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园林创新 诗意栖居

来源:人民日报2021-09-17 08:45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黄 晓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座文化艺术宝库。避暑山庄、颐和园和九座苏州古典园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视为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近年来,古典园林作为热门旅游景点,日益融入当代生活。一些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红打卡地”,就吸收借鉴了古典园林文化元素。一些游戏设计师甚至开发出古典园林主题游戏,让人们可以在线上亲自设计建造一座园林。

  不过,激发古典园林文化活力,还需深入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究竟美在何处,懂得其独特韵味何在。只有深入园林文化内在机理,才能创造出与当代生活相融相生的新景观,而不是满足于对古典园林符号化的简单借用。

  认识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之美

  要实现古典园林文化的现代传承和转化,就要深入认识它的社会功能、艺术价值和美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的公众参与度很高。宋代词人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记载,皇家的琼林苑和金明池每年二月开始向众人开放,“命士庶纵观,谓之开池”。此外,从历史上看,不仅全民游园,而且广营园林。对中国人来说,园林不仅是艺术,更重要的是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凝结了千千万万人的智慧创造。

  中国古典园林具有综合艺术性,文化场所功能突出。无论诗歌、绘画、书法,还是茶道、琴曲、戏剧,在中国古代多以园林为舞台。亭台楼榭之中可抚琴可作诗,可吹拉弹唱,可笔墨雅集,古典园林与古典艺术和谐共生。苏州网师园中有看松读画轩、怡园有坡仙琴馆,江南才子余怀在无锡寄畅园欣赏昆曲后,写下名篇《寄畅园闻歌记》……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古典园林,大多承载着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的流韵余响。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思想独特,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寄托着今人与古人的精神往来。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中国园林的精髓,在于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北方的避暑山庄和颐和园、江南的环秀山庄和沧浪亭,莫不如是。此外,中国古代的园名和景名多有典故出处,造园者往往通过这种致敬古人的方式,寄寓个人精神追求。比如,苏州拙政园的名字取自晋代潘岳的《闲居赋》,筑室种树、灌园鬻蔬,“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无锡寄畅园取自王羲之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常州止园取自陶渊明的“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等等。

  在现代生活中创新园林设计

  古典园林文化的现代传承和转化,离不开大众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探究。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喜欢身着传统服饰,徜徉于园林之中。有趣的是,古人也有此雅好。宋代司马光就定制过一套古代衣冠,“入独乐园,则衣之。”今人穿古装游园,无意中应和了古代游园风尚。

  不过,司马光更通过在园中造景与古人交流。独乐园有七处景致,分别表达了司马光对董仲舒、陶渊明、王子猷、白居易等七位先贤的敬慕。可见,要解读古典园林的文化密码,还需今人深入园林景致背后的历史文化,对园中一花一石的文化意蕴有所体会。今天若止步于打卡式的“到此一游”,古典园林则无异于普通公园,对游人来说也可能是抱憾而归。

  对当代建筑设计师来说,可以通过对古典园林文化的传承和转化,创造当代园林新景观,赋予古典园林以现代气息。

  借鉴古典园林形式要素,可创造“古而新”的新园林。古典园林的形式要素含有丰富的文化寓意。比如,苏州留园曲溪楼旁的登楼石阶刻有“一梯云”三字,以石喻云,人们登楼时仿佛踏云而上;耦园东部采用涡旋状拟日纹的太阳花窗,西部配以同心双环水花纹的月亮花窗,寄寓“日月同辉,夫妻谐美”之意。今人踏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往往被它源自传统营造的简约形式所打动: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黑白灰三色,清新典雅;庭园主景是水池北边、以拙政园白墙为背景的片石假山,致敬古人“以壁为纸,以石为绘”的传统,仿佛一幅宋代山水画,传递出江南风景的独特意境,被誉为“古而新、苏而新”的当代设计典范。

  发挥古典园林特有的空间叙事性,现代设计大有可为。造园如作文,重视布局谋篇,起承转合。比如,圆洞门是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元素,代表满月或明镜。游人透过洞门看到的是月中之境、镜中之景,洞门内外景致迥异,代表不同的世界。苏州虎丘的“别有洞天”圆洞门,门外是开阔平坦的千人石,门内则是峭壁森严的剑池,一道门给人恍如隔世之感。古典园林中洞门的这种“穿越”性,与古人造园反复借用的“桃花源”主题有关,“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朱育帆设计的上海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是对废弃的工业矿坑的改造,就借鉴了古典园林的叙事性。矿坑花园的入口是倾斜向下的长条形钢筒,游人沿不锈钢栈道可以下到矿坑底部,转而进入幽暗深邃的山洞,从山洞穿出后,忽见修复后的花园,深潭碧水,层峦叠翠——桃花源的传统意象与钢板、玻璃等现代材料并置,在汇通古今中实现园林空间的叙事性,给人以多重的游览体验。

  古典园林的综合艺术性,也为今人提供了创新思路。园林不仅有赏心悦目的景观、辗转变化的空间,还是古人活动和生活的场所。北京故宫乾隆花园的禊赏亭可供曲水流觞,扬州个园的黄石秋山可供重阳登高,苏州虎丘的千人石曾是古人举行中秋曲会的场所,众人歌咏较艺,通宵达旦,是当时一年一度的风雅盛会。结合今天的科技手段和当代审美趣味,苏州恢复“虎丘曲会”,并推出“网师戏语”“拙政问雅”等夜游文化活动。其中,网师园夜游将园林特色与传统舞台艺术巧妙结合,游人可在园中万卷堂聆听丝竹琴箫,观赏昆剧评弹;拙政园则围绕传统文化中“月”的意象,将园中景致与声、光、电等媒介技术相结合,以古入今,古今共成,为游客构建穿越之旅。

  中国古典园林回应着人类对“诗意地栖居”的诉求,其蕴含的创作手法和文化思想,尚有待专业人士和社会公众共同探索和开掘。相信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古典园林将不断激发内在活力,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