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IP依旧,“神剧”去哪儿了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IP依旧,“神剧”去哪儿了

来源:大众日报2021-10-25 10:2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泉子

  8月30日,网剧《云南虫谷》上线播出,在随后近两个月的时间里,网络上掀起了一股追剧热潮。有数据显示,该剧仅仅上线8小时就达成了播放量破亿的好成绩,足见观众对这部剧的关注。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仅仅播出几集后,《云南虫谷》就遭遇了网友的无情吐槽。开播7.8的豆瓣评分随着剧集的推进逐渐下滑,如今仅剩6.3。这与2020年播出的相关作品《龙岭迷窟》评分8.2、2019年播出的《怒晴湘西》评分7.1,都有一定的差距。

  很多人对此十分困惑。论基础文本,三部网剧作品均改编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小说,读起来令人欲罢不能,也因此获得大批拥趸,被称为网络类型小说的一大“神作”,有这么个大IP加持,影视剧创作似乎就占尽了“事半功倍”的便宜。

  论阵容,早在2020年4月23日,前作《龙岭迷窟》完结的第二天,剧方就发布了续作《云南虫谷》的预告片,并表示剧中核心人物组“铁三角”依然由原班人马饰演,即潘粤明饰演胡八一、姜超饰演王胖子、张雨绮饰演雪莉杨,老搭档塑造出许多人心中的经典角色,实际也就夯实了市场基础,稳定了观众源。

  论制作,实话实说,剧方的拍摄风格保持住了应有的水准。不仅原著中一系列奇诡场景基本都在剧中被还原出来,该剧精良的特效制作也呈现了绝佳的视觉效果,让观众看得头皮发麻,却直呼过瘾……

  分数到底丢在哪里?仔细一查便发现,《龙岭迷窟》与《云南虫谷》的编剧不同。这就解释了为何虽然两部剧讲述的是同题材、同人物的系列故事,但却呈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样貌。两部作品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原创剧情,《龙岭迷窟》的故事支线与故事主线紧密贴合,加入的村民戏合情合理。而《云南虫谷》中也加入了不少村民的戏,但却显得过于单调冗长,与故事主线更没有多少关联,存在的目的只是为了给“铁三角”增加任务难度。或许编剧本意是想调节剧作节奏,但实际却造成了喧宾夺主的糟糕效果。这条支线的具体内容上,BUG也不少。例如遮龙寨村民嘴上说要敬重先祖的山神庙,实际行动上却完全体现不出来,甚至最后轻易安放炸药毁坏神庙,完全不符合人物的行为逻辑,难掩形象扁平化的缺陷。而且,《鬼吹灯》系列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在于它的奇与险。在这两个关键词下,各有所长的“铁三角”相互照应,那份“一个都不能少”的情谊,显得格外真切动人。但在网剧《云南虫谷》中,三人行变得有些“烂俗”化了,剧中有一搭没一搭地营造胡八一和雪莉杨的“二人世界”。王胖子枪法第一、敢于斗争的特色完全没有得到展现,原本最擅长“绝处逢生”的他变成了胡八一和雪莉杨的“电灯泡”,只知插科打诨,宛如逗乐小丑,这样的桥段过多,无疑大大冲淡了全剧诡诞的风格,未免让观众兴致大减。

  话说回来,在众多对《鬼吹灯》的影视化转化作品中,这版网剧《云南虫谷》已算是上乘之作。倘若在影视平台搜索就会发现,这个大IP,早已催生出大量的影视衍生品。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从2015年电影《九层妖塔》开始,《鬼吹灯》的改编、衍生作品已经超过了20部。不过,尴尬的是,在这众多版本中,称得上好作品的极少,评分低、骂声多。分析原因,一些制作方犯的还是IP改编的老毛病:他们无法在剧作中延续原著小说的精神内核,只在故事情节、人物设定等表面固定程式上用力,喜欢在剧中加入时下流行的小片段,似乎觉得注注水、打着大IP的旗号,就能收割一批流量。可最终,却难逃“神作稀缺”的定律,粗制滥造的作品越来越多。

  说到底,改编者太过看重IP这块“金字招牌”,反而忽视了对IP的基本尊重。随意之作多了,流失了该有的味道,对IP本身也是一种反噬。如今,网剧《鬼吹灯之昆仑神宫》的预告也已上线,据宣传还是大制作,还是潘粤明、姜超、张雨绮的“老搭档”。这一回,我们依旧希望改编者莫砸了招牌,为观众呈现一部佳作。(泉子)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