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诗词婉转明月逐人来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2021-02-26 14: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中华书局编审 陈虎

  我国传统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既注意了太阳的运行轨迹,又注意到了月亮围绕地球运转的规律和月相周期,每月十五必逢满月,叫做“望”。满月象征着团圆、美满,而在正月十五、一年中的第一个月满之夜,历代文人墨客此时总是分外多情,在节日中感受自然的力量,体验世态人情,或欣喜或叹惋,胸中涌动的情感与眼前的景物交织,落笔成文,便成了千百年浅吟低唱的辞章,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吟咏诗词。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院院烧灯如白日,暖香红焰一时燃”(明周履靖《锦笺记》)。元夜良宵,月光如水,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在传统民俗生活中有着不寻常的意义,自古相传的赏灯佳节元宵之夜“闹元宵”,生动地映射出元宵节俗活跃的文化精神。

  元宵张灯习俗起源早,流布广。至隋朝,京城与地方州府上元灯火已开始兴起,隋代诗人薛道衡《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写道:“京洛重新年,复属月轮圆。云间璧独转,空里镜孤悬。万方皆集会,百戏尽来前。临衢车不绝,夹道阁相连。惊鸿出洛水,翔鹤下伊川。艳质回风雪,笙歌韵管弦。隹丽俨成行,相携入戏场。……高高城里髻,峩峩楼上妆。罗裙飞孔雀,绮席垂鸳鸯。……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戏笑无穷已,歌咏还相续”。

  元宵节里,唐都长安“千门开锁”,“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唐李商隐《正月十五闻京有灯恨不得观》),人们在争奇斗艳的花灯中穿行、嬉戏。唐诗中的很多作品都咏及此夜的盛况。初唐诗人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写道:“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骑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唐人郭利贞的《上元》也写道:“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倾城出宝骑,匝路转香车。”两首写的都是元宵喜乐之夜:月光、彩灯之下,车马喧阗,歌声盈耳,盛装的人们夜游观灯,流连忘返。

  天上一轮圆月,地上万盏灯火,星月灯烛,交相辉映,更有歌舞笙乐,云车火树,珠翠管弦,“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顾况《上元夜忆长安》),于是“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家家户户,倾巢出动,“星移汉转月将微,露洒烟飘灯渐稀。犹喜路旁歌舞处,踌躇相顾不能归”(其六)。

  宋代元宵的热闹更是盛况空前。“元宵三五,银蟾光满。连云复道凌飞观。……龙凤烛、交光星汉。对咫尺鳌山开羽扇。会乐府两籍神仙,梨园四部弦管。向晓色、都人未散。盈万井、山呼鳌抃”(柳永《倾杯乐》)。诗人词人对此倾注了无限热忱,如欧阳修的“纤手染香罗,剪红莲满城开遍”(《蓦山溪》);梅尧臣的“辘车声碾明月,参差莲焰竞红颜”(《上元从主人登尚书省东楼》);曾巩的“金鞍驰骋属儿曹,夜半喧阗意气豪。明月满街流水远,华灯入望众星高”(《上元》);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青玉案·元夕》);张萧远的“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观灯》);王同祖的“鼓吹喧喧月色新,天街灯火夜通晨”(《京城元夕》);李持正的“更阑人散,千门笑语”(《人月圆令》[人月园])等,不胜枚举,以歌咏元夕盛况。广大的乡村地区,传统的元宵佳节是“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明唐寅《元宵》),热闹程度丝毫不亚于当时的大城市。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元宵节热闹繁华,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少不了青年男女的欢声笑语,“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唐陈嘉言《上元夜效小庾体》)。“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唐卢照邻《十五夜观灯》);“三五月华新,遨游逐上春。……楼上看珠妓,车中见玉人”(唐陈子昂《上元夜效小庾体》);“聊看侍中千宝骑,强识小妇七香车。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王维《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等,节日里女子们的欢悦跃然纸上。宋代元宵夜观灯赏月,更有诗意,更为浪漫,最为消魂,元夕观灯成了青年男女幽会定情的天赐良机,有许多爱情故事上演,有许多异性的倾慕发生。一些笔记中也提到元宵出游,“妇女尤甚”。在“千门灯火,九街风月”的情景下,“绣阁人人,乍嬉游、困又歇。笑匀妆面,把朱帘半揭。娇波向人,手拈玉梅低说:相逢常是、上元时节”(晁冲之《传言玉女》);“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李清照《永遇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

  青年男女由于在其他日子难以亲近,就抓住元宵这一大好时机谈情说爱。更有许多男女灯下相识、两情心许,而诗人们也写出了这些痴情男子灯下见到美人心仪倾慕而无缘结识的遗憾。像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既描写了元夕灯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繁华,也描写了“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更写出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暗恋。南宋女诗人朱淑真的“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长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元夕》),把同恋人幽会的情景,写得有声有色,毫无隐晦之处。

  元曲里回环缠绵的元宵恋歌,表现得更加畅达淋漓。曾瑞的《喜迁莺·元宵忆旧》:“畅豪奢,听鼓吹喧天那欢悦。好教我心如刀切。泪珠儿揾不迭,哭的似痴呆。自从别后,这满腹相思何处说?流痛血,瑶琴怎续,玉簪难接。”张可久的“红妆邂逅花前,眼挫秋波转。相怜,天,愿长夜如年。看鳌山尽意儿留连。俄延。翠袖相扶,朱帘尽卷。妙舞清歌,亸袖垂肩。香尘暗绮罗,小径闲庭院。回步金莲。半掩芙蓉面,慢捻桃花扇。月团圆,共婵娟。无计相留恋。遇神仙,短因缘。回首蓬莱路远”(《元夜书所见》),绘声绘色地描画了一段邂逅的犹如蓬莱仙岛“遇神仙”的“短因缘”。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白居易于贞元年间应试科考,正月十五旅居长安、疾病羁绊、思念故乡故友而作《长安正月十五日》:“喧喧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抒写孤独忧伤之情状。元宵之夜,身居沧州的诗人顾况,更加怀念京城长安元宵佳节“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上元夜忆长安》)的盛况。

  年年元夕年年忆,一种相思两地愁。已是不惑之年的南宋词人姜夔,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梦见旅居合肥时的旧情人,作《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这“红莲”在古诗词中意指“花灯”,“红莲夜”就是元宵之夜。这般彻骨的思念,恰与明代赛涛《元宵》“满城箫鼓元宵节,小馆灯花孤闷时。料得团圞[luán]行坐处,有人挥泪说分离”,相互印证。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清董元恺《御街行·元夜踏灯》),元宵灯市的繁荣热闹,使得原本严守儒家礼教的妇人们,也耐不住窗外热闹景象的诱惑,可又对爱人恋恋不舍,纠结万分。而“姮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忘畴昔,总是团圆月”,似在说嫦娥,也似在说自己。与家人团圆,才是元宵月圆的真谛,也是天地间最美好的事情。

  节日往往是属于年轻人的,人越是上了年岁,越会对年节淡然。南宋孙惟信“又还到元宵台榭。记轻衫短帽,酒朋诗社。……转头是、三十年话。……如今雪鬓霜髭,嬉游不堪深夜。怕相逢、风前月下”(《望远行·元夕》),怀思流年之情浓郁。宋末文人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以灯繁月明、鼓乐通宵元夕之夜切入,但“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以人生感慨系之,感情真挚、细腻,亦是节日的真诚感悟。(陈虎)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