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韵悠悠 流水潺潺——走进传统村落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古韵悠悠 流水潺潺——走进传统村落

来源:人民日报2021-10-02 09: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徐 靖

  我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它们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

  2012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启动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截至目前,已有681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即日起,假日生活版推出“走进传统村落”系列报道,让曾经“散落民间人不识”的古朴村落,重新回归我们的视线。

  永丰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地处“黄山—太平湖—九华山”黄金旅游线腹地。村内保留了完整的青山塔、希贤桥、三畏堂、和会桥、希范堂、苏氏宗祠、海宁学舍等古建筑。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皖南多山,多水,多美景。

  其中,有的久负盛名。归来不必看五岳的黄山;青山绿水引诗赋,墨瓦白墙牵画魂的宏村;纵深千尺,不及汪伦送别之情的桃花潭……那是一幅幅横亘在皖南大地上的画卷。

  有的,则犹如深巷之中的一坛醇酒,待你走近几步,斟上一杯,芳香自会扑鼻。永丰,便是如此。

  曲径通幽处 永丰花木深

  驱车而往,一路蜿蜒曲折,直至曲径通幽之处,豁然开朗。

  永丰村三面环山,南面水口,形成天然圈椅,洙溪河蜿蜒穿村而过。村中的古宅由西北的高地向东南的底地依次而建,错落有致。整个村落古宅群村西多而集中,村东少而分散。村中古道均为青红两种石板铺成,纷繁而又有序,由南向北缓缓上升,台阶、石栏依山而建,依势而构,独具匠心。

  这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传,东晋太和年间,汉相曹参十九世孙曹沛辞官归隐于此。南宋建炎年间,苏辙玄孙苏继芳迁居于此。明朝洪武年间,杜荀鹤后裔迁居于此。于是,此处聚居了曹、苏、杜三大姓氏家族。永丰村的历史多半便是三大家族的历史,如今村民的祖先,也多是三大家族中人。

  这里钟灵毓秀,英才辈出。别看村子小,却曾孕育出一些风云人物。元代广东肃政廉访司副使杜国贤、近代镇海战役中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杜冠英、徽商巨擘苏成美、知名学者苏继庼、杜草甬等名人大家,都来自永丰。

  这里也是革命老区。1934年12月,中共秧溪区委书记曹祥麟在这一带成功组织领导了打击土豪劣绅、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史称“杜家村暴动”。

  想不到吧,这处处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村落,也曾风云激荡,汹涌澎湃。

  小巷里的石板路,轻轻踩上去,仿佛能够感受到石缝间苔藓的呼吸。巷子窄窄的,仅能容一人通过,只怕那时的情侣也羞于并肩同行。路边的沟渠里是缓缓流过的溪水,还有鱼儿时不时扑腾一下。斑驳的墙上旧时的痕迹依稀可见,满是记忆。

  你不禁会猜,几百年前的此刻,是否也曾有人如自己一般,一步步走过这些石阶,不经意间,触碰过墙上的粉漆。那时,他会想什么,又会怀着怎样的心情。

  时光啊,就像在路上堵了车,便也摇下车窗,悠然欣赏起这里的风景来。昨天和今天,这么近。

  忠义炳千秋 今古共悠悠

  永丰村,于2008年由原卓村、岭下村合并组建而成。

  村北侧,是岭下古村落。

  村口,坐落着永丰古牌坊群。

  牌坊群共有5座,均为清朝时期当地苏氏门人所建,因此被称为岭下苏村牌坊群。

  从牌坊的建制格局和规模来看,岭下苏村牌坊群仅次棠樾牌坊群,是皖南地区屈指可数的牌坊建筑艺术代表作,也是安徽省第二大古牌坊建筑群。

  5座牌坊的建筑风格大体相似。牌坊主要构件采用当地的白麻石制作,其中龙门枋、题字牌、圣旨牌、花板均采用青石制作,质地坚硬,光滑细腻。粗大的立柱上平琢浑磨,不加雕饰,全部刻有对称的阳文楹联。额枋和月梁上勾勒了简单的云纹图案,雀替、匾额和檐角均饰有花纹图案。整个牌坊群看上去古朴典雅,端庄厚重,历史的沧桑气息扑面而来。

  其中历史意义最大的是忠义坊,系清光绪年间立,为表彰岭下“苏百万”苏成美。据苏氏族谱记载:“光绪三年,晋省旱,(苏成美)首先捐赈(白银千二百两),经前皖抚长白中丞裕禄奏请建坊,旌表乐善好施。”额枋上的横批是“光争日月”,两根立柱的楹联是“毕生清操瑶池雪,垂世高名海岳云”。

