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06-18 10:2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维 舟

  自从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以来,西方人一直生活在一种悬浮的失重状态之中。一旦作为世人心灵枢结的那个象征消亡,人们的行事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分寸和准绳,因为已经没有什么最高律法能禁止你做任何事,于是“一切皆有可能”,这既给了人极大的自由,但以往被禁止的恶行也随之横行,而更棘手的是,已经没人清楚什么才是正确的,似乎很多都对,又似乎都不对,这种不确定性造成了无数人的道德困扰。

  上帝的隐退与反扑

  所谓“虚无时代”,正是“上帝死了”的直接后果,因为至少在基督教的西方世界,上帝是终极价值的显现,也是每个人一生的归宿。这个问题之所以如此重要,归根结底是因为,自从两千五百年前的轴心时代以来,任何大规模社会都需要一个超自然主体来维系社会秩序、道德信念,并赋予每个人的生活以意义,但如今,这个神却死了。

  虽然彼得·沃森是从19世纪晚期写起,但上帝不是“突然死亡”的,在此之前的几百年里,这样的迹象就早已显现——或者更确切地说,上帝并非“死亡”,而是逐渐隐退,远离了世人的社会生活,有时则是被启蒙运动之后的世俗精神驱逐了。

  早在近代初期,上帝的形象就越来越像一个钟表匠,他在完成对万物秩序的建构之后就休息了,此后任由它自行运转,不再干预。牛顿看似假定了上帝施加了“第一推动力”,但也同样暗示在那之后上帝已无所事事。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更强化了人们掌控外部环境的信心,宗教变得既不能有效指导现实生活,也未必有助于人们克服具体困难,渐渐的,先是巫术,然后是宗教,最后是上帝本身,都变得多余了。正如当年的一份社会调查表明的,“一旦存在的不安全感得到缓解,信仰就消失了。”

  麻烦的是,在信仰消失之后,存在的不安全感又会以更大的势头反扑回来。既然上帝已死,那么如今再也没有神灵可以依靠,所有人都将不得不直面广漠无垠的宇宙,这本身就令人战栗。就像当年蛮族攻陷罗马之后,却又很快就想重建罗马帝国一样,现代人或迟或早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在上帝死后,如何找到一个新的神来填补他留下的空缺,毕竟对很多人来说,这种虚无实在无法忍受,而神是一种需要。这是“上帝的复仇”。

  彼得·沃森在书中洋洋洒洒地列出无数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心理学家如何应对这一场全面的精神危机,在我看来,他们的努力都隐含着相似的冲动,那就是填补上帝留下的空缺。由于这场危机是崭新的、直接的、根本的,人们相信文明生活处于深渊边缘,此时就格外需要召唤某种替代物作为应许的希望,因为就像荣格说的,“意义来自明白的确信……决定性问题是:人类是否与某种无限的事物相联系?”

  在一个世俗时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随着它们纷纷被祛魅,生活变得彻底非神圣化了;但也正因此,人们才想要将哲学、文学、艺术神圣化,试图把这些重塑为生活的超越性目的,毕竟人类又还是需要“某种无限的事物”。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在1855年就说过:“艺术家仅仅发源于他自己……他只能自己保护自己。他没有继承人。他是他自己的国王、他自己的牧师、他自己的上帝。”这番话是渎神的,但又是对宗教的效仿,因为这意味着艺术家将那种原先奉献给上帝的热情转而奉献给了艺术。实际上,马克斯·韦伯说学者应将学术视为“志业”(calling)也隐含着同样的冲动。

  对那些有志于此的人来说,那确实不失为一条替代性的救赎之路,但它却无法解决所有人的精神危机。彼得·沃森也遗漏了一点:后来造成莫大灾难的世界大战,其实也是因为无数人转向拥抱了民族主义这个新的神灵,他们期望在共同体内实现自我,但空前的灾难却再有力不过地证明了陷入分裂冲突的人类难以重建整全的良好生活。这又更进一步加重了人们的精神危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曾经为之而战的信念,最终都无不遭到怀疑和颠覆;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更糟,因为在纳粹那么深重的罪恶之中,当宗教信仰最被人需要的时候,它却没能提供拯救。

  如果生活中没了什么超越性的神圣事物,它会变成什么样?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现象学认为,生活由无数不同的体察和经验、顿悟和洞见构成,完满性和整体性不能凭某些超验的片段获得,而更贴近辛勤的劳作和教育;普鲁斯特等人注重一种现代性体验:在没有了永恒之后,生活的快乐在瞬间、片段的“小事物”之中;美国剧作家奥尼尔则相信,“如今已经没有值得过活的价值了”,唯一能治愈当代疾病的途径,是“欢欣鼓舞地接受生活”——这就像是一种强颜欢笑的“认命”,好比说“自由地去做自己必须做的事”。

