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海情》背后,主旋律这样与观众共情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山海情》背后,主旋律这样与观众共情

来源:解放日报2021-03-01 10:0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龚丹韵

  近期播完的脱贫攻坚主题电视剧《山海情》不仅收获一片好评,而且得到年轻观众的高度认可,成为“爆款”,网友们在豆瓣上打出9.4的高分。不从文艺评论,而是对生产流程进行解密,《山海情》拍摄时究竟做对了什么?记者采访了剧组幕后人员,还原它在创作过程中的亮点,试图为“主旋律”这个类型拍出彩找到一些规律和经验,也希望对上海电视剧制作有所启示。

  笨功夫的真实

  回忆《山海情》的拍摄,所有主创人员反复提及一个字——难。

  主题大、工期赶,实际拍摄仅3个月,开拍前剧本没写完、美术才进组搭景……按照行业经验,如此匆忙的剧组,铁定要完。但《山海情》交出了漂亮答卷。拍摄过程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实”是导演孔笙定的特点。场景是真实的,方言是真实的,故事是真实的,表演是真实的。“先让我们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孔笙说。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做起来并不简单。比如场景。美术指导王竞记得,起初自己想要设计和创新,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找一条孤零零的铁路伸向远方。他心中的美术风格参考是电影《疯狂的麦克斯》,体现自然环境和人对抗的残酷感。孔笙却不这么想。他劝说王竞,戈壁的自然环境已足够有力,不用过多设计,侧重真实还原场景和细节。只要人够鲜活,故事可信,在真实场景中的扶贫攻坚,就能让人信服,自然而然生长出一种力量。

  王竞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80后”,此前从未接过农村戏,甚至从没去过宁夏。他意识到,要真实,必须下“笨功夫”——挨家挨户采集素材、旧照片,一些小道具还从当地人家里“淘”。一旦有疑问,就拉当地群众当顾问,如“窗帘怎么挂”“门把手对不对”“地砖对不对”等。

  在请教过程中,移民告诉王竞,当地人会烧一罐八宝茶,就点干粮当早饭;当年每家移民的院子里都有储水池,池子具体在什么位置,怎么往里灌水……这些生活细节资料上没有。“附近群众起初很兴奋,后来被我们骚扰得不厌其烦。”王竞调侃道。

  剧组在拍摄地重建一个“金滩村”。戈壁风沙太大,风一吹,“房子”摇摇欲坠。除了有内景戏的房屋,其余场景真实参考当年第一代移民的方法——不打地基直接起房。

  一期是土坯房,木门木窗,篱笆院墙。然而土坯砖现在几近失传,为了拍水花家建房的戏,团队访遍当地工匠,终于找到会手艺的师傅进行定制,来拍摄现场真实还原。到了二期,出现了砖包房、夯土墙、钢架门窗。三期出现了砖房、砖墙、小铁门。

  场景真实到什么程度呢?听说剧组在拍戏,不少人从闽宁镇驱车前来参观。一位老大爷一看场景,当场哭了,“太真实,一下子就想起当年吃过的苦”。美术组见状,连参观者都没“放过”,拉住年长者就问:这些用品对吗?就连请来的当地施工队也被“人尽其问”。

  可以说,从墙上贴的海报,到每家的摆设、整村的环境,几乎没有一个细节是“拍脑袋”瞎想。西北人民生活的质感、细节,90%来自当地群众。

  而创作,又不止于还原。影视场景不是装修,环境设计最终反映人物。粗看,李家、马家、老太爷家等,每家的陈设都破,但细品,家里的物品、风格却各有不同特点。

  “说实话,《清平乐》是美术最乐意接的类型,有艺术创作空间。”王竞对记者感叹,“《山海情》不是我接过工作量最大的一部戏,但它算是最细碎、烦琐的一部戏。事无巨细的还原,是入行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

  努力没有白费。观众火眼金睛,弹幕时不时飘过“我家小时候就这样”“这个拖拉机太真实了”“这个杯子我现在还有”……环境道具的逼真,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和代入,也让人物和故事更加可信。

  来自乡土文学的灵感

  故事的真实,依靠大量原型和前期采访。

  孔笙特别强调“采风”,主创们先去闽宁镇,再南下西吉县,最后是福建莆田,直奔重点采访对象,全部一对一深度访谈。剧中诸多人物形象,正是在访谈中一点点清晰。

  但其实,剧本大纲最初也很“悬浮”,图解扶贫政策,往主旋律套路上靠。项目领导不满意,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也不满意,认为剧本“调子定高了,空洞乏力,人物扁平,不接地气”。

