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齐白石笔下的良年佳景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齐白石笔下的良年佳景

来源:北京日报2022-02-23 09: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薛良

  岁首迎春之际,中国画家喜欢绘制“岁朝图”,它不但是中国画的传统题材,更是中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诞生以来,“岁朝图”多流传于文人雅客和皇家内苑之中,文人喜将象征品格的花木、蔬果、文玩等供于案前,为荒寒的冬日增加勃勃生机,更为新的一年祈愿祝福。宫廷内苑在春节之际也喜悬挂“岁朝图”,皇家画师们多描绘冬日难得一见的花卉珍禽来营造皇宫内吉庆祥和的春节氛围,多位善丹青的皇帝,也曾专门绘制“岁朝图”作为佳节之礼赏赐重臣。“岁朝图”发展到近现代有了较大变化,尤其是到了人民艺术家齐白石的笔下,“岁朝图”从原本悬于庙堂宫殿之中,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清平福来》

  《三余图》

  《十二属图之虎图》

  壬寅新春之际,北京画院特别策划推出了“岁朝三余——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新春特展”。该展以“岁朝图”为引子,将齐白石专门为良年佳景祈愿的作品汇聚一堂,不但为首都的新春佳节增添了一份浓浓春意,更希望通过发挥艺术的疗愈作用,为观众带来一份精神上的舒适与愉悦。

  老百姓的“岁朝图”

  齐白石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极其动荡的时代,所以他一生都对和平宁静的生活充满向往和热爱。新中国成立后,齐白石终于迎来了“已卜余年见太平”的生活。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将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授予齐白石,以表彰他为人类和平作出的贡献。齐白石在获奖答词中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所追求的就是和平。”

  晚年的齐白石在生活和创作心境上都迎来新的变化,虽然已是90岁高龄,但他也切身感受着时代的变化,在他的笔下表现和平、劳动人民的作品逐渐增多,而他笔下的“岁朝图”也迎来了新的内容。老百姓过年时常见的鞭炮和大红宫灯开始出现,与冬日特有的佳果佛手、香瓜汇聚一堂,笔墨更趋老辣,施色更加浓烈艳丽,将民间喜爱的红色、黄色巧妙结合在画面中,营造出一派温暖祥和、喜庆热烈的新春景象,不但表达出自己对良年佳景的美好祈愿,也迎合了老百姓迎祥纳福的新春习俗。“岁朝图”也从文人墨客的雅集和皇家的宫廷内苑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成为新春之际人民大众最喜闻乐见的绘画题材之一。

  中国画的“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名十二属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俗文化之一。古人巧妙地将十二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相搭配,成为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文化符号。每当农历新春来临,代表本年的生肖便成为老百姓最喜欢的吉祥物。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大量关于十二生肖形象的文学、诗歌、剪纸、塑像等艺术作品。关于十二生肖的绘画在民间艺术中比较常见,但在中国画史中却鲜见成套的十二生肖作品。这一方面是很多文人画家不屑于去表现这类民俗题材;另一方面则是表现十二种动物要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对中国画家们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此次北京画院举办的齐白石新春特展中,重点展出一套极为罕见的十二生肖组画《十二属图》,这套作品是齐白石应好友关蔚山所作。“蔚三先生既藏予画多,又欲索画十二属,予以有未曾见者,龙不能画,遂却之。先生令厂肆一年之中索去二三纸,用心四年,始集成。”可见,最初面对关蔚山的求画之邀,齐白石是婉言相拒的。因为龙是民间虚构之物,自己从未见过,这便违背了他不画未见之物的作画原则。而关蔚山并没有放弃,他通过画店每年向齐白石订两三张画,最后花了四年时间,终于集齐了这套《十二属图》。齐白石也被关蔚山的这份坚持和智慧所感动,最后为他欣然题写“十二属图”,并将关蔚山的求画过程详细记录下来,为画坛留下了一段佳话。

  这套作品中,齐白石利用巧妙的画面构图将“龙”的难题解决。他利用满幅的淡墨晕染将龙身藏了起来,如此便化解了龙的具体形象,而同时云中龙也凸显了龙的神通和威严,不禁让人拍案叫绝。齐白石一生曾绘制多幅虎图,不过多集中在早年。辽宁省博物馆收蔵了一件他专为恩师胡沁园所作的《老虎图》,老虎的形象取自民间画本,画面中一只猛虎下山,头昂尾扬,张目露齿,着力表现“山中之王”的威猛气势。可惜齐白石当时笔力尚弱,颇有些力不从心。而《十二属图》中的“虎图”是齐白石晚年佳作,画中猛虎虽然以背影示人,但笔力雄强老辣,早已今非昔比,凝视枯木的老虎多了几分沉稳与温驯,仿佛一位拥有众多人生阅历的老者,温和而不失力量。

  齐白石的人生“三余”

  “三余”是古人教育后学珍惜时间的典故,语出陈寿《三国志·魏志·董遇传》:“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齐白石的一生为学为艺十分勤奋,他结合自身情况将前人的“三余”进行了修改,总结出自己的人生“三余”,即:“诗者睡之余,画者工之余,寿者劫之余。”这可以理解为他对文艺创作的态度和人生际遇的感慨,语句虽然简单却蕴含深意。

  “诗者睡之余”,借用齐白石自己的话语“绝句诗,可枕上作也”去理解,也就是作诗不需要专门抽出时间刻意为之,而是在睡觉之余便可妙手偶得之。“画者工之余”,即绘画应在刻印、做工休息之余而作。“寿者劫之余”则是齐白石深刻的人生感悟,“劫”是指1917年齐白石幽居湖南乡下期间,由于兵燹匪乱导致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不但多年经营的家园被洗劫一空,他自己也只能远离家乡故土,只身北上京城漂泊。由此可见,齐白石并没有将写诗、作画视作难事,而是忙碌生活中的一种情绪调节和放松方式。正是这种轻松心态,使得他更加合理地利用时间,创作出大量精彩的画作和诗文。而在面对人生的劫难和低谷时,齐白石保持着一份平和安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但人生得享高寿,艺术上也终获大成。

  如今,全球的新冠疫情已步入第三年,人类在重新思考自然与自身的关系,那么艺术何为?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早就写道:“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而以今日之思考,艺术本体在审美价值之外,还有心理疗愈的功能。

  齐白石的艺术历经百余年还如此受关注,恐怕是其所具有的不囿于艺术本体的某些价值,比如画作中的吉祥寓意无疑在鼓舞着不同时期的人们。白石老人以赤子之心对世界中的点滴进行真情讴歌,对生命的精微进行纯真礼赞,改变了以往传统文人画家超凡脱俗、独善其身的情怀。他将关注的目光放在日常可见最平凡的事物上,并赋予它们更多亲民的世俗烟火、祥和祝愿,连画中的题诗、跋语也多是人们生活中的平常话、家常语,所以他的画作最能撩动心扉,使观者心中释怀,甚至会心一笑。这也许便是齐白石的艺术虽诞于乱世却深受世人喜爱的原因。(薛良)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因果报应》:私人复仇故事的悬疑化讲述

  • 何源堃:人工智能,打开艺术再生产的“潘多拉魔盒”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