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林萌
随着“大棍子”驾着那辆濒临报废的金杯车开启新的征程,“三叉戟”的故事在一个具有开放意义的节点上收官。它带来的隐喻意味是:纵使岁月无情,老骥伏枥的初心不会改变;只要有一丝可能,重装上路就是老炮儿的唯一决定。从而,《三叉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故事。海水意味着广阔无垠、平静沉稳,也象征着岁月悠悠、沧海桑田;火焰则意味着激情澎湃、炙热昂扬,也象征着青春永驻、信念如火。这样的错位人生,就出现在“三叉戟”的故事里。
电视剧《三叉戟》
其实,老骥伏枥的故事在公安剧里本就不多见。在追求话题、流量的电视剧接受环境里,《三叉戟》这样以老戏骨为主角的叙事模式,是有一定冒险性的。相关的刑侦剧、缉毒剧、打黑剧等,往往都有紧张刺激的侦破环节、血气方刚的正邪对决。而这,恰恰是与“老”相悖的。如何化解这一矛盾?若对“老”的展现和处理不当,便很容易产生刻意、分裂的感觉,消解真实。因此,纵观今年播出的《重生》《猎狐》《燃烧》等多部公安剧,无不是以描绘当打之年的干警为主。
《三叉戟》则别出心裁,以自嘲的姿态先展现“三叉戟”的老态。例如,“大喷子”潘江海是低血糖患者,“大棍子”徐国柱有高血压,“大背头”崔铁军则保温杯不离手。除了身体机能的下滑,剧集还表现了其中两人在新技术、新侦破手段上的落伍。于是,观众随着剧中的年轻干警一起,发出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质疑。
这一处理,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也引发了观众的好奇。接下来,在一场场针对“三叉戟”的质疑及其化解中,剧集一点点勾勒出了他们的风采。这种循序渐进的铺展、欲扬先抑的手法,显然比一味夸赞要好。值得一提的是,不回避“三叉戟”身上所具有的时代局限和小毛病,非但没有折损作品的风采,反而增加了角色的人格魅力。
这便引出了《三叉戟》的另一个出彩之处,那就是主要角色以鲜活的个性,取消了“老”的单一性。他们虽老,但老当益壮。“大喷子”潘江海心思缜密、口若悬河,“大棍子”性烈如火、豪爽仗义,“大背头”沉着冷静、运筹帷幄。案件侦破过程中,在不同的技术环节里,他们大放异彩、独当一面。个性与能耐,都是鲜明、互补的,甚至相互碰撞。这种碰撞,不断为作品营造戏剧张力与冲突。患难与共的人物关系,推动着剧情的跌宕起伏。
在失去了原有纽带与老大哥夏春生的情况下,三人如何冰释前嫌走向团结,是该剧的一大看点。在这一过程中,陈建斌、董勇、郝平等三位演员以过硬的表演实力,为作品增添了妙趣横生的爆点、恰到好处的萌点。老当益壮与“萌大叔”的结合,使角色显得鲜活可感,也使叙事张弛有度。故事线索,就这样在紧张氛围、轻松气息的交织中逐渐展开。
另外,作品还创造性地在每一集的开头部分,用回忆视角交代剧情前史,回顾“三叉戟”二十年前的爱恨离合。这些小片段,极具年代气息,还往往辅以诙谐的情节,使观众在感慨之余笑对沧桑,冲淡岁月的苦涩。这也为剧作的整体氛围奠定了基调。《三叉戟》便是这般有苦有乐、苦中作乐,不仅赋予“三叉戟”难逃的暮气与疲态,也以精彩的情节呼应展现了蓬勃朝气。这一时空比对,被恰到好处的自嘲和平凡中的坚守串联起来,展示了“三叉戟”难能可贵的信念品质。
最后一集的回忆片段里,在租住的房间内,年轻的潘江海和师弟郑光明于微醺中背诵班固《汉书·刑法志》里的名句:“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这一情节,令人动容。年轻人激情澎湃、意气风发,但后来,潘江海和郑光明在金钱、名利诱惑下,走上了不同道路。有所创新的是,剧作并未在对比中刻意塑造伟光正的正面形象,而是着力表现了复杂现实给予“三叉戟”的冲击,暴露出他们的无力与无奈之处。
处于中年危机、事业危机中的三人,有着远比年轻人多的顾虑与牵挂。他们无法如年轻干警般,不顾一切地扑向案件、惩恶扬善。崔铁军要兼顾叛逆的儿子和好心办坏事的妻子,徐国柱在情人花姐的犹豫与顾虑中左右为难,潘江海则因女儿突如其来的病情遭遇经济危机。同时,他们还都要照顾被犯罪团伙利用的“侄女”夏静怡。于是,在重重的生活围城里,“三叉戟”努力突围,尽力调和勇往直前和瞻前顾后的矛盾,达成自我与亲友、同事、时代间的和解。
这期间,他们并非没有动摇过。潘江海多次想要辞去警察的工作,徐国柱也想早点退休、全身心接纳爱情,但最终他们都选择坚守初心、不忘使命。如是一张一弛,《三叉戟》形塑出纠结于服从、使命、初心、情感等多重因素中的完整的人,人物形象立体饱满并充满力量。
这种对复杂心境的描绘,构成了《三叉戟》最为人称道的突破,为公安剧增添了情感与人性的纠葛,正如导演刘海波所言:“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发生在人身上的事”。在此基调上,《三叉戟》通过对群像的塑造,描绘出了公安干警常被遮蔽的个人生活、心路历程。诚然,该剧也并非尽善尽美,但通过它,我们得以触摸到真实可感的公安干警形象,并领略平凡人的“老骥伏枥”。对主旋律作品的类型扩展而言,《三叉戟》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林萌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面向社会长期征集优秀稿件。诚邀您围绕文艺作品、事件、现象等,发表有态度、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意见。文章2000字以内为宜,表意清晰,形成完整内容。来稿一经采用,将支付相应稿酬。请留下联系方式。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投稿邮箱:wenyi@gm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