  数易其稿,找不到出路,编剧王三毛一度放弃。“而放弃让我放松下来,反而想到多种可能性,比如,能不能用乡土小说的写法,来写这个作品?”王三毛回忆。

  《山海情》表达的是东西部协作帮扶,但观众更关注的是大时代变迁下的“人”会怎样、“家”会怎样、“村庄”会怎样。这里就有了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故乡与远方、故土与新家园等乡土文学的东西。

  不再图解政策,而是写人,写人性,写人与土地,人与心灵的纠结变化,笔一下子活了。于是有了马家父子,有了李大有爷孙三辈,有了涌泉村李、马两姓百年前的经历,有了得福与水花,得宝与麦苗等人物和人物关系。

  王三毛思路清晰了——这回不写一百多万吊庄移民的变迁史,而是写他们的心灵史!

  如何踏踏实实跟着人物走?比如第一集,再怎么刻画马父为政府卖力,人物都不生动。但写他为儿子能进政府工作、有美好未来而帮一把,动机反倒更加真实。观众信了,人物的根基就夯实了。也正如孔笙说的,“真实的故事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也不回避扶贫中遇到的局限和困难”。

  但王三毛没想到,只有8集剧本时,剧组就敢开机。边拍边写,起初各方意见、各路想法,塞得他脑子疼,一度又找不到方向。“我特别佩服侯鸿亮的魄力和决断力,他果断告诉我,排除一切干扰,就和孔笙导演一对一沟通。”

  这个办法果然好用,王三毛形容,两人仿佛“两杆老枪配合”,导演有想法、编剧有想法,彼此商量着把想法变成戏。边拍边写边改,剧本越往后越流畅。

  观众们跟着村民们操心金滩村的通电、通水,操心双孢菇的销路,操心孩子们的辍学。感受到土地的厚重,奋斗的力量,生命的蓬勃。就像网友评价说“土得掉渣”,但又“好看得不行”,剧中人物感染力之强,让他们就连平时说话的口音都被带跑到了大西北。

  起调对了,一切都对了。

  重走扶贫路的共情

  如今回想,时间太赶,边拍边改未完成的特殊状态也成就了这部剧。

  拍摄创作的过程,始终高度“共情”。全体人员在几个月时间里,几乎重走了一遍当年的扶贫路。

  侯鸿亮说,剧组就像当初的移民一样,重建场景,在戈壁滩,在田野上,直面扶贫工作者面对的风沙高温、方言沟通障碍等,而这些最终都成为剧情。比如环境,沙尘暴说来就来,卷起石子砸向搭建的房屋。剧组后来养成习惯,一看天气不好,第一反应先动手护房。比如紫外线,现场除了演员,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只露一双眼睛。即便如此,来时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到了拍摄后期,直接被导演抓去当群演。剧中,黄轩饰演的村干部在大喇叭里说:“涌泉村离医院太远了,离学校太远了。”剧组去村子原址时,山路上开了四五个小时车,交通极度不便。这句台词,是从内心长出来的。

  为了勘景,剧组的小伙伴们走了很远,夜晚,漫山遍野没有灯光,行路艰难。当年的吊庄移民,是否每天也经历着这般没水没电的生活?

  戏里,“种蘑菇”是脱贫的重要产业,为了还原,剧组真的种起了蘑菇。

  肥料由当地人事先配好,苫布一打开,那味道仿佛迎面被人打了一拳。粪肥在40℃的菌棚里发酵后,再撒菌种、保湿、保温、通风。蘑菇棚难闻到人进不去。工作人员还能戴口罩,演员必须忍。

  种种拍摄经历,让剧组与那段历史、那些人物产生了化学反应。孔笙说:“我们用3个月时间体验了他们20多年的生活。”侯鸿亮说:“这些亲历者的群体记忆和个人经历太鲜活了,剧组的所有人不断受到心灵冲击,共情到了极致。”所有人都希望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动的种种化为创作,传递给观众。

  共时性创作,让剧组与这片土地的人和故事同频共振,“心灵感应”,人物、剧情、台词,所有的判断、感觉、细节都对了。比起文艺评论事后对每个镜头、每个人物、每个情节的一一拆解,当时全体共情的投入状态,是真正不可复制的体验。

  在电视剧《山海情》创作座谈会上,有人评价说,《山海情》真实的质感不像拍出来的,而像从那片土地上“长”出来的;蕴含的情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像黄河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

  或许,共情到了极致,真不是“像”,而是发自内心的“长”。

  人民美学的回归

  扩展至主旋律电视剧这个类型,如何直击观众心灵,而不仅仅应景?

