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片片苇叶 绘出新生活

来源:人民日报2021-08-21 10: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杜玉新绘制的芦苇画作品。

  本报记者 李亚楠摄

  追梦人 杜玉新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阿勒奇民族工艺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学习制作芦苇画,带动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增收。

  薄薄的苇叶被一双巧手剪成跃起的鱼儿、舒展的莲叶,烧热的烙铁在剪好的苇叶上来回熨烫,颜色不断变深,杜玉新眼睛盯着颜色变化,直到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之后,抹上特制的环保胶,小心地粘在黑色画板上——一幅《鱼戏莲叶》芦苇画便完成了最后一步。

  杜玉新与芦苇画结缘是由于一次偶然。十几年前,杜玉新无意间看到过一幅芦苇画,就被深深吸引住了:这不就是博斯腾湖里成片的芦苇吗?竟然可以变成这么精美的艺术品!

  博斯腾湖是全国四大芦苇产地之一,年产芦苇17万吨左右,但这些芦苇都被用来编织苇席、做饲料,“何不用芦苇来展示出博湖的风土人情、新疆的壮美辽阔?一定会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打定主意,杜玉新就动身跑到河北、山东等地,跟着做木版画、麦秆画的师傅学技术:“其实基本的技艺是差不多的,主要就是依靠烙铁的温度改变原材料的颜色,再进行拼接。”

  学习了基础技艺后的杜玉新回到博湖县开始制作芦苇画。一开始的作品非常简单,基本都是A4纸大小,“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作品,真是有点粗糙,但竟然还在新疆妇女手工艺品比赛中拿了奖,估计在当时看来,芦苇画是一种很新奇的手艺吧。”

  杜玉新决定接着学,这次带了3个人一起。“这次就学得比较系统,颜色搭配啊、材料的选择啊都学了。”

  2017年,杜玉新在博斯腾湖景区租了几间屋子,注册了公司,专门做芦苇画。

  “一开始就是我们一起出去学习的几个人摸索着做,天天在商量怎么做得更好看。”杜玉新先选了当地的企业进行销售,“不少企业愿意挂在办公室墙上当装饰,然后不停地参加各种展会,逐渐推广,客户慢慢多了起来。”

  2010年开始,订单量上升,芦苇画打开了市场。杜玉新发现不同地域对工艺品的题材需求不一样,在突出当地文化的同时,她推出了个性化定制,客户需要什么就做什么。

  杜玉新最自豪的作品是《丝路长卷》,长达17米的画板上,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土尔扈特东归,60幅图再现了丝绸之路的盛景,政治、经济、文化、贸易等都有涉及。这幅作品从设计到定稿花了一年时间,然后二十几名制作者花了10个月时间才完成,“制作的过程也是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欧洲人的头发,怎么去表现出那个卷发的感觉,都是一步步摸索出来的,每次解决一个难题都特别有成就感。”

  现在,芦苇画一年销售量达到4000多幅,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不但有内地的客户,还打开了国外的销路。

  从一开始的三四个人做芦苇画,到现在杜玉新已经培养了26名成熟的制作者,都在公司上班,这些人基本都是来自周边县市的城镇失业人员或农村富余劳动力。

  2013年,杜玉新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培训学校,在冬闲时节,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到社区、乡村进行就业技能培训。“除了芦苇画制作技术之外,还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服装设计裁剪、烹饪等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培训。”杜玉新带着公司的骨干已经对千余人进行了芦苇画制作技术的培训,其中近300人还和公司进行季节性合作。

[ 责编:徐倩阳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纪录片《曹俊》:华彩绽放 丹青无际

  • 刘上生:曹雪芹的“隐秀”之笔——品味《会芳园赞》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