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小人物的身上也有山河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小人物的身上也有山河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0-11-24 13:3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宗 城

  迟子建是当代文坛的一位重要作家,她的长篇多是厚重的题材,而撑起这份厚重的却通常是小人物。当一个作者书写贫困的小人物,描写时代变革中旁落的群体,这是一种社会关怀的体现,在大众的道德评判里也更讨喜。文学与道德有关,却绝非可以完全用道德评价的存在,我们不能说哪部作品更有社会关怀,它的文学性就更高,这是两码事。所谓文学,最后决定它生命的是文学价值,而不是道德姿态。

  迟子建的东北书写,正是这种文学观念的镜像。它既是区域的(扎根东北),又是普遍的(共通的人性不分地域)。她揭露了东北的社会问题,也善良地描写东北人民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譬如《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灵性书写,展现鄂温克族的勇敢和尊严;《群山之巅》为小人物立传,体会他们与生活相处的方式,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打量;而在《伪满洲国》和《白雪乌鸦》中,迟子建将笔触伸向历史深处,着眼于在历史洪流中奋力拼搏的芸芸众生。

  东北小说往往给人固化的形象,呈现出衰败、荒凉的图景。但迟子建的小说则不同,她更关注东北的山川风物、地理历史。比如在《白雪乌鸦》中,迟子建描写了一百年前的东北,借医生伍连德抗击鼠疫一事,细致入微地呈现了清末哈尔滨的众生百态。又比如《候鸟的勇敢》,写东北人事,虚构一座城市。她无意做简单的赞颂或声讨,曾表示,“没有故乡,就不会有我的写作。但是,喜欢一个人,会‘爱之深,责之切’;喜欢一个地方,同样如此。因为深爱那片土地,它光明背后的‘阴暗’一面,也越来越引起我的注意。”

  因疫情“翻红”的旧作《白雪乌鸦》,写的正是百年前发生在东北的一场鼠疫。在迟子建笔下,瘟疫的恐怖具体为个人在大雪中的叹息。傅家甸封闭起来后,书中的人物周济跪在地上呐喊:“老天爷呀!你叫走一代人不行,还想三代一起叫呀……”作家不渲染恐怖,也不猎奇苦难,她下笔成文,化作三分悲悯。

  《白雪乌鸦》历经十年后被重提,说明这是一部有超越时间速朽潜质的小说。在这部作品中,作家的地域书写没有局限于历史表层,而是深入到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中。据《鼠疫与近代中国》作者饭岛涉统计:1910年,肺鼠疫由黑龙江省西北部经铁路南下,蔓延至整个东北约七十个县,死亡总数达到四万三千九百七十二人(伍连德自述有六万人)。迟子建不但写出了鼠疫对个体的影响,呈现了伍连德抗击鼠疫的勇气,也细致地描摹了清末东北(以哈尔滨为主)的众生相,不回避民众的局限,比如那些在瘟疫中迷信怪力乱神的群众,也书写了在瘟疫中努力求生的普通家庭。那些在暴风雪中不灭的煤油灯,在迟子建的文字中重新被点燃了。

  迟子建的文字有对人世间的悲悯,这在《群山之巅》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据迟子建回忆,小说源于她采访过的一位退伍老兵的经历和一位被宣传成英雄的年轻战士的事迹。2001年,迟子建下乡前往中俄边境的一个小村庄,遇见了一位在“文革”时被污蔑为逃兵的老人生活窘迫,非常同情他的遭遇。之后她又听说一名年轻战士在陪首长的客人游玩时溺亡,最终被宣传成一个英雄。这个故事唤醒了迟子建对那位老人的记忆,而这个“逃兵”和“英雄”,便成为《群山之巅》的小说素材。在小说创作中,迟子建虽然看到了底层生活的粗暴、愚昧乃至种种不堪,但她更侧重描写的,仍是辛开溜、安雪儿、单四嫂等人物卑微但不认命的品质。她书写了命运悲剧,但她看重的并不是放弃抵抗命运的虚无,而是纵使跌落谷底,“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闯劲。

  小说中有个叫辛开溜的人物,出生于浙江堕民之家,从小被卖到东北,当富贵人家的马童,又参加抗联队伍,被日本人抓劳工,辗转沉沦于底层社会,好不容易娶了个日本女人秋山爱子,为此还背负了逃兵和汉奸的骂名。按照一般小说的写法,这样的人物可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但迟子建却向深渊投进了希望的绳索:她笔下的辛开溜,不但没有绝望,反而在镇上发起旧货节,在年届九旬的时候,仍然不惜翻山越岭,证明自己曾经抗联战士的身份。迟子建说:“我塑造的这个小镇,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群山之巅,所以书名很自然地用了这个标题。高高的山,普普通通的人,这样的景观,也与我的文学理想契合,那就是小人物身上也有巍峨。”(宗城)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