  上海大学教授、资深影评人刘海波说,所有的现实主义题材,都有最基本的创作规律——尊重真实,尊重人性。不掩盖,不夸大,不遮蔽。

  他在剧中感受到真实的贫困,家徒四壁,三兄弟穿一条裤子,不隐晦地还原贫瘠;吊庄第一批移民没有水没有电,不回避扶贫的瑕疵;还有贫困者的斤斤计较,对政府的挑三拣四,这些人性中的小细节都没回避,反而让故事更加生动可信。

  戏的很大成功还来自方言。不在于标准与否,而是方言本身就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那些角色一用方言,仿佛不是演员,就是大西北地地道道的农民,用方言骂人、插科打诨,一切都灵动起来。

  “归根结底,真、善、美这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不新鲜,从未过时,反倒一度被我们曲解。”刘海波分析。

  典型人物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素:既要个性鲜明、生动活泼,又要带有普遍性。《山海情》中的马得福就是塑造出来的典型人物,他热爱这片土地,有自己的个性,情感生活留有遗憾,但他身上也有带领家乡发展的当地干部的普遍性。

  “近二三十年来,在消费大潮中,社会主要劳动者的形象、主要人民群体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反倒有所缺失,缺乏表现和表达。”刘海波说。从更宏观的视野看,《山海情》《大江大河》等,正午阳光出品的一系列主旋律作品能够持续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时代背景——真正的现实主义题材长期匮乏,人们太渴望看到有共鸣、有共情的生活表达了。平凡人物的奋斗史,永远是中国人的共鸣。其背后是“人民美学”的回归。

  这一点,正午阳光创制方自己也频频提及。

  侯鸿亮说:“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去问脚下的土地,去人民中间寻找力量。事实证明,这样的创作方法是有效的。”“我们找到了宏大命题和落地创作的交集点——人民。”

  主旋律作为文艺作品的一种叙事基调,总会给人一种误解,以为宣教性大于审美性,不容易讨好市场。但是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无论什么类型,都能与社会各圈层,包括年轻观众有良好的对话和共鸣。

  侯鸿亮坦言,观众们对这部剧的喜爱不仅仅是看到一个大西北扶贫故事,也是在这部剧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联系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去观察这个社会。

  这种创作态度,正如鲁迅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主旋律创作本不该有套路

  在现实主义题材上,上海近几年不乏话题之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中国电视剧选集”共有20部上榜,上海占据6部,分别是《在一起》《大江大河2》《猎狐》《安家》《创业年代》《三十而已》,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批沪产电视剧正在制作,《功勋》《光荣与梦想》等已进入后期环节,《信仰的年华》近期在北京举行剧本论证会。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机构中心主任于志庆全程参与了《信仰的年华》剧本筹备。“这是上海第一次由行业协会组织牵头,集上海本土之力共同策划、创作的献礼片。”他说。

  故事取材于龙华烈士陵园英烈的真实事迹:一群20岁左右的青年,在上海即将解放的前夕,面对敌人抵死不从,毅然就义。令人感叹的是,尽管龙华烈士陵园鲜花满园,祭拜者络绎不绝,可是真正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其实并不多。

  创作阶段,行业协会特意挑选了十几个青年编剧先去龙华烈士陵园住4个月。第一天,敬献花篮,青年编剧们没有触动,仿佛走个形式。接下来参观,把200多位烈士的事迹简介仔细看完,依然触动不大。等到陵园把资料库打开,供青年编剧们浏览,状态一下子变了。

  一位生于1988年的编剧说,刚接到这个活儿时,自己意外又忐忑,此前都市剧、偶像剧写得更多些,从没写过主旋律题材,“我对献礼剧的刻板印象就是一些高大上的套路。”他说。但这个项目让他颇为意外,没想到项目组提得最多的要求是“好看”,再三强调没人看就没有传播力。

