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历史文化的深处寻觅诗情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在历史文化的深处寻觅诗情

来源:中国文化报2021-08-04 09:1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周晓风

  王彬先生是散文名家、知名学者,2019年,我在文艺评论座谈会上认识了他,之后收到王彬先生的新作《袒露在金陵》。读后,有一种久违的愉悦感。

  《袒露在金陵》是王彬很重要的一部散文集,是一本值得花时间仔细品味的作品。该书所描写的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象,蕴含着作者对于历史和人的一种独特的观察和感悟,很多文章耐人寻味,给人留下无穷的遐思。《袒露在金陵》共收集了31篇散文,分五章,写人是历史人物,写景是旧时明月,一花一木,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该书落笔于历史上让人回眸的人物和故事,尤其是那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却因某些原因受到遮蔽的历史人物和细节,是在历史文化的深处寻觅诗情和那些不轻易示人的历史和人性的奥秘。其中《六诏》和《兄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六诏》从浙江地名入手,写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和他儿子的故事。作者没有过多写王羲之,而把笔墨放在王羲之的几个儿子身上。王献之的书法出众,值得写上一笔;王徽之(子猷)雪夜访戴,有名士派头,《世说新语》早有记载;次子王凝之据说因盲目信奉五斗米教以致糊里糊涂丢了性命,作者由王凝之引出传说中他才华过人并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具有凌然气势的夫人谢道韫。谢道韫是文学史上有名的才女,《晋书》《世说新语》等均有记载,作者将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风起”喻雪花的故事延伸下来,感慨这位富有才情的女子与蔡文姬同样的悲剧生活。在国际天文学会命名的310座水星环形山有一座蔡文姬山,作者写道:“星空如海,哪一颗星辰里的山峰是谢道韫的呢?”作者对才华横溢又命如纸薄的女性给予了关注和同情,《沈园香碎》中宋代诗人陆游原配妻子唐婉、《故园的女人与花朵》中鲁迅早期的女友许羡苏,以及《顾太清》中清末女词人顾太清等,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烟云和人生际遇的独特感受,试图在历史文化的深处寻觅诗情,喟叹造化对于人命运的摆弄。

  同样的寻觅和喟叹,在《兄弟》中显得格外别致而动人。鲁迅与周作人是新文化运动的名人,他们之间的关系被给予了不同寻常的解读。在现代文学研究者笔下,周氏兄弟失和常被赋予了重大的思想道路以致意识形态内涵。在王彬的作品中,他不厌其烦絮絮叨叨地写鲁迅与周作人一家迁入北京八道湾十一号的过程和细节。鲁迅1919年11月21日与周作人迁入北京八道湾十一号,然后鲁迅又匆匆南下接母亲、妻子朱安以及三弟周建人一家,于同年12月29日入住,一家人终于在八道湾十一号过上了团圆年,使“曾经颓败的周氏台门在北京焕发了新生机”。接下来的几年间,长兄鲁迅一直勉力支撑着这个大家庭的体面生活。其间周作人生病住院或到京郊碧云寺疗养,鲁迅不仅多次探视,而且向同事借钱乃至卖掉收藏的图书,为周作人筹措费用。然而仅仅不到四年,1923年7月18日,周作人却交给鲁迅一封信,也就是那封兄弟失和的绝交信。这两位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人物从此不再来往。作者详细描写了八道湾十一号院落房间的结构,并联系到鲁迅、周作人在此前后涉及兄弟情谊的相关诗文表达了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思绪,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文章最后还特别提到一个细节:上世纪60年代,一位编辑去约稿,周作人送他出门时指着院内的丁香说:这是家兄种的树。作者写到此处感慨道:“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心底的幽曲是否会如残夏的流萤一样断续浮动呢?”其实,这些都不是要追溯考证鲁迅与周作人兄弟失和谁对谁错,只是表达作者一种在历史文化深处的感慨或无奈。

  《袒露在金陵》除了写历史人物,也写山川河流,乃至动物植物乌鸦麻雀俱有,然而流淌在文字中的,始终是关于人的情感和命运。这就使得山川河流、动物植物同样成为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化存在。如《野狐岭》中的野狐岭,不仅仅是一座野狐出没的山岭,而是标志着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在这里曾发生公元1211年那场成吉思汗大败金人的野狐岭大战,从此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燕子矶、中华门和清凉寺,也都因承载了太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而让人难以忘怀。我想,散文乃至文学作品究竟应如何表现历史文化?前些年流行一种所谓大文化散文或大历史散文,据说其特点除了宏大历史文化题材外,还有鲜明的文化意识和理性思考色彩,但为什么叫大文化散文我不太理解。读王彬的散文却给我一种启发。王彬的散文多写历史文化题材,尤其是北京的历史文化,他的散文也有不少说理的地方,还有考据夹杂其中,甚至还辅之以图表,但读起来并不感觉枯燥无味。在《故园的女人与花朵》中,作者用了相当篇幅写鲁迅的故园,写与鲁迅有关的女人及她们的命运。写洛阳龙门大佛的《香光》,提到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像源自对武则天的摹写。《袒露在金陵》中写了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和大量动物植物,也写了如武则天、成吉思汗、鲁迅这样的大人物和野狐岭这样的大题材,作者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历史现场身临其境地感受。在我看来,作者的这些所谓小题材、小主题,与所谓大题材、大主题的散文,并无实质上的差别。这些作品之所以打动读者、耐人寻味,来自于作者独特深邃的感悟及生动贴切的表达。从作者亲身感受出发,以独特的观察和感悟,表达那些既是属于作者也与读者相通的情愫,而没有一味去写那些宏大题材和宏大叙事。王彬认为散文应书写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索。文学作品都应写真情实感,散文的真情实感尤其应以作者的真切体验为基础,这是散文文体的基本特征。无论是大历史、大文化,还是大题材、大主题,都只有建立在个人的体验之上才能成为打动人和感染人的作品。只有那些在个人独特的体验和感悟中见出命运的身影和历史的沧桑,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好作品。《袒露在金陵》可以看作是这样的优秀散文的代表。(周晓风)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田 广:冷峻的目光,悲悯的情怀

  • 陈娅玲:戏曲“流量”能否变“留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