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韩天衡:刀笔观照时代,艺术家应有担当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韩天衡:刀笔观照时代,艺术家应有担当

来源:文汇报2021-07-04 10:2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婷

  “一个时代的艺者,总要在作品里体现出区别于古人、前人的风采,反映新时代的面貌与精神。”

  人物小传:韩天衡,1940年生于上海,1962年入党,擅长书法、国画、篆刻、美术理论及书画印鉴赏。2015年获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2016年被认定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海上书法”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获上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出版有《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韩天衡篆刻精选》《天衡印话》《中国现代绘画大师·韩天衡》等专著一百四十种。

  “我是一名有着59年党龄的老党员,是新中国培养了我,在党的百岁生日之际能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是无上荣耀,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就在“颂百年辉煌”主题师生展开幕前一天,81岁的韩天衡又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展厅。大病初愈,尚在修养期的他体力有些不支,但目光里是满满的执着。

  “重症间质性肺炎,抢救了40天才脱离危险,最后住了三个月医院总算平稳。医生说像我这个年龄得这个毛病,两三天走掉的不少。”回忆起病情的凶险,韩天衡心有余悸,“真的是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又被拉了回来。”但是一出院,他便马不停蹄地联系了七位印学专家为韩天衡美术馆举办的“心心相印——中国印文化大展”做了七场讲座,并策划了两次沉浸式教育活动。印文化大展一结束,他又投入到“颂百年辉煌”主题师生展的筹备中,不仅自己新创了十几件作品,还三次开审稿会,对参展作品提出详细修改意见。甚至住院期间,他都在构思为建党百年刻一方“风华正茂”印,前前后后设计了15稿。

  4岁习字、6岁刻印、35岁学画,在郑竹友、方介堪、马公愚、谢稚柳、陆维钊、黄胄、方去疾、陆俨少、沙孟海、李可染等师辈的教诲下,韩天衡已是我国当代一位具有影响力的复合型艺术名家。在理论研究方面著述颇丰的他,始终孜孜以“学”,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从1968年开始,他自觉担负起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免费授徒,因材施教,至今已有300多个学生,遍及海内外多地。71岁那年,他将被其视为“伴侣、挚友”的创作和收藏艺术品1136件、图书一万多册悉数捐给国家,陈列于韩天衡美术馆,供市民观赏。“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刀笔观照时代,作品应有担当’。”让艺术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宣传正能量,为人民服务,是他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鬼门关”前转了一圈回来,他继续为建党百年创作

  33摄氏度的天气,韩天衡还穿着薄外套。大病初愈,身体依然虚着,久坐对他亦是挑战。采访期间,夫人拿来靠垫,让他坐得舒服些。“其实,在查出肺炎前已经有征兆,他持续低热长达一个半月,我们劝他去医院好好查查,但那个时候他一心扑在印文化大展的筹备布展上。”夫人说。

  这是一场规模空前的印文化主题展,560件展品中70%以上为首次公开展出,涵盖印章、印谱、印石等,时间跨度近3000年,堪称一部中国印文化微缩史。为了这个展览,韩天衡筹备了近两年时间,向海内外四处借展品,从构思到布展全都一手抓。展览学术性很强,没有足够积累是不行的,于是他一心扑在第一线,凡事亲力亲为。直到展览开幕后,在家人和朋友的再三催促下他才去了医院,结果一入院就被下了病危通知书。“正常人的氧饱和度在95以上,我那个时候只有七十几,再往下掉,肺就没有吸氧能力,情况非常危险。”就这样,韩天衡还问医生能不能让他一个星期后出院,因为他有着太多事情要操心、要忙碌。

  住院期间,他心心念念的另一件要事是为建党百年刻一方印。“去年,我们接到嘉兴方面的邀约,请百乐雅集的90位篆刻家与嘉兴的10位篆刻家一起刻一百方印,为党的百岁生日庆生。我所刻的是‘风华正茂’,本打算印文化大展结束就来着手做这件事,没想到在医院待了三个月。”虽然住院期间没有精力动手刻印,但是韩天衡从未停止过构思。不仅如此,他还请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事先雕好了印钮,选的是上面黄色下面红色的老挝石,分别刻着中共一大会址和红船,正好契合了历史——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而出院后,精神稍微好点,他便开始动刀,刻了两天完成。