  作为上海人,大部分编剧来过龙华烈士陵园,但从未深入了解。直到看到资料,发现这些烈士牺牲时十分年轻,不少人还出身富裕家庭,生活优渥。他们和今天的青年一样,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并非生来就是共产主义战士,他们也有痛苦抉择的时刻,犹豫纠结的时刻,有舍不得的生活和私心。但最后,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我看到了人性最根本的东西,是那个年代的青春之歌,我自己被打动了。”一位编剧说。

  另一部讲述两代金融人职业抉择和命运起伏的电视剧《城中之城》,则是非常典型的上海城市题材。该剧入选“大剧看总台”片单,剧本正处在打磨阶段。出品方兴格传媒董事长杨文红说,《山海情》的成功让人颇受启发。

  “《山海情》中,困境都是真实的困境,动机都是可信的动机。”她举例说,达不到户数就不允许通电,蘑菇滞销了还在开总结表彰会,这些困境特别真实。解决困境的动机同样可信,村民不会因政府一句话就响应号召,最终考虑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才同意搬走。

  《城中之城》小说原著中的主角起初就是个平凡的人物,创作过程中,编剧总感觉心里没底,时不时自我怀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剧,这样设定是否不太好”,还没动笔,就自我束缚。

  《山海情》的成功,醍醐灌顶,提醒大家回到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初衷。如果为了“一切都好”,连困境都是假的,动机也是假的,主角生来就是一个完人,那又如何让观众相信和共情?

  主旋律创作本没有套路,也不该有套路。

  人才是第一位的

  “创作上,其他经验都可复制、可学习,但唯独人才难得,孔笙只有一个。”杨文红说。

  正午阳光特别在哪儿?圈内人的答案常常是——“导演中心制”。

  市场上大部分制片公司都采取“制片人中心制”。简单说,公司签下的是制片人,每个制片人自己孵化项目,去外面寻找导演、编剧,组一个创作班底。筹备过程中,制片人一手把控剧本,与编剧直接对接。

  不同于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行业里,导演更像一个“工具人”,前期筹备和剧本阶段,导演介入少。

  唯独正午阳光,公司养着自己的导演、自己的摄影,类似于导演中心制。有人分析说,这是因为正午阳光脱胎于原本的电影厂体制,多年以来,形成一套创作的固定班底。彼此熟悉,合作默契。

  比如,《山海情》筹备时,孔笙邀请“老合作伙伴”王竞负责美术。彼时,王竞还在《清平乐》剧组,连剧本都没的情况下就一口答应。这是基于对孔笙的信任。

  “电视剧行业这种情况太少见了。”一位制片人解释,电视剧的核心不是导演,而是剧本。即便老熟人,不看剧本也不敢轻易答应。但孔笙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编剧能力同样很强。就拿《山海情》来说,孔笙从筹备、采风、美术、编剧到拍摄,全程介入,作为导演,其实也兼了一部分制片、编剧的活儿。当制片、编剧、导演,在一个人脑海里统一,对创作是最有利的。因此,得有这样的“三合一”人才,导演中心制方能成立。

  影视项目常常拍完就散,新团队每次都需重新磨合、碰撞,是很累的。有一个彼此知根知底的稳定班底,长期合作,审美、价值观相投,配合默契,非常难得。

  但长久来说,稳定的班底,更适合重复擅长的题材。市场如果开拓新类型、新领域,需要制片人敢于尝试,挖掘新人才,探索新类型。制片人中心制就显出其优势来。日剧、韩剧基本都是编剧兼制片,正是市场磨砺的结果。

  无论哪种模式,人才都是第一位的。于志庆认为,正午阳光懂得养团队,《山海情》的成功说到底还是人的成功。近日,他正计划成立上海青年编剧专业工作委员会,希望打造一支上海创作队伍。

  “但行业协会毕竟力量有限,我希望未来,上海能给青年更多成长空间,多扶持腰部企业。而不是资源集中于头部和名人,仅仅关注大项目落地,这样不利于上海影视产业未来的成长。”于志庆说。

  资本退潮,政策利好,平台会员制越来越普遍,电视剧行业开始挤掉泡沫,流量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唯有精品才能生存。无论主旋律,还是非主旋律,真实可信,打动人心——文艺创作规律始终未曾改变。(龚丹韵)

[ 责编:张义文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