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勤余
入选2020年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获得评审团大奖的影片《从不,很少,有时,总是》,片名给人“奇怪”的第一印象。本以为是文艺片惯有的风格,直至影片播放至60分钟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一个片名,一点也不“简单”。
电影《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海报
纽约诊所里,进行堕胎手术前,社工向女主角奥顿询问有关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问题,并要求她用“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来回答。镜头聚焦于奥顿,看不到诊所房间的全貌,也让观众明白,有些问题,终究只能由她一个人来承担。从“你的性伴侣是否拒绝使用避孕套”到“你的性伴侣是否对你进行身体暴力”,社工的问题一个接一个,镜头却始终没有离开过奥顿的脸。她平静的表情逐渐“崩坏”,却又拼命忍住眼泪,这一刻,影片戳到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奥顿为什么会意外怀孕,谁又该为她负责?从电影的第一分钟到最后一分钟,导演一点也没有交代的意思。甚至可以说,影片并没有一条清晰的叙事线,只是将奥顿和表妹史凯乐的纽约之旅完完整整地记录了下来。没有转折,没有高潮,更没有奇遇,本片更像是一部“反电影”。
但要把本片认作一种“原生态”的,或者说是自然主义的实验电影,并不恰当。导演在奥顿和史凯乐出发去纽约之前,用一连串的细节隐藏了他埋藏很深的意图。影片开场,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奥顿偏偏在台上表演了一首不怎么讨人喜欢的歌曲。台下,还有男同学肆意地用语言“侮辱”她。回到家中,家人对她的情绪并不关心,没好气的继父更是认为她“脑子坏了”。一切都证明,奥顿的问题,只能由她自己来面对。
这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至少在导演看来,这给了这位倔强的少女选择生活的机会。无论是她的身体,还是未出世的孩子,怎样来处理,应该由她自己决定。
结合奥顿在诊所的“虐心”一幕,或许有观众认为,本片不过是又一部宣扬“女性独立”的电影。但导演刻意淡化了影片的叙事,去除了感情的宣泄,就足以证明,本片志不在此。毋宁说,电影更想要展示的,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于是,奥顿和表妹的纽约之旅,没有经历太大的苦难,也没有发生“狗血”事件。一路上,除了一些小小的波折和经济上的拮据(毕竟两位主角只是未成年人),她们基本上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导演用这种“反套路”的手法提醒我们,这不是一部宣传“女性血泪”的苦情片。
若说彻底的乐观,却又为时过早。超市中躲在玻璃后窥视、抓住机会就亲两位女孩手的老板、地铁上的变态、对表妹有好感而主动搭讪的男孩……今天女性的困境或许不再是惊心动魄的,但这样的“日常”,却更让我们陷入深思。
导演很明白这一点,所以每一步的叙事都小心翼翼,避免先入为主。比如在影片后半段占据主要位置的搭讪男孩,并没有被刻意地丑化,也没有被虚伪地赞美。他不过是又一个因为“性”而蠢蠢欲动的男孩,他不十分坏却也不好,令人沮丧的是,他所代表的“日常”永远不可能从根本上帮助女性。
影片最动人的一幕,是史凯乐在被搭讪男孩“强吻”后,奥顿从车站的柱子后面勾住了她的手。忠实贯彻现实主义的整部影片里,唯有这个场景,有了一点“魔幻”的色彩。我们当然都能看懂其中的含义:不管生活多么平庸、平淡,但总有一些人性的光辉,会在不经意间闪光,就像影片中两位女性无需过多言语的相互扶持和理解。
影片的结尾,两位女孩“顺利”地完成了目标,踏上了回程的路。没有煽情的音乐,也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车窗外的阳光洒在了女主的脸上,她既没有太兴奋,也没有太悲伤,只是有一点疲惫。
生活就是这样,没有大喜大悲,更没有奇迹的存在。按部就班地走下去,至于生活得好不好、对不对,根本没有人能够解答。就像片中女主将要面对的生活,也许会好转,也许不会有改变。我们唯一知道的,是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不管选择如何,都不要后悔。(李勤余)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