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旗展鼓号鸣 龙舟竞渡开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旗展鼓号鸣 龙舟竞渡开

来源:西安日报2021-06-12 10:2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旗展鼓号鸣 龙舟竞渡开  作者:鲁  风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南宋诗人戴复古的这首诗,生动反映了当时端午节的情景。吃粽子、插艾叶、挂菖蒲、悬五彩丝线、佩香包、射柳、斗草、打马球……在天南海北诸多以端午节为名举行的民俗活动中,最有代表性、最具传统文化色彩的当属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扒龙船、龙船赛会等等,这个习俗自古流传,今人多认为它因凭吊屈原而形成,亦有纪念伍子胥或纪念投江寻父的曹娥之说,还有称此俗来自于越王勾践。其实,龙舟竞渡起源于江浙地区的古代龙图腾祭祀活动。

  龙舟一般以木雕成,狭长而细窄,重装饰,多彩绘,船头饰龙头,船尾饰龙尾。龙头有红、黑、灰等色,与龙灯头相似,姿态不一。龙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鳞甲。此外,龙舟上还要安放锣鼓,遍插旗帜,讲究的还要有绣满龙凤的罗伞、龙牌、帅旗等。古代龙舟很华丽,元代王振鹏所绘《龙池竞渡图卷》中可见,图中龙舟龙头高昂,硕大有神,雕镂精美,龙尾高卷,重檐楼阁,雄伟富丽。比赛时,不同的龙舟所用划手人数不一,多者可达上百人,少者也有一二十人。

  还有一幅宋代的《金明池争标图》,它以全景式的构图描绘了北宋汴梁(开封)端午节时,宋太宗来到金明池,观赏龙舟竞赛与民同乐的画面。整幅画不大,却足有百千余人,人小如蚁,又姿态各异。画面的拱桥下方,龙舟竞渡的场面激烈,可拱桥上方却还有几只小舟悠然漂浮,形成鲜明对比。这幅画现藏于天津博物馆,作者被认为可能是画出《清明上河图》的北宋画家张择端。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鼓声渐急标渐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惟妙惟肖地描绘出龙舟竞渡时扣人心弦的场景。还有陆游的《归州重五》诗:“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倾城而出观竞渡的盛况,呼之欲出。

  端午节的龙舟活动丰富多彩,除了比赛速度外,还有多种游乐方式。比如龙舟游乡,就是划着龙舟到附近熟悉的村庄游玩、集会。龙舟的花样划法,具有表演的含义。如把桨叶插入水中,再往上挑,使水花飞溅;船头船尾的人,则有节奏地顿足压船,使龙舟前后起伏,如游龙戏水;有的则是把龙尾踩低,让龙头高翘,使船头的急浪从龙嘴中泻出,宛若喷水吐雾。

  夜晚的龙舟表演,尤为引人注目。古人在四面挂起小灯以竞渡,今人在舟上装电灯,配焰火,火树银花,辉煌夺目。有的地方还于水上设堆浮焰,让张灯结彩的龙舟从火焰中穿过。在龙船表演时,多有龙船歌伴唱助兴,其歌声雄浑壮美,扣人心弦,有人领呼,划手合唱,一呼百应,气氛热烈。《聊斋志异》中有一篇《晚霞》,故事开头是端午节斗龙舟的描述:“五月五日,吴越间有斗龙舟之戏。刳木为龙,绘鳞甲,饰以金碧;上为雕甍朱槛;帆旌皆以锦绣。舟末为龙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颠倒滚跌,作诸巧剧……”文中提到的江河上斗龙舟嬉戏的风俗,更像一种惊险的杂技。

  端午节当天,还有在陆地上进行模拟龙船比赛的活动,称旱龙舟(船)。如《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旱龙舟实际上是一种舞蹈。人们在节日里抬着木制的龙巡游,鞭炮齐鸣,声势浩大,有锣鼓敲响,表示雷鸣响起,鼓声加急,喻示龙威发作,此时龙头跟着鼓声起劲,龙尾快速上下摇摆,热闹非凡。在北方一些地区,这一活动逐渐演变为“跑旱船”,但表演时间不再限于端午。

  赛龙舟已成为正式的体育比赛项目,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每年端午前后,国内、国际都会举行盛大龙舟赛,这项古老的运动正焕发出勃勃生机。(鲁  风)

[ 责编:王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