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杜玉新绘制的芦苇画作品。
本报记者 李亚楠摄
追梦人 杜玉新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阿勒奇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学习制作芦苇画,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
薄薄的苇叶被一双巧手剪成跃起的鱼儿、舒展的莲叶,烧热的烙铁在剪好的苇叶上来回熨烫,颜色不断变深,杜玉新眼睛盯着颜色变化,直到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之后,抹上特制的环保胶,小心地粘在黑色画板上——一幅《鱼戏莲叶》芦苇画便完成了最后一步。
杜玉新与芦苇画结缘是由于一次偶然。十几年前,杜玉新无意间看到过一幅芦苇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不就是博斯腾湖里成片的芦苇吗?竟然可以变成这么精美的艺术品!
博斯腾湖是全国四大芦苇产地之一,年产芦苇17万吨左右,但这些芦苇都被用来编织苇席、做饲料,“何不用芦苇来展示出博湖的风土人情、新疆的壮美辽阔?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打定主意,杜玉新就动身跑到河北、山东等地,跟着做木版画、麦秆画的师傅学技术:“其实基本的技艺是差不多的,主要就是依靠烙铁的温度改变原材料的颜色,再进行拼接。”
学习了基础技艺后的杜玉新回到博湖县开始制作芦苇画。一开始的作品非常简单,基本都是A4纸大小,“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作品,真是有点粗糙,但竟然还在新疆妇女手工艺品比赛中拿了奖,估计在当时看来,芦苇画是一种很新奇的手艺吧。”
杜玉新决定接着学,这次带了3个人一起。“这次就学得比较系统,颜色搭配啊、材料的选择啊都学了。”
2017年,杜玉新在博斯腾湖景区租了几间屋子,注册了公司,专门做芦苇画。
“一开始就是我们一起出去学习的几个人摸索着做,天天在商量怎么做得更好看。”杜玉新先选了当地的企业进行销售,“不少企业愿意挂在办公室墙上当装饰,然后不停地参加各种展会,逐渐推广,客户慢慢多了起来。”
2010年开始,订单量上升,芦苇画打开了市场。杜玉新发现不同地域对工艺品的题材需求不一样,在突出当地文化的同时,她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客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杜玉新最自豪的作品是《丝路长卷》,长达17米的画板上,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土尔扈特东归,60幅图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盛景,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都有涉及。这幅作品从设计到定稿花了一年时间,然后二十几名制作者花了10个月时间才完成,“制作的过程也是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欧洲人的头发,怎么去表现出那个卷发的感觉,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每次解决一个难题都特别有成就感。”
现在,芦苇画一年销售量达到4000多幅,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不但有内地的客户,还打开了国外的销路。
从一开始的三四个人做芦苇画,到现在杜玉新已经培养了26名成熟的制作者,都在公司上班,这些人基本都是来自周边县市的城镇失业人员或农村富余劳动力。
2013年,杜玉新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培训学校,在冬闲时节,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到社区、乡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除了芦苇画制作技术之外,还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服装设计裁剪、烹饪等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培训。”杜玉新带着公司的骨干已经对千余人进行了芦苇画制作技术的培训,其中近300人还和公司进行季节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