际花。每天穿着华丽的衣裙,穿梭于被香槟和鲜花环绕的派对,揣度富人们爱上自己的概率,这是人们眼中赫莉的生活。而在赫莉的一方天地里,她养了一只无名小猫,还会将鞋子塞在冰箱里,完全是一副慵懒的模样。她穿着长衬衫斜靠在窗台上弹吉他,一心一意思念着自己弟弟,拉着朋友保罗在杂货店开玩笑般偷东西,向图书管理员大声推荐保罗小说……仿佛在声色名利场之外,我们看到了一个善良并怀揣着美好梦想的女孩。

  “我不想拥有任何东西,直到找到一个地方,我和我喜欢的东西在一起。我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但是我知道它像什么样子,它就像蒂梵尼。”象征着财富与极致美丽的蒂梵尼珠宝,对赫莉来说,并不仅仅意味着高昂价格所对应着的那种价值。隔着纽约第五大道与五十七街交叉口的蒂凡尼总店橱窗观看美妙珠宝的目光,是一种被伪装成物质追求的心灵渴望。可是,对于一个背井离乡来到大都市、靠50美金“上化妆间的钱”生存的年轻女孩来说,渴望常常是落空的。不过她没有抱怨,也没有为期待而期待:因为前者起因于无知,而后者会产生虚荣。这些赫莉统统没有,她只是偶尔想象着在蒂凡尼有一次美妙的早餐。

蒂凡尼没有早餐

  奥黛丽·赫本饰演赫莉

  因为奥黛丽·赫本,电影版《蒂凡尼的早餐》自有其好莱坞水准:商业的,也是人性的。不过,电影的情节和卡波特的原著小说还是有明显的不同。

  小说里,卡波特并没有将保罗·范杰克,也就是赫莉的弗雷德,描绘成与阔太太交往的潦倒作家,保罗就只是一个潦倒作家而已。电影里,保罗与赫丽拿着巧克力糖盒里附赠的“戒指”去蒂凡尼刻字,没有名字的小猫也被找了回来,他们在纽约的大雨中相拥而泣;卡波特的赫莉却在保罗的回忆里浮沉,她去了其他地方,音信杳无。

  电影的修改是可以理解的,在这样的剧情下,男女主人公成为了同病相怜的天涯沦落人,观众能够直观地明白,为什么一贫如洗的保罗和努力想要嫁给有钱人的赫莉,会彼此爱慕。而对照卡波特小说里对赫莉性格的刻画,这样的情节修改可以说既是必要的,也是多余的:它使电影的情节得以顺利铺展,也使对于女主人公性格的描绘永恒地停留在了某个层面。

  因为卡波特,我们可以通过这部被誉为“没有一处用词可被替换”的中篇小说,构筑出心目中的那个将售卖珠宝的蒂凡尼称为全纽约最美好之地的女孩。卡波特的赫莉是美貌的,毕竟她是一名交际花,要时髦优雅地穿梭于酒会上。所以,扮演赫莉的女演员必须是最美的,于是赫本优雅地走下出租车,隔着橱窗享受着自己的“蒂凡尼早餐”。

  不过,据说卡波特本人预想的女主角是玛丽莲·梦露,一位更有“风尘”感的女影星。若由她来出演赫莉,想必在人物塑造上会更接近小说的初旨。想象一下,不是天使般的赫本唱着《月亮河》,而是那位唱着“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的梦露斜靠在窗台上弹吉他,或许会更像卡波特的赫莉。奥黛丽·赫本太完美了,而事实上,赫莉的美应该带着更复杂的东西:沉沦,但却对沉沦表示不甘;忘记,可是同情着自己的过去;渴望,同时对未来不报幻想。所以她的美不可能是天真而没有忧愁的,她应当有着绚丽的却被摧折了一半的羽毛。赫本的一颦一笑带给人纯净的美,但却是把现实生活的悲惨和忧伤都驱赶走了。

  电影里,雨中的相拥之后,未来也仍是未知的,无论它可能会多么美好;而卡波特的结局看似无疾而终,实则偷偷完成了某种承诺:完美的蒂凡尼早餐可能会出现在人心之中。在这个意义上,电影和小说的两种结局,也算殊途同归了。毕竟,“无论你去哪里,你总是会遇见你自己”。

  赫莉和保罗会不会在一起,或者能不能再相遇呢?有人说,重逢总比再见多一次,然而真实的人生却如卡波特的小说那样,更多的是再见而没有重逢,即使那些永恒的东西依然存在,也会和想象中的不一样,而人也正因自己的不完美,才会萌发对完美的渴望。

  电影和卡波特的原作,都只是一个很小的故事,仍然值得一提的是,蒂凡尼没有早餐,卡波特的故事里,也没有戒指。

  (作者系复旦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编审)

 

  蒂凡尼没有早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有限”到“无限”,演技综艺的生态进化论

  • 周才庶:从《我的后半生》看“后半生”叙事的浮与沉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