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缘何成爆款?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中国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缘何成爆款?

来源:文汇报2021-06-08 09: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童薇菁

  苍凉的城墙在舞台上斜立,一个孤独幼小的灵魂悄然立于石阶,他的吟唱,召唤出古老的“复仇”故事。程婴、屠岸贾、程勃、公孙杵臼、公主等一众人物定格于画框之中,缓缓“移”向舞台,再次走入历史的风沙……

  首轮演出的九天里,音乐剧《赵氏孤儿》场场被“刷屏”,多次冲上微博热搜头条。“久违了!”“中国原创音乐剧天花板”无数剧迷观后成为“自来水”,频频点赞。上汽·上海文化广场每晚谢幕时沸腾的掌声与欢呼,一浪高过一浪。记者获悉,带着上海首演的耀眼光芒,《赵氏孤儿》即将开启南京、宁波、杭州、苏州、长沙等十余城巡演,已有诸多场次开票即售罄。

  有业界人士评价:中国原创音乐剧市场发展近20年,还没有哪部作品像《赵氏孤儿》这样以完整的面貌成功“出圈”。不再是明星演员个人或几首曲目在流量池中奔跑的“圈内好戏”,音乐剧《赵氏孤儿》把古典IP打造为当代“爆款”的成功密码,也引来诸多关注。

  在杀戮与复仇的深渊中打捞出正义、善良与爱

  “我不能看见黑暗欺压星光,因为我心也要一直点亮,风暴随时会将我灭亡,但是善良从未荒凉”……剧中这首程婴的独唱,打湿了很多人的眼眶,它恰恰就是全剧的题眼——在杀戮与复仇的深渊中打捞出正义、善良与爱,让赵氏孤儿获得“新生”。

  《赵氏孤儿》的故事,在《史记·赵世家》和《左传》中均有记载,后经元杂剧的改编走向民间。慷慨近乎残酷的献身甚至献儿,蹈火赴汤般的气节与义举,充满了浓烈的高古情怀。程婴的亲子岂可死?赵氏孤儿的养父岂可杀?元杂剧中较为抽象的道德世界,如何为当代普罗大众所接受?音乐剧《赵氏孤儿》所采用的、由英国诗人詹姆斯·芬顿创作的话剧底本,用现代伦理语境为人物的动机与行为作出合理阐释。导演徐俊基于芬顿改编版创作了音乐剧《赵氏孤儿》,无疑让作品走向当代、走向通俗、走向大众获得了新的力量。

  很多观众说,两千多年前的赵氏孤儿在当代“复活”的过程中,重拾了英雄史诗的辽阔,人性与爱的伟大,信仰与风骨的力量,让他们热血,让他们感动。其中对于人性最恢阔的一笔,落在一个小人物头上,音乐剧《赵氏孤儿》中的程婴,无疑是迄今为止舞台和影视改编中最为饱满的形象之一。当一个弱小人物站在权谋风暴之中,他畏惧、犹疑、痛苦……程婴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英雄,而是一个个英雄为了保护赵氏遗孤在他面前倒下,渐渐让他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意义。而当赵氏孤儿长大成人,他把一切真相和盘托出,舞台上,一个个死去的人、入局的人再度站上画框,程婴也迈着年迈的步伐坚定地走了上去。天地逆旅,百代过客,最终他选择离去投身离世的孩子的坟茔,带着小儿最爱的铃铛,走向故事的结局。正如徐俊所说,“《赵氏孤儿》里有独属于中国人的风骨、信仰和境界,今天我们可以很自信地用音乐剧来讲我们的故事。”

  最耀眼的表演,是那一阕激越慷慨的悲歌

  《赵氏孤儿》首演轮最后一场演出时,当表演到剧中“绝不可以”的唱段时,“程婴”饰演者郑棋元的麦克风出现了问题。在没有任何扩声的情况下,他用纯肉嗓完成了整首乐曲的演唱,声音直抵三楼观众席,随后,铺天盖地如雷鸣般的掌声淹没了整个文化广场。到谢幕返场时,为表示歉意,郑棋元又把这个段落重新演绎了一遍,“我希望每场演出呈现给观众的都是最好的,不要留下遗憾。”当时,站在他身后的演员们都被感动得落泪。

  现年41岁,在《声入人心》第二季里拿下年度首席的郑棋元,展现了他作为中国一线音乐剧演员的强大专业实力,贡献了这部剧最耀眼的表演。剧中分量最重的程婴,用网友的话来说“怎一个‘稳’字了得”。

  要在舞台上唱满三小时,对任何演员的体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每次郑棋元一下场,就被工作人员团团围住,争分夺秒地帮他擦去从头套里溢出的汗水。中场休息时,他脱下最外面的戏服,汗水已经把里衣染成了透明,爬满了他整个脊背。郑棋元是一个体验派的表演者,每一次演出结束,好像经历了一次角色的人生。程婴身上的毅力和破碎感,令人无不动容。当结尾唱起 “还有另一个小孩,等着我去爱”时,他的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下来,郑棋元说,自己是在代替程婴哭泣。

  “佛系温柔大前辈,冻龄美男嗓音佳,业务超强教科书。”这是粉丝给郑棋元的头衔。在他之外,《赵氏孤儿》聚集了徐均朔、方书剑、何亮辰、朱梓溶、王乐天等实力派音乐剧唱将,同时主动破“圈”,迎来影视明星明道、薛佳凝的跨界。

  《赵氏孤儿》全剧共26个唱段,整体风格恢弘大气,其中既有“江山何其大,英雄渺如沙” “月弯如钩多锐利,露珠闪闪照斜坡”这样的雄壮悲歌,也有“飞龙睡在瓦片上,月光映海棠”这样温情脉脉的时刻。音乐磅礴与细腻交织,歌词也充满了历史的意境,直抵人心。作词人梁芒在疫情期间完成了《赵氏孤儿》的台词创作,写作时常常为剧中人物痛哭流涕。“我感到自己好像是用了整整60年时光在酝酿《赵氏孤儿》的音乐。”作曲家金培达更把此次音乐创作描述为“一阕激越慷慨的悲歌”,终与演员们彼此成就,绽放出本土作品舞台上罕见的“耀眼光芒”。(童薇菁)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马恩扉页:《小小的我》,渴求一片大大的天地

  • 《食南之徒》:“马伯庸式”小说风格的延续与新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