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罗干
《隐秘的角落》可谓2020年第一部“爆款”国产剧。除了在剧情、演技、剪辑、配乐、细节等方面的过硬制作水准,该剧还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解析与讨论,实现了口碑与流量的双赢。这部引发了全民讨论的现象级悬疑网剧,或许预示着未来国产剧创作发展的某种可能。
巧妙叙事:双子角色暗示异化结局
《隐秘的角落》的叙事很有创造性,布下了“张东升杀人被勒索”和“朱朝阳深陷杀人嫌疑”两条叙事主线,囊括了张东升夫妇、朱朝阳家庭(周春红与马主任、朱永平与王瑶)、严良周边(老陈和严父)、普普、叶警官父女等八组人物关系。人物关系虽交织纵横、盘根复杂,但每个人物都足够饱满、立体且有深度。
故事线索多而不乱,除了靠演员精湛演技的强力支撑,还得益于导演讲述能力的精彩巧妙。依靠多线剧情交叉及平行推进、打乱剧情时间线等叙事方式,借助相似剪辑转场、配乐等视听因素,来强化关键故事节点、营造悬念空间,在吊足观众胃口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观众接收信息时的心理补偿机制。
“朝阳”和“东升”本就是内涵一致的名字隐喻,他们的人格和命运恰似一对经过克隆的双子。朱朝阳在家庭和环境的胁迫下,从一个低调孤僻的学霸悄然变成心思缜密、冷漠可怕的“少年版张东升”,最终滑向宿命的深渊。观众见证了这一过程。其实,朝阳与东升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朱朝阳在一个父亲身份缺失、母亲控制欲极强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对父爱的渴望和对母亲的隐形抗拒,贯穿了他的青春期;张东升因为入赘的身份,长期缺失男性尊严。妻子的背叛与岳父母的轻蔑,逼他走向绝路。
《隐秘的角落》新颖细致的叙事技巧,体现在揭示少年朱朝阳成长为升级版张东升的异化过程中——张东升从朱朝阳课堂上的奥数老师,蜕变为生活中的价值观引导“教父”;朱朝阳在其行为引导下,开始设计利用亲人、朋友,不可避免地成为下一个张东升。
召唤结构:解构与填充的观众狂欢
《隐秘的角落》自播出起,就收获了大量粉丝的关注与追随。随着剧情深入,观众对其中暧昧细节、隐喻符号的推理热情也日益高涨。这些推理大多颠覆了已播出的剧情逻辑和人物命运,甚至总制片人戴莹都认为有些是过度解读。
其实,观众对艺术作品的解读并非毫无依据,艺术作品的解读权也不应只属于创作主体。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具有多样的主题价值。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不确定性,赋予了艺术作品更多元的意义空间,也会增加观众寻找作品多元意义的主动性。这也就是艺术接受美学理论中的“召唤结构”。作品价值的不确定性,能够召唤起观众更强烈的参与感,对作品进行填充解构或二次创作。
热心观众对《隐秘的角落》剧情的解构或填充,基本是建立在已有的剧情元素之上。例如,片头动画、头发丝、笛卡尔故事的两个版本、复制卡、录音笔拉链声、普普的想象画面、两个笔记本、重复出现的日记等。具有引申含义的大量细节,都是观众对剧情解构填充的根据,有助于引导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剧情和主题。
比如第6集,朱父回放偷录的儿子谈话,一定听到了四次拉链声音,才意识到女儿的死跟儿子有关。这样一个容易被普通观众忽视的细节,经过细心观众的解析与填充,加深了朱父这个配角人物的层次感,也有助于理解人物在后面剧情的行为,人物性格被完全颠覆了。观众解构的结论或许并非事实真相,但至少值得重视——对剧情推理、解构、填充的过程,也是观众对家庭教育、未成年人成长、人性善恶等话题的深度思考。
《隐秘的角落》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并不取决于剧中人物背景与现实中热门话题的高度关联,而是源自高质量的制作水准和高类型化的悬疑模式。这部剧既有故事戏剧的张力,也有人性救赎和欲望挣扎的矛盾冲突。精致的呈现效果辅以观众的解构狂欢,共同成就了《隐秘的角落》内外虚实交加、意味无穷的艺术价值。(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