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透过30+的爱情,看见人生更美好的模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透过30+的爱情,看见人生更美好的模样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2-02-24 09:3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祖薇薇

  “人生半熟,幸福却半生不熟”。这是腾讯视频轻熟龄恋爱观察真人秀《半熟恋人》先导片的开场白。这档节目中,10位30+的都市熟龄男女入住“半熟公寓”,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恋爱社交体验。面对爱情,他们勇敢追求但又进退有度,让观众看到了熟龄男女相处过程中的魅力。

  近日,节目迎来大结局,“大哥大嫂”黄瑞恩、罗颖如愿牵手,“巴啦啦能量”王能能、罗拉成功发糖,落单的其他人也收获了温暖的友谊。

  当“30+爱情”驶入恋爱综艺赛道,棋逢对手的成年人爱情,不仅呈现出更为多元的婚恋观,还通过“恋爱这件小事”折射出这个时代关于情感、事业、家庭的思考。

  成年人的爱情“过招”

  自《心动的信号》2018年播出以来,恋爱综艺已经积累下一批核心用户并成为热门赛道,每年都有多档节目面世展现恋爱的不同阶段。不过“半熟”之前,恋爱综艺嘉宾的年龄多以20到30岁人群为主,其中表现的爱情呈现出类偶像剧般的阳光和绚丽。

  但与此同时,恋爱、结婚在更高的年龄段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来自民政部网站的数据显示,近十年内30岁以上年龄段结婚登记占比始终平稳增长,至2020年已达到47%,在城市中,30+才结婚更是一种普遍现象。某结婚交友网站发布的2021-2022年婚恋报告显示,在30+单身人群中,虽然近八成男性、近九成女性都有过恋爱经历,但他们的平均空窗期长达两年。是什么让30+单身人群难以“脱单”?他们对待婚恋又是怎样的态度?《半熟恋人》的镜头聚焦在30+轻熟龄群体身上,试图通过他们的恋爱体验解读这些问题。

  相较于20+甜宠的爱情模式,30+群体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更稳定的工作状态以及更成熟的处事方式。如何通过恋爱展现这个群体的特点,使其更具代表性和参考价值?

  《半熟恋人》首先在选人上就十分考究,男女嘉宾年龄在25-45岁,职业覆盖全面且具有典型性,男嘉宾的职业包括广告、金融、服装、医疗,女嘉宾的职业涵盖金融、自媒体、艺术、摄影。

  同时,已过而立的他们有着不同的情感经历。有人因事业空窗很久,有人因恐婚曾拒绝求婚者,有人离婚已育。不同的感情经历造就了他们不同的爱情观以及对理想型的要求。有人注重三观一致性,有人注重精神交流,有人注重爱情平等性,有人注重外在气质,有人注重内在性格……这些形态各异的嘉宾代表了很多同他们一样的30+人群,而他们在节目中勇于脱离情感困境、奔向爱情的尝试,也为同龄人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而在社交形式上,节目组也特别设计了网聊、互看朋友圈等环节,让节目更贴合当下的社交状态。入驻半熟公寓之前,嘉宾们进行“不看五官先看三观”的网聊,通过微信聊天确立第一印象,掀起大量关于三观和五官的讨论。互看朋友圈环节,则非常符合恋爱中关注对方社交平台的大众心理,在各种暗示、试探、表白中激起了网友巨大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和尊重30+人群的特点,节目组还最大限度地给予嘉宾个人空间。每位嘉宾都有单独房间,保证了独处空间的同时,也利于观众从他们独处的状态中提取人物的不同侧面,丰富人物性格。

  从选人到环节设置,再到内容表达,《半熟恋人》都从现实出发,抓住30+人群在阅历、情感上的特点,用还原真实社交场景的方式,提供了一场具有现实代表性的成年人“过招”。

  “半熟”的爱情有成年人的直接和理智

  真正展开追爱之旅后,心有灵犀,如何表达爱意、回应别人?爱而不得,如何辩证看待自己的平凡与闪光?面对竞争者,如何展现自己并且顾全别人?在尚未确定关系的时候陷入多角情感,又该如何应对?《半熟恋人》中的嘉宾展现出成年人的坦荡与从容。

  第一次邀约,罗拉没有收到邀请,她主动邀请心仪的男嘉宾,虽然被拒绝却依然表现得很洒脱:“我猜到他有约,但我觉得,告诉他我有这个心意,也不是坏事。”

  周锦舜一开始就喜欢罗颖,但第一次约会邀约失败。他没有气馁,依然大方表示自己对罗颖的喜欢,即使后面罗颖选择了黄瑞恩,他依然在坦白局送出了自己的礼物,表达了自己的爱意,然后坦荡地祝福对方幸福。王能能在确定自己喜欢罗拉后,明确拒绝其他人的爱意。同时,他又给罗拉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她和其他男嘉宾相处,以便进行比较。节目中,他对罗拉说:“因为他(俞悦)对你好,所以时时刻刻提醒着我对你的好。”

  在这场半熟的恋爱旅途中,不管是对心动的表达、接受,还是迟疑、拒绝,嘉宾们都能坦然面对——与他人相处中的融洽,与自己独处时的自洽,没有拧巴和勉强。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节目的问题——爱情是一场不关乎岁月的课题,半熟的恋爱同样有着爱情带来的快乐和激动,只是更多了一份成年人的稳重。

  以爱情为原点展开对人生的思考

  随着嘉宾们了解日深,有关婚史、家庭、事业、异地等基于现实相处的话题也逐步展开,提醒观众,婚恋观念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爱情从来不是虚幻的想象,爱现实中的人,以生活为目的,才能描绘出爱情美好而真实的模样。

  “半熟爱情研究所”的观察员们通过对嘉宾的婚恋观、两性相处细节、日常社交等维度进行分析和拆解,在更宽阔和多元的视角上展开人生思考。这其中既有围绕罗拉、王能能的婚史与生育展开的社会观念层面的讨论,也有围绕周楠的成长,针对社交、性格、自我展现等问题的探究。理性派代表薛兆丰用“债权”、“投资的长期与短期”等经济学概念解读爱情,在他眼中,“两个人在一起就像做企业,稳定关系是生产性互补、消费性相同”,“爱情中的先来后到,在短期内不重要、长期内重要”,点出了年轻的爱情可以只凭幻想,年龄增长后大家生活稳定,需要考虑双方能否融入彼此的生活。

  综艺节目是人们洞察社会的一扇窗口

  透过“恋爱这件小事”展开的现实人生探讨,让《半熟恋人》产生了远大于“磕糖”、“治愈”的社会反馈,节目以豆瓣评分7.6,在恋综领域稳居高位。口碑持续发酵的同时,节目播放热度也居高不下,在灯塔、艺恩、Vlinkage、猫眼、骨朵等行业榜单屡登TOP1。此外,#唐艺昕说爱情需要彼此携手弥补缺口##半熟恋人朋友圈环节好真实##半熟恋人小屋好像老友记#等话题词也登录热搜。

  《半熟恋人》的热播也提示综艺节目创作者,综艺节目不只是大众娱乐消费品,还是人们洞察社会的一扇窗口。节目中潜藏着社会的情绪、观点和价值观的碰撞,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思潮。

  婚恋综艺之所以长盛不衰,也在于此。人们通过观看婚恋综艺获得“嗑CP”的快感,学习异性交往技巧,也从中理解人性,感受社会的变迁。只有满足观众这种对节目的刚性需求,恋爱综艺才能真正与观众产生共情。(祖薇薇)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周思明:精品化引领微短剧创作

  • 《雪豹》:走进生命的诗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