  对另一些人来说,要摆脱这种无目的的生活,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回归本源。这种理念在德语世界尤为盛行,战后以《无意义生活之痛苦》闻名的弗兰克尔就坚称,现代生活处于一种存在的真空之中,我们与自己的本能疏离,而且还丧失了自己的传统。缺乏和谐是因为现代人已不能像以往那样融入无限的整体之中,现代的“自我”本身往往就是碎片化的。从弗洛伊德开始,精神分析方法本身就预设了自我分裂不和谐的现代人是病态的,用荣格的话说,“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混乱和分裂的时代,一切都处于熔炉之中”,而他的治疗方法就是“复归大道”,通过自性化,“重建分裂人格各成分的统一”,那就是“原人”。

  不过,这条道路或许可以诊断个体精神疾病,却恐怕难以重塑现代文明生活,因为那个“本源”极有可能是回不去的。卡夫卡甚至根本否认了整体性这种东西的存在,因为整体性本身也是一种解释、一种建构。在这方面,或许契诃夫说得对:上帝的缺席不会导致道德退化或道德真空,每个个体必须为自己找到答案。

  在上帝之外生活

  俄国思想家早就以预言家似的口吻说过,哲学应该“教会人们在不确定性中生活”。这种不确定性当然是上帝死后所带来的困境。这也是为什么存在主义一度那么盛行,因为孤独的个体有史以来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就像一个不知道自己身世的孩子,突然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之中,而所能依靠的却只有自己。

  这意味着,不安和忧虑的现代异端不得不面对现实,自己行动起来,因为除了为自己树立的目标之外,现代人的头顶之上已不存在任何事物。此时,个体发现自身是唯一的实在和安全的立足点,因为原罪的教条已经衰落,个人不再被视为“天生堕落”,“自我”取决于人们如何选择并行动。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日常的实践性并不是一件小事。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那些年里暴得大名,因为他提供了“一种在上帝之外生活的新思路”,在一个失去了行事标尺的社会中,允许人们自由地行动:“你是自由,是选择本身,因此这就等于说,你就是创造。普遍道德的规则不能向你表明你应当做什么事情。”

  虽说这是“虚无时代”,但不应忘记,它的另一面是“人的解放”。正因为“上帝死了”,所以人才获得了行动的完全自由。马歇尔·伯曼曾说,马克思那句“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道出了现代性体验的核心,因为“所谓现代性,就是发现我们自己身处这样一种环境之中,这种环境允许我们去历险、去获得权力、快乐和成长,去改变我们自己和世界,但与此同时它又威胁要摧毁我们拥有的一切,摧毁我们所知的一切,摧毁我们表现出来的一切”。这两者是一体两面的,我们不可能只想要梦想与自由,却不想承受由此带来的代价。

  的确,西方文化处于一种巨大的缺失和空虚之中,但同时他们也面对着空前丰富的各种可能性;而社会行为没有共同尺度,则意味着个体的行为也获得了解放,第一次获得权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在此,“上帝”不过是一个象征,就像所谓传统,总是既保护了人,又束缚了人。根据一种流行已久的语源学,英语中的“宗教”一词religion,本意就是“紧密团结”(to bind fast),因而对那些被传统束缚得喘不过气来的人来说,这种“松绑”带来的解放感却是无比愉悦的体验。

  面对这样的前路,现代人应当何去何从?在尼采喊出“上帝死了”一百多年后,新加坡教会的一条广告却相当嘲讽:“尼采死了。——上帝”。这暗示着,神灵虽然隐退,但只要仍有人需要,它就不会完全死去。只不过毕竟,人们如今已经被允许做出不同的选择:有些人重新寻求某种确定性,有些人堕入虚空,有些人探求生活的无限可能性,还有些人选择不管怎样,一力前行。

  说起来,其实这样的生活,中国人一直都在践行。和那些一神论文化不同,中国人向来就没有单一主宰的神灵,即便笃信来世,对中国人而言也往往只是欲望问题,而非出于真正的信仰。孔子那时就已对鬼神持一种不可知论,认为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现世如何生活——既要有所敬畏,又要无愧于心地尽自己所能,那是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道德勇气。

  自从春秋礼崩乐坏之后,两三千年来我们一直习惯这样的生活:没有可为之献身的超自然主体,而“过日子”因此对中国人具有存在论意义,所谓“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李贽语)、“百姓日用即道”(王艮语)。这种思想的影响所及,东亚文化中普遍对超越性意义不感兴趣,而专注于务实进取。就像村上春树说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这至少可以说明:在上帝之外生活是有可能的,而不同文化最终也有可能殊途同归。在现代化史无前例的巨大冲击之前,现代人都面临着相似的处境:既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又需要孤独面对,而人们真正想要的,是既不受束缚、又能有安全感,并活出自己人生的意义。如果已经没有神灵指引我们、赋予我们的生活和行为以意义,那么最终的答案或许是:每个人要学会指引自己,寻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维舟)

[ 责编:谭朋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