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甜宠出海,不能满足于“墙内不香墙外香”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甜宠出海,不能满足于“墙内不香墙外香”

来源:文汇报2021-12-24 09:52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李智

  流行文化产品往往天然具备跨文化沟通的巨大可能性,其中电视剧又是最贴合大众审美趣味的流行文化产品之一,也因此成为外界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窗口。在此背景下,近来出现的国产甜宠剧出海热潮,成为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一见倾心》创下优酷剧集海外首播24小时数据第一,却被国内观众评价为“无脑”“烂俗”。 图为《一见倾心》海报

  “甜宠”的概念发轫于网络文学,2017年由网文《爆笑宠妃:爷我等你休妻》改编的《双世宠妃》首次以“甜宠剧”自居,正式确立了“甜宠剧”的电视剧品类。实质上,“甜宠剧”是对传统青春偶像剧细分领域的垂直尝试,其将甜宠属性放大,以“高甜”与“宠溺”为核心,讲述俊男美女双向奔赴的甜美爱情故事,人物关系清爽简单、情节气氛轻松浪漫,结局设计圆满可喜是主要特点。从数据来看,《香蜜沉沉烬如霜》《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等甜宠剧在海外播放破亿,《冰糖炖雪梨》《亲爱的,热爱的》在VIKI平台获数万观众9.5分以上好评,《一见倾心》创下优酷剧集海外首播24小时数据第一,爆款频出的国产甜宠剧正在突破韩日引领的偶像剧潮流。那么,甜宠剧何以出圈?出圈之后,又如何基于海外用户观剧习惯与接受偏好实现自身高质量持续发展?

  以全球共有的爱情模式雕琢文化兼容底座

  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要想成功出海必然要考虑跨文化传播的兼容性。而中国甜宠剧正是挖掘了中外价值观中的交融部分,选择全球共有或兼容的爱情故事模式,以此引起海外观众的自我情感投射,实现共情。

  不可否认,女性受众是甜宠剧的观看主力军,情感细腻、情节梦幻的甜宠剧对她们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回顾早期青春偶像剧的高光时刻,以《王子变青蛙》《流星花园》等为代表的“灰姑娘式”爱情故事红极一时,至今被奉为“玛丽苏”天花板。而类似情节也在东西方爱情传说与寓言故事中屡见不鲜,早已实现观众层面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甜宠剧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乘着女性经济独立和个人意识崛起的趋势,迎合“她”经济进行人设改造,削弱女性角色的“柔弱感”与“依赖性”,辅之以更贴合的情节,与时俱进地满足现代观众对于女性的“审美期待”。如《你是我的城池营垒》中医生与特警的设定,女主作为救死扶伤的人民医生,与特警男友携手闯进一个又一个危险境地,余震频发的灾区现场、危机四伏的绑架劫持、惊心动魄的生死救援,二人在完成各自职责与使命的同时,也为彼此筑起一座城池,将热烈动人的情感融于家国之中。由是观之,霸总式“玛丽苏”已成过去,势均力敌的爱情更受欢迎,但有情人终成眷属、女主角获得事业与爱情双丰收的模式核心依旧牢固。因此,聚焦爱情主题的甜宠剧大大降低了海外观众观剧的门槛。

  其次,当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成为人类社会的共有模式,以甜宠剧为代表的“精神甜品”用童话般的恋爱故事抽离现实生活的一地鸡毛,化作满足观众想象、缓解压力的“便捷窗口”。具言之,甜宠剧不以曲折虐心的悲欢离合阻击观众的情绪痛点,而是定格浪漫的瞬间美学制造“超越现实”的甜蜜情感体验。当“甜宠”属性被无限放大,用来制造戏剧张力的误会、伤害等复杂情节都被不同程度地弱化甚至删除,爱情在大量浪漫符码组成的高甜镜头中变得梦幻而又美好。如爱森斯坦所言:“吸引力是戏剧的一切进攻性的要素”,作为从观感和心理同步感染观众的要素,甜宠剧中的表白、拥抱、接吻场景是被神圣化的爱情空间,真挚而热烈的甜蜜瞬间填充其中,组成高潮迭起的华彩时刻,不间断、高密度的“撒糖”带给观众绵延持久的甜意。

  不同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特别是女性观众对于理想爱情的渴望有着非同一般的情感契合度。因此,当甜宠剧把握住高糖无虐的“快感制造密码”,减少旁逸斜出的繁复剧情,让完美爱情拟像缓解生活与工作重压,使观众获得情感慰藉与审美愉悦,便雕琢出了中国甜宠风暴席卷全球电视市场的文化兼容基座。