  进村不远,便能遇到苏氏宗祠。

  苏氏宗祠又名六甲祠、显荣公祠,是当地苏氏子孙为祭祀自己的祖先而建的祠堂。苏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二十八年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后于清同治年间重修。

  苏氏宗祠和其他祠堂有两个不同之处:一是祠堂大门朝北,二是门上方顶端有一堵云中龙的马头墙。

  该祠为三进五开间建筑形制,总建筑面积550平方米;原大门口竖立石狮一对,高约2米;祠内描金绘彩与古徽州祠堂质朴大方的风格迥然不同。祠堂第三进(寝殿)楼上左右两边各伸出一耳房,这也是古徽州祠堂格局中所没有的。

  其中,寝殿前有石狮栏杆,嵌有青石浮雕7块,刻有飞禽走兽,姿态各异、活灵活现,立体感很强。在梁上轩下和斜撑雕刻有双狮戏球、人物故事,为皖南地区仅见。

  不过,在岭下古村落里,最大的古建筑群,是杜冠英故居——希范堂。

  杜冠英,字芸生,号徵三。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三月,法国人孤拔率远东舰队进犯镇海,杜冠英指挥击沉两艘军舰,孤拔的座舰中弹多发,孤拔身受重伤,狼狈逃窜,后死于澎湖岛。

  希范堂是杜冠英的故居,是黄山区现存仅有的一幢清代官员住宅。建于光绪年间,三进开间,左右有多间厢房的四水归堂的清代砖木结构建筑。前进为门厅,二进为堂厅,后进是两层走马楼。斗拱、雀替、梁托均系木雕龙凤,木雕花门窗保存完好。堂厅内悬挂有“希范堂”三字匾额一块。整个建筑精致,屋内雕刻精美,饰有各种人物花卉,珍禽异兽,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堂厅和房内摆设各式家具均用紫檀、红木等名贵木材制作。大门前条石铺设,后园假山水池、竹木花卉,错落有致。

  除此之外,永丰村还保存着五福会、龙灯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道文化大餐,都是满满的皖南风味。

  流水人家绕 未减旧时颜

  2015年,闫峰放弃了在上海从事多年的设计工作,来到了永丰村。

  后来,他在永丰村建设了融合民宿、染坊、酿酒、陶艺等功能的“山里研工社传统手艺研习基地”。

  闫峰说,我们的农民不仅仅生产粮食,也生产智慧,这里有设计的源泉。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永丰村有一种潜藏的美丽,这里的文化底蕴、淳朴民风、山水风光都深深吸引着我。”闫峰笑着说。

  为了保护永丰村的历史文化,近年来,当地成立了覆盖全乡的文物保护工作领导组,设专人管理该乡的各类文物单位,重点是永丰村的古村落保护工作。

  当地精心编制乡域总体规划、古村落保护规划和人文旅游规划,并使之与集镇规划、村庄规划、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相呼应。按照先急后缓、先布点再连片,实行有序有效的保护,节点式联动式的开发。

  近3年来,永丰村所在的永丰乡政府加大投入,投资1000余万元,完善了古村落基础设施建设,恢复古青石板道路、半月塘、拦河坝、宗祠广场和原有的村庄排水系统,建设了洙溪河两岸的田园风光带,启动绿化、亮化、硬化,建设生态停车场、仿古公共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

  黄山区文物事务中心投入了130万元,维修苏氏宗祠、希范堂、五福庙以及濒临倒塌的苏家私塾海宁学舍等重点文物。

  目前,永丰村所有古建一律不再拆除及易地迁移;古村落的功能分区与建设控制带已经划定,古建筑中心区域不得建新房。

  如此一来,永丰村古宅、古河、古道、古桥相映成趣,浑然天成,可谓处处小桥流水人家。

  漫步村中,风中满是淡淡的花香。各种各样的鸟鸣,伴着潺潺的流水声,总会让人觉得,如果在这里生活的话,那就是自带背景音乐的人生,一定很享受。

  如果在路边看到一片花海,请不要径直迈步进入,不然,总会惊起群群飞鸟。

  天一黑,路上的行人就渐渐少了,灯光渐渐熄了,取而代之的是漫天星光和蛙声一片。

  伴着潺潺水声,稳稳睡上一觉,直到太阳高升。永丰之美,美在这份自然与惬意。(徐 靖)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