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魔法满屋》:保守创作的稳定与庸常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魔法满屋》:保守创作的稳定与庸常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1-28 15:3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屠玥

  在北美感恩节档期上映并取得了较好票房的动画电影《魔法满屋》于1月7日登陆中国内地院线,但原本被看好的迪斯尼力作,上映10日仅取得了4000多万票房,没有出现预期中的大热景象,其中虽有疫情和档期的影响,但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作品本身的庸常与保守。

《魔法满屋》:保守创作的稳定与庸常

  异域元素的生硬与魔幻故事的庸常

  《魔法满屋》延续了迪斯尼近年来的“异域奇观”和“魔幻设定”。诚然,迪斯尼对异域文化的嫁接和融合驾轻就熟,无论是《阿拉丁》还是《花木兰》皆取材于当地神话、文学作品。2017年,迪士尼将目光投向《寻梦环游记》,整个故事建立的基础即全球闻名的墨西哥亡灵节。电影自然妥帖地表现了生死观、家庭、梦想、死亡等主题。2021年的《魔法满屋》再次将视线锁定拉美,选择哥伦比亚作为故事背景,讲述了一个在逃亡中获得奇迹的魔法家族,被唯一不会魔法的家庭成员拯救了的故事。影片除了人设、服装、场景设计以及载歌载舞的形式之外,并没有找到一个与拉美文化深度结合的切入点,甚至给人一种对拉美文化进行粗浅凝视的观感。

  被不少观众诟病的还有片中的“魔幻”设计。原本创意乏力可以通过优秀的故事弥补,但遗憾的是电影的叙事也陷入了老套的窠臼——不会魔法的人如何凭借爱与勇敢成就最大的奇迹。按照这一叙事逻辑,主角米拉贝应该有自我发现和施以拯救的过程,除了外化行动的线索,心理情感上也应有变化弧线。然而片中既没有行动与心理的逻辑线索,唱唱跳跳又消解了悬念感,观众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情节最谷底、灵魂最暗夜”时,危机突如其来,这让人在欣赏影片时难免会产生失望与困惑。

  创作与价值观表达的“双保守”

  也许这些问题的出现,是迪士尼在全球疫情和跨文化、性别等议题的漩涡中,为保票房和舆论正确而做出的“保守”选择。

  创作保守最明显的表现即创意乏力。由于拉丁裔已成为美国的第一大少数族裔,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所以也不难理解即便生硬也要将故事设定在拉美。在人物设计时也充分考虑了拉美人种的多样性,但具体到形象设计,还是难有创新。主角米拉贝是迪斯尼历史上第一个戴眼镜的公主,看似形象有了突破,却神似戴了眼镜剪短了头发的莫阿娜(《海洋奇缘》),姐姐伊莎是换了发色的乐佩公主(《长发公主》),另一个姐姐朵乐有蒂安娜的影子(《公主与青蛙》),佩芭阿姨像贝尔公主(《美女与野兽》),甚至连马瑞格的大家长——年轻时的外婆都有观众觉得神似艾莎公主(《冰雪奇缘》)。迪斯尼经典系列塑造了诸多成功的公主形象,也让衍生品风靡全球。可是《魔法满屋》中的女性,从形象到性格,都很难让人形成记忆点。另一方面,作品中的场景、动作设计,歌舞风格等,都可以在前作中能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

  寻找真实自我、勇敢面对真我是迪斯尼常常表达的主题,这种对真实自我的反思内省主题是保证观众口碑的万金油。另外,对家庭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也被反复证实是高票房的保证。但有趣的是,迪斯尼在守住票房的前提下,还想像皮克斯一样玩一把深刻,然后设置了“大家长-大家庭-围绕大家庭的小镇”的结构,就有了进行深度解读的可能。但最后突兀的魔法回归,与前面不破不立的勇气背道而驰,从而让所谓的隐喻看起来又似是而非了。作品中有些刻意的模糊立场让我们隐约窥见了迪斯尼的创作焦虑,这反倒给作品镀上了一层保守却安然的现实温暖。(屠玥)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孙亚儒:夸父逐日式的悲剧美——海子史诗意象解读

  • 《保你平安》:超越个人梦想的平民英雄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