  甜宠内核百变包装,拓展不同时区的观众群体

  不论国内外电视剧市场存在何种差异,“新鲜感”始终是推动观众追剧的共通原动力之一。但甜宠剧惯以“甜蜜瞬间”制霸人心的爽感套路易使人产生审美疲劳,千篇一律的“人造糖”融化了本该精彩的故事本身。此情境下,一部分甜宠剧主动打破桎梏,以自身极高的可塑造性在类型维度进行更新迭代,如以“甜宠”为内核搭载奇幻、职场、悬疑等各类剧集元素,携类型组合引起的“化学反应”迈向“甜宠+”。当陌生化的感官体验超出观众期待视野,新鲜感便在刺激中不断催生,“新甜宠”模式方能成功破局。

  如在VIKI平台热播的《御赐小仵作》将视点聚焦于“仵作”这一自带悬疑感的身份,主角搭档组团“闯关”,抽丝剥茧般破解了一场延续18年的惊天大案,过程猎奇且吸睛。《香蜜沉沉烬如霜》则是构筑起超出现实之外的神魔世界,“春华秋实”“寰帝凤翎”等拥有特殊设定的信物让这段仙界爱情有了触及人心的独一无二性。《传闻中的陈芊芊》更是打破次元,编剧女主意外卡进自己创造的女尊世界,一心为活命开编剧副本、逆转荒唐人生的女主与恋爱脑男主斗智斗法,由此引出一系列鸡飞狗跳却诙谐生动的故事情节。上述剧集皆在海外刮起一股甜蜜风暴,“甜宠+”模式赋予各类型要素充分的表演与填充空间,风格的杂糅互渗足以令观众眼前一亮,无法预判的剧情发展持续烘托新鲜感,自然爆款频出。

  同时,“甜宠+”带来的差异化拓展了更普泛地区电视剧观众的关注。不同地区的文化壁垒客观存在,甜宠剧在亚太的风行程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是由于长久以来整个泛亚洲文化圈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彼此存在文化亲缘性,但欧美地区与我国的文化差异性较大,仅仅依靠爱情模式的共识基础远不足以让甜宠剧突破文化扦格,成为欧美文化圈的“爆款”。因此,甜宠剧在差异化探索中将甜宠与欧美观众喜爱的悬疑、古装、功夫等元素结合,而这些元素中和了甜宠浓度,故事更易于依照符合欧美观众观剧习惯的美剧节奏与剧情思路设计,以助力甜宠剧在输出不同地区时能够因地制宜地进行尝试。

  更重要的是,“甜宠+”在客观上提供了另一种讲述中国的可能性。甜宠出海剧集中《陪你逐风飞翔》《冰糖炖雪梨》关注冰雪运动,在呈现青年速滑、冰球运动员之间的爱情喜剧时观照现实中2022年中国冬奥会的体育盛事;《你是我的荣耀》突出表现中国航空科研人员研发“搜神号”太阳系边际探测器,与现实中我国“玉兔号”月球车成功着陆的航天事业发展里程碑事件相互呼应。当甜宠剧融入主旋律元素,便能够使海外观剧者在追剧中自然地接收这些信息,实现国家形象的柔性传播。

  海内外受众评分两极,可能导致“甜宠风暴”昙花一现

  目下,甜宠剧已然成为国剧“出海新星”,颇有与日韩偶像剧分庭抗礼的趋势。但数量的爆发并不是发展关键,除头部精品剧集外,相当一部分甜宠剧还存在“糖分”过高而“营养”不足的隐忧,套路重复、内容虚浮等问题也广受国内观众诟病,仅乘着未消散的新鲜度在海外收到观众的追捧。

  如《甜蜜暴击》在VIKI平台有上万海外观众给予9.2的高分好评,但国内评分只有2.7;《一见倾心》上线之后,海外观众“有趣”“最佳剧集”的好评与国内观众“无脑”“烂俗”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墙内不香墙外香”的现象值得警示,内容中空、批量制造的“人工制糖”长久下去也会让海外观众审美疲劳,使出圈的“甜宠风暴”昙花一现,窄化讲述中国故事的可能路径。因此,甜宠剧须警惕过度商业化,仅热衷于建构娱乐化的乌托邦,而应当在充分考量海外观众文化可接受度的基础上,立足于“甜宠+”的模式探索,在“甜宠”之外,扎根现实土壤,呈现真实的生活样貌;在“甜宠”之上,融入中国文化,努力呼应现实与社会以提升价值醇度。

  (作者为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博士生)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