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用影像唤醒对历史烽烟的记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用影像唤醒对历史烽烟的记忆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10-29 15: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于歌子

  发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是活在人们心中的一段历史,也是复现于电影的时代符号。《上甘岭》(1956)、《英雄儿女》(1964)、《激战无名川》(1975)等影片,再现了那个充满热血、勇气和牺牲精神的英雄年代。这些作品不仅在歌颂无畏与团结,亦在告慰那个时代中的每一个来者,铭记那一代的英雄人民。

用影像唤醒对历史烽烟的记忆

  例如,《上甘岭》塑造了连长、指导员、卫生员、普通士兵、炊事员等各个岗位的志愿军战士群像;《英雄儿女》以两代军人前赴后继的战斗经历,彰显出中华民族英雄气质的当代传承;《激战无名川》以志愿军铁道兵与朝鲜平民协同作战的英勇故事,讴歌军民一心的团结精神。从《上甘岭》《英雄儿女》到《激战无名川》,朝鲜战场上的英雄故事是老一辈人难忘的影像记忆。

  70年后,穿越无数烽火硝烟的中华民族,在缅怀英雄的同时,也在开辟着属于这个时代的伟大与光荣。影片《金刚川》在时间短、强度大的创作环境中,以精细的战争场面描写、深入的战争价值分析和巧妙的叙事结构,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电影《金刚川》的故事,取材于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夏季反击战的一个小型战役:金刚川岩里桥反绞杀战。此前,相关影片中较具影响力的《奇袭白虎团》(1972),讲述了抗美援朝最后阶段一次紧张激烈的奇袭战役。相较之下,《金刚川》所选取的故事题材更加冷门——岩里桥战役并没有轰轰烈烈的正面厮杀,或短兵相接的惨烈肉搏,而只是志愿军在行军途中常见的一场反绞杀战斗,战场较为狭小,两军之间甚至少有近战冲突。大多数时间里,战役的焦点都集中在造桥与炸桥的比拼。诚然,这场反绞杀战与上甘岭战役、铁原阻击战等历次大型战役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这样一场局部战役,更能凸显抗美援朝战争的常态。也正是在这样一场战争中,我们得以以一种更为平民化的视角,探讨“牺牲”一词的丰富含义,进而一窥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意义所在。

  影片展现的金刚桥战役中,敌我双方在火力上的差距显而易见:在志愿军战士保卫木桥时,美军具备绝对的空中优势和装备优势。美军通过战机不断进行侦查、骚扰、轰炸以及近地作战,配合远程火炮的恐怖火力,对志愿军进行高强度的炮火打击。而志愿军只能借由少量防空炮,以及“喀秋莎”火箭炮的远程支援,顽强地抵御美军远程火炮、延时炸弹、机炮以及燃烧弹的轮番打击。金刚川上漂浮的尸骨、山谷中矗立的火炮,以及那座永远炸不断的木桥在时刻提醒着银幕前的生者: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随处可见如影片中张飞、关磊一般的英雄人物。

用影像唤醒对历史烽烟的记忆

  影片采取大量的中近景、特写镜头和主观镜头,近距离观察双方士兵在战役中经历的心理转变。通过刘浩、张飞、关磊以及美国飞行员希尔的望远镜,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观察不同立场中的人物在战争中的情感冲突、人生选择。影片在展现高炮排长张飞、步兵班长刘浩等中国战士自我牺牲过程的同时,也细致地刻画了一个美军士兵在这场战争中逐步异化、癫狂直至毁灭的历程。

  影片通过对士兵的近距离展现,逐步挖掘出在这场敌我均伤亡惨重的战争中,交战双方对于“牺牲”含义的不同理解。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牺牲”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词汇。它可以是一种消耗品,如同一个美国大兵的牛仔帽一般随风飘落;也可以是一个动词,是一个肢体残缺的志愿军战士正在点起火把,是一个骄傲的士兵扣动信号枪的扳机,是一群可爱的人在水中扛起了木头。

  尽管由于创作时间和题材所限,《金刚川》在剪辑手法、场景展现和故事细节等部分疏于打磨,但制作团队还是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以真实而悲壮的镜头描摹,在一座饱经摧残的木桥上展现了一个民族在炮火中奋进的壮丽史诗。在平民化的视角背后,影片与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抗美援朝影片在主题上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振,即:当烽烟四起,一个不屈的民族总是屹立于汹涌的浪涛之中;待硝烟散去,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家也将如血色的朝阳般崛起。

  在70年的时光流转中,那一段壮烈的历史似乎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背影。但历史中的血泪与风霜、骄傲与辉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刻痕。历史的烟尘远去,如今的我们也拥有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自信与荣光——《金刚川》中常见对《上甘岭》《英雄儿女》《激战无名川》等经典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的致敬,也不乏来自《狂怒》(2014)、《敦刻尔克》(2017)等近年来国外优秀战争影片的影响。以中国的文化观念,平等、真诚地拥抱世界,是《金刚川》在这个时代彰显出的创作理念,也是我们在面对未来时应保持的积极态度。

  (作者系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戏剧影视学院表演系助理教授)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