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任丽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构建民族精神的关键因素。可惜,大多非遗项目已离当代生活太过久远,对于这些古老的传统,人们知之甚少。因而,只有进行广泛传播,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祖先遗产的珍贵性;只有扩大非遗保护的“朋友圈”,才能使传统文化的传承生生不息。然而需要引起关注的是,近年来热起来的非遗传播,需要避免一些误区。倘若传播不当,不仅不会使非遗保护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还会误导观众接受变质的传统文化。若将这些非遗过度包装,甚至脱胎换骨进行改编,对传统文化来说更无异于毁灭性伤害。
前段时间,网红“小潘潘”翻唱黄梅戏《女驸马》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这是‘黄梅戏’还是‘黄戏’”的评论冲上热搜。为何“小潘潘”一贯的唱风这次遭到如此强烈的谴责?这是因为,这段视频的出圈是在曲解作为非遗的黄梅戏内涵基础之上。《女驸马》是黄梅戏的经典剧目,女主角冯素珍是一位敢于冲破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勇于抓住命运咽喉的英武女性。当“小潘潘”用红唇乱发的形象、娇柔造作的媚态以及被网友称为“夹子音”的唱法来翻唱这段经典戏曲时,呈现出的形象与“女驸马”原本该有的形象大相径庭。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五条明确规定:“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事实上,打着传播的旗号对非遗进行庸俗化、变质化改编,以牟取商业利益的,并不少见。
例如,表演类非遗项目常被“嫁接”大量流行甚至外来元素。在民间流传了上百年的地方曲艺与戏剧被冠以“新编剧”之名盲目创新改编,其独具地方特色的唱腔被注入流行唱法,舞台建筑和布景等传统元素被替换成现代LED屏,伴奏用录音来代替,经典的桥段被佐以音乐剧脚本,像是南音《凤求凰》《艳歌行》等创新剧都陷入这样的尴尬。
又如,某些传统节日类遗产正在背离原有的文化内涵,渐渐变得空洞。传统节日类遗产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习俗,和节气、时令、气候、水土等紧密相连。例如哈尼弈车族姑娘节,原本是弈车族的情人节,融合了祭祀、祈祷、纪念、敬仰、吟诵等民俗,有着表情、缅怀、祝福、庆贺、祈愿等种种民族文化内涵,如今却被变成了商业性表演,美声、钢琴等外来元素乱入,不但使原有功能丧失,还失去了地域特色。
再者,面对机械化生产的挤压和现代商品经济的诱惑,传统技艺类项目被工业产业化,艺术品位雷同化,还断章取义,简单地将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等同于商品开发进行宣传。拿蜀锦来讲,之所以其价如金,主要体现在传承千年的蜀锦织造技艺方面,而现在成都却随处可见打着生产性保护的旗帜而大肆宣传推广数码织锦的情景。对于用工、用料都十分考究的唐卡也难逃厄运,机器批量印刷的“速成品”充斥市场,而精湛的藏族绘制唐卡却真迹难寻。一旦某项非遗的传统手工技艺被完全机械化所取代,就断送了非遗的生命,也丧失了它原有的文化价值。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非遗如果遭遇误导性传播,后果十分严重!当代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甚了解,尤其青少年的知辨能力并不完善。如果到处充斥着面目全非的非遗,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误导性宣传,人们将很难分清哪些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真遗产,哪些是伪遗产,更不要说传承了。
造成非遗传播误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有些人压根没弄懂什么是非遗。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既包括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体育和游艺,也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
其次,人们没有真正理解国家对非遗传播的要求,不知道如何传播才好。非遗相关法律法规中多处提及非遗传播并明确规定非遗传播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尊重其形式和内涵”。仅为适应传播效果而将非遗改得变了质,犹如削足适履,不但谈不上“有效保护”,还会适得其反。我们必须清楚,非遗传播的目的是丰富全社会的非遗知识,提高公众对非遗的关注程度,提升社会对传承人群的认识与尊重,从而提高全民文化自信,为未来的传承提供后继力量。
非遗的传播,必须尊重每个非遗项目的特殊性,将其中的文化内涵扎扎实实研究透彻,用思辨的理性审视每一个细节,这种深度思维的改造才能借助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引导大众正确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古老的非遗真正“活”起来。央视非遗公开课、“以潮流致敬传统”的B站春晚、《元宵奇妙夜》《中秋奇妙游》等河南卫视传统节日晚会等,都是非遗成功传播的典范。传统木工在现代生活中被游离到边缘,但央视非遗公开课中的榫卯木作却严丝合缝、精巧细致,令人着迷;在B站春晚中,湖南花鼓戏与欧美摇滚融合竟能造成“神曲”效果,传统琵琶也可模仿世界各地的乐器,奏出最为时尚的音符;河南卫视《中秋奇妙游》将打铁花、刺绣、剪纸、皮影、泥塑、舞狮等非遗项目作为主角充分展示,让古老的非遗跳出圈外焕发出新奇的魅力。
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都随着时代的诉求而不断流变,与时代相适应,犹如奔流不息的活水源头,承载着以不变应万变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我们必须从根上入手,加快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让下一代不仅接受西方工业科技文明教育,也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每一代中国人在起点上就能深刻理解非遗的精髓,如此才能在未来不同的时代和语境中正确体现和表达自己的文化。
(作者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