  眼下,这方印正在“颂百年辉煌”主题师生展上展出。可以看出,韩天衡在构图上颇下了一番工夫,字体采用小篆, “华”字嵌在“风”字下面的左边,体现布局上的变化。一旁,陈列的是他去年刻的一方“建党百年”的砖,楷书带魏碑风格,依据其翻模后,嘉兴制作了1921块红砖、2021块青砖,嵌入1∶1复原的1921年嘉兴火车站站房。除了这两件篆刻作品,韩天衡还新创了十余件书画作品,包括六尺整张的书法。“以我现在的身体状况,创作这样的大尺幅作品确实是个挑战,但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我应该要做点事情。”于是,韩天衡一边写,太太和儿子帮他拉着宣纸。很多人劝他歇一歇,但他总是笑笑:“没办法,劳碌命。”

  一个时代的艺者,要在作品里反映新时代的面貌与精神

  韩天衡对艺术的热爱刻在骨子里,但走上这条路却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4岁,父亲便嘱他勤习书法。儿时一天,父亲不在,调皮的韩天衡拿刻刀玩耍,在拇指上划出一道伤口,顿时血流如注。他看着至今还留有的伤口说,学习篆刻他是付出过“血的代价”,“但这就是我的初心”。

  韩天衡从小喜欢艺术,但因为偏科,未能如愿进入艺术院校。16岁,他被分配到工厂当工人,17岁就能拿到60块一个月的工资,这在当时是不少的收入,到文物商店可以买十副吴昌硕的对联。那个时候,每天工作14个小时,回到宿舍后,韩天衡继续写字刻印,经常到半夜两三点睡觉。

  “这不是长久之计,继续下去实现不了艺术梦想。”1959年,他舍弃了高收入,报名参军。虽然每个月只有6块钱的补贴,但在部队里当文书、做文化教员,让他的艺术梦有了安放之地。在完成各项军训任务和政治宣传工作后,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搞创作。部队放电影,文艺院团来慰问,他一次也没有去过,利用这两三个小时的时间研究书画印。韩天衡回忆,当时买不起印石,他便自己加工,磨石的砂纸量大费用贵,于是部队住房四周的粗水泥地成了他磨石头的加工场。几年下来,地面被磨得光滑如镜。其间,他还有幸得到了金石大家方介堪的指点。彼时,部队每两个星期才放半天假,他就利用这半天的假期,从郊区驻地坐30里路的公交车到温州市里,请老师方介堪看看自己的印,点评几句。现在回想起来,韩天衡庆幸最好的一段青春没有荒废。当兵期间,他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立过三等功。“感谢部队的十年,我不仅入了党,还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作为一名战士,部队的一句话影响了他一生:“活了干,死了算!”

  事实上,大半辈子,无论是写字、刻印、画画,还是钻研艺术理论,他都“不惜力”。71岁那年,他把大部分的藏品捐出来,并将国家奖励给他的2000万元,捐献出来成立韩天衡艺术教育基金,支持文化教育活动。“艺术创作固然重要,但搭建平台让艺术更好地为人民、为时代服务更重要。”

  这些年,他以韩天衡美术馆为平台,每年举办大展。去年因疫情暂时闭馆期间,他还组织了180多位学生以抗疫为主题做了18期网上展。“一个时代的艺者,总要在作品里体现出区别于古人、前人的风采,反映新时代的面貌与精神。”这是韩天衡时常跟学生说的一句话。这一次“颂百年辉煌”主题师生展,韩天衡和学生拿出了200多件作品,他全程把关艺术质量。这个展览才刚开幕,他又在策划年底的展览,将携手上海中国画院、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推出20世纪海派已故名家的法书展,以100件精品力作向党的百年光辉历程致敬。(李婷)

[ 责编:刘梦甜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