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矢志抒壮志 丹青写丹心

来源:人民日报2021-08-01 09: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翔

  巡海(油画)

  周补田

  筑梦太空(中国画)

  范 琛

  突破“第一岛链”(油画)

  周 末

  在全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迎来了第九十四个建军节。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强军先强魂。新时代的军旅美术创作,以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描绘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史诗画卷和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宏阔景象,热情讴歌人民军队矢志强军兴军的坚定意志和时代风采,彰显军队美术的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为满足广大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做出积极贡献。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精神力量

  近年来,军队美术工作者在扎根军营的同时,自觉融入时代洪流,以理想信念、责任意识和英雄情怀浸润创作。在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主题性创作方面,军队美术具有优良传统,拥有实力雄厚的创作队伍。近期多项国家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中,军队美术涌现一批引人关注的优秀作品,为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和力量,提供了令人感奋的视觉样本;为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新篇,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最近亮相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中,军队美术工作者的作品占据了相当的比重,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油画《秋收起义》《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平型关大捷》《红地毯述》《历史的星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1997·香港防务交接》《空间·作为》《清晨的三沙》等,中国画《百团大战》《重申“四个现代化”》《飞天圆梦》《龙腾大湾》等。这些作品在探索宏大叙事的当代表达方面,显现出新气象和新作为。创作者在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引领下,广纳博取,着力将军旅美术的审美特质与时代语境相结合,不仅在形式语言上体现出新时代的审美特征,而且在主题开拓和精神发掘方面,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另外,同时展开的建党百年重大题材“红色基因谱”和“红色江山”创作项目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军队青年美术工作者成为创作主力,他们继往开来的勇气和严谨执著的态度,为创作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强军兴军

  谱写时代新篇

  新时代军旅美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军营和战士展开创作,聚焦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上的崭新形象,谱写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时代华章。

  军队美术工作者赴边防、下海岛,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紧贴兵心,使“忠诚”“胜战”“血性”的呈现更为精准有力,在反映改革强军的新面貌和表现语言的新发展方面,均有令人欣喜的收获。

  今年,“东风浩荡·火箭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 “大海向党旗报告——海军第十一届万里海疆美术作品展”“红心向党忠诚至上——武警部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第四届美术书法摄影展”等展览相继拉开帷幕。这些展览围绕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的主题,重点展示各军兵种坚决听党指挥、矢志奋斗强军的崭新面貌,如《百年逐梦》《中国鲲行动》《中国兵》《筑梦太空》《洗尘》《转场》《三伏天·驻训日记》《南沙,不变的守望》《突破“第一岛链”》《南海飞虹》《钢与泥·格斗》《骄阳》《整装待发》《强军战歌》《海军陆战队系列》《兵王的挑战》《梦》《猎鹰女队》等作品,军味、兵味愈加浓烈。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伴随着改革强军成长起来,本身就是强军兴军的参与者,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验抒写与见证,形成了一种同频共振的话语方式和审美表达。

  聚焦新时代军队建设,敏锐发掘和把握新题材、新内容,探索符合发展要求的艺术表现方式,彰显出文艺在强军征程中的精神支撑作用和文化滋养价值,军队美术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坚持守正创新

  致力培根铸魂

  新时代的军队美术工作者认真履行职责使命,在文化方位、学术定位方面具有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坚持守正创新,紧扣重大主题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艺术创作;坚持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创作机制,着力在繁荣文艺、推出精品力作上下功夫;坚定文化自信,扎实培养人才队伍,致力培根铸魂,合力为创作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提供肥沃土壤。

  在2020年抗疫中,军队美术工作者在第一时间创作出许多反映军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同心战疫的优秀作品,用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传递出中国人民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决心和斗志。迅速展开的抗疫主题宣传画创作活动,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和数字化传播方式,在唤醒公众意识、宣传防疫知识、增强抗疫信心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拓展了宣传画的内涵和功能。针对军队美术创作队伍现状而举办的“全军美术高级造型研修班”,依托专业的师资力量集中攻关提高,用科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解决军队美术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机制创新上迈开了坚实步伐。新时代军旅美术创作涌现出一批融汇了不同表现形式的优秀作品,如《科技强军》《新长征路上的凯歌》等。这些作品在材料应用和风格建构方面,大胆尝试和拓展,体现了军旅美术开放与包容的当代性,从视觉感受与精神感染两个层面,赋予军旅美术作品独特的文化品格和艺术魅力。

  站在百年征程的新起点,军队美术工作者要自觉立时代潮头、发时代新声,用丹青熔铸铁血军魂,用忠诚阐释中国精神;根植军营沃土,紧随时代脉动,在打造传世精品、勇攀艺术高峰的新途上,努力开创军旅美术的新局面。

  (作者为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队文化工作系主任)

[ 责编:徐倩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