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足球与书法: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足球与书法: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1-24 10:3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 由兴波

  足球与书法,看似毫无关联,但笔者踢足球、研习书法均四十余年,深感二者虽一为体育、一为艺术,但无论外在技法还是内在精神都是高度契合的。

  足球与书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可以外化主体情感,成为遣情的工具。足球场上,进攻时攻城拨寨,防守时万夫莫开,都会给人一种成就感。失误时的强烈挫败感,会磨练人的心智,使人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重新点燃追求胜利的勇气。绿茵场上尽情挥洒汗水,多巴胺分泌带来的兴奋感,都使人着迷,乐而忘返。书法亦是如此。苏东坡曾云:“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说明单一的艺术门类不足以完全释放个人情感,多种艺术的融合才是艺术家追求的极致。

  足球强调力量与技巧的结合。足球场上,怒射时雷霆万钧,气拔山兮力盖世,“战神”巴蒂斯图塔为这一类球员的代表。足球又讲究技巧,不能一味地使蛮力。已故球王马拉多纳曾说过:“足球是欺骗的艺术。”指的是足球要虚实结合,真假动作配合,以此来迷惑对手,颇具哲学意味。能够真正践行此理论的,首推绿荫精灵罗纳尔迪尼奥,把足球的虚实功夫展现得淋漓尽致。毛笔看似柔弱,却蓄力其中,“笔力可扛鼎”就是形容这种看不见的力量。至于“力透纸背”则传递出笔力的直观感觉。书法线条迅猛时如渴骥奔泉,快捷时如惊雷闪电,“颠张醉素”的自由奔放、王铎的疯魔颠倒可带给欣赏者视觉冲击力;轻柔时如千树游丝,满纸云烟浮动,吴说的“游丝书”牵连万千,董其昌的行草更给人从容文雅的感觉。

  足球强调基本功,书法注重基础。速度、力量、球感、柔韧性等是足球运动员必备的基本功,虽不能样样顶级,但优秀的球员必须具备其中一种或几种能力。执笔、用墨、基本点画等是书法学习的起点,是通向艺术殿堂的阶梯。当足球与书法到达了一定技艺程度,此时单靠勤奋已经很难达到更高层次,天赋的力量便显示出来。足球在扎实基本功的前提上,强调变化,球员要根据场上的情况随机应变,不能一味地沿袭套路而没有创造。书法更是强调创造性,发挥主体的个性。若亦步亦趋模拟前人,则被讥为“奴书”。仔细揣摩苏东坡的“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就知道什么是天才的独创性了。

  足球讲究整体战术,书法强调谋篇布局。在足球比赛中,仅靠一两名球星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必须依靠整体战术。阵型上不论是全攻全守的352,还是攻守平衡的442,亦或防守反击的541,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的。强点处可以尽情发挥,弱点处则需队友通力协作补救。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则同样注重全局的设置,整体布局如何,哪里留白,哪里呼应,单字只是个体,全篇才是创作。这恰如足球场上,队友之间的彼此呼应配合,形成整体。

  足球场上,长传、短传相结合,个人与团体相结合。而书法同样讲究虚实结合,点线间似断实连,笔断意连。苏东坡论书法时曾云:“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这一点与足球技法类似。长传时要求大开大合并准确,短传时不局促、狭小空间可以闪转腾挪。

  足球、书法都需注重“节奏”。足球不能一味求快,也不能总是求慢,而要慢中有快、快中有慢,疾徐结合,急起、急停、长途奔袭、拉球、扣球、转身……这犹如书法创作中点、线、面的组合。为什么罗纳尔多荣誉不及贝利、马拉多纳、梅西、C·罗纳尔多等球员,却被众多球迷奉为足球运动员的天花板?就因为他的技术运用是最全面的。书法更是讲究笔法的顿挫、提按、绞转,中锋、侧锋、逆锋结合,飞白、游丝交错,线条既要体现宽度,更要体现速度,还要有厚度。书法创作中,节奏的把握至关重要,欣赏“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需着重体会在变化无穷的欹侧中,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

  足球是集体的运动,书法是个体的修为。书法体现性格,足球更是如此。二者均是个人意志的磨练,是理想信念的升华,是拓宽生命的体验。泰戈尔曾经说过:“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我们既可以从一幅书法作品中体会到波澜万千,也可以从一场足球比赛中感受到内心的唯我。因为,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由兴波)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