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让人文关怀永不落幕

来源:文艺报2022-03-01 13:17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让人文关怀永不落幕

——对网络综艺创作趋向的一点思考

  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和希冀的。近年来,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网络综艺节目秉持着“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理念,逐渐褪去浮躁,步入健康繁荣发展的快车道。以人文精神为底色、引导社会向上向善,正在成为每一位创作者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追求。

  深切照拂现代人的生存境遇与现实困惑

  人文关怀体现着对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世界的深切照拂。它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识,也是视听作品的价值所在。据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泛网络视听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在庞大数字的背后,不仅是网络文艺规模化、多元化发展的生动体现,更是引社会之新风、发时代之先声的责任担当。关注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变化,甚至将目光投注于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更广阔的社会议题中,已然成为网络综艺创作的应有之义。

  在近几年新上线的网络综艺中,一直都不乏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相贴合的作品。诸如《令人心动的offer》《初入职场的我们》等行业观察类节目,展现竞争日益激烈的真实职场现状,引导年轻人建立对职场的正确认知,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属性;《上班啦!妈妈》《我的小尾巴》等家庭情感类节目,通过家庭关系样本的呈现,在直面生育、养育、教育等现实难题的基础之上,探索当下新家庭关系的相处之道;《忘不了餐厅》《忘不了农场》《屋檐之夏》等“银发综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下,对老年群体报以深厚关切,积极回应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以上节目之所以能够承载时代的观照和暖意,一方面是网络文艺工作者正在向现实贴近的诚意使然,另一方面则是归功于时代观念的进步与开放。

  拓宽作品的人文视野,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人文营建来讲,无疑是一件幸事。以《忘不了餐厅》为例。目前我国约有1000多万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需要社会关注。该节目以一种温暖且轻快的方式,从容地探讨生死与病痛,其中小敏爷爷与相识半世纪的好朋友王作雨爷爷相拥在一起、记忆退化的王叔毫不犹豫说爱左姨等温情瞬间,无一不令网友们为之动容。大家看后纷纷表示,“笑了又哭了,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愿每一位老年人都有尊严,都有快乐”,如此等等。故而也不难看出,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好作品,才能真正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和人民的评价。当然,毋庸讳言,仍有一些作品主题先行,情感苍白;花哨有余,重量不足。

  伟大的时代为网络综艺提供了丰厚的来源与土壤。具体到创作实践中,发轫于草根的网络文艺之于火热生活,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因此,网络综艺所呈现出的对时代的认知、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关怀,皆不应是抽象的、浮夸的。毕竟,只抒情而不立意,不值得提倡;重义理而轻情感,亦难令人感动。只有走出闭锁自我的小小悲欢,以大时代的审美观为自己的审美观,将微观叙事诉诸于社会发展的宏大叙事之中,才能更好地包裹和传递信仰之真、道德之善、人格之美。

  充分肯定普通人的人生价值和世俗理想

  随着网络综艺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平台都在尝试探索新的内容方向,题材上的垂直细分也随之愈加丰富。一些节目将视角下沉至社会的众生相,将普通人作为中心来铺陈情感故事,充盈着对俗世生活的热爱和对平凡人生的礼赞。

  网络综艺的出路在于“人”的价值和地位的提升。在人文精神的烛照下,《奇遇·人间角落》不再追寻奇幻的旅程和天地的辽阔,而是让南宁的跑腿骑手、成都的“宠物摆渡人”、武汉的涂鸦画手、重庆的广场舞阿姨等成为真正的主角,透过平实的镜头去发掘角落里那些时常被遗落的光芒和感动。主创团队就表示,希望把姿态放低,讲述当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状态。于节目而言,素人是关注和展现的对象,艺人则是作为观察媒介,帮助其获得更真切的感受和体验。与这一创作思路类似的作品还有《很高兴认识你》《百分之二的爱》等,它们均借助探访人和嘉宾的亲历感,深度挖掘角落里的世间百态,肯定普通人的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由此也从侧面反映出当下网综创作对人文关怀与平凡之美的认可和靠拢。

  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就当下而论,彰显深厚人民情怀的网综作品还为数不多,尚待持续的摸索和价值匡正。

  一方面,要对普通人进行情感观照,助力其打破桎梏心灵的枷锁,收获自信的底气和前行的力量。作为一档聚焦离婚话题的真人秀,《再见爱人》拿掉“撒糖”“秀恩爱”等惯用“滤镜”,直面三对夫妻在婚姻关系中的冲突与争执,但最终将价值落点归于成长、关心与祝福。这无论从“恋综”的题材出新,还是对现代性群体焦虑的关涉上讲,都是值得肯定的。不过,试问人文精神的源头活水和生机活力从何而来?其实就蕴藏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倘若节目展现的是更为平凡的亿万中的普通人,或许能够被赋予更为深邃的思想和价值阐发。《上班啦!妈妈》《屋檐之夏》等,在此方面也多有可提升的空间。

  另一方面,须警惕以所谓“明星”的高姿态俯视人间的角落,带着所谓的“光环”体验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先前一些节目的出发点本是非常正向的,但有时会在细微处透露出一丝高高的观察感,或顾影自怜、自说自话,这与真正走入人民的精神深处尚有一定距离,更难提与之产生真正的共情共鸣。对此,创作者首先须明确自身的创作边界:依靠明星话题夺眼球、博出位的所谓“捷径”,势必难走长远;真正的共情力来自于平等对话、感同身受,而不是隔靴搔痒、浮于表面。让普通人成为作品中的主角,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抒写、抒情、抒怀,才是节目的出发点和价值归宿。

  让人文关怀悄然抵达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

  互联网是思想和观点的大平台,对网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作为网络文艺组成部分的网络综艺,自当在满足“网生代”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致力于挖掘自身的价值内核与审美内涵,汇聚传递更多能量,涵养滋润更多心灵。

  在“真实”上做好“加法”。饱含深切人文关怀的作品往往蕴含着人生百态、社会万象、生活真谛,单单通过一般的娱乐表达恐难承其重。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综艺与纪录片在近些年做出了一些有益的跨界尝试,纪实类真人秀应运而生,迸发出许多情暖人心的难忘瞬间。如《奇遇人生》《奇遇·人间角落》《奇妙之城》等节目,便采用了“纪录片+真人秀”的拍摄方式,既不提前预设节目脚本,也不刻意制造矛盾冲突,而是通过旅途中的未知未定最大程度地激发嘉宾的真情实感。人世间久违了的善良与感动总是沉潜在不期而遇的生活里。想用人文之美感染更广泛的受众,首先就要做到讲真事、动真心、诉真情。

  在“修辞”上做好“减法”。网综语言的生命力,不在于会不会追赶潮流、博人眼球,而在于有没有创造社会价值、能不能涵养社会心态。“有种运气的概率叫百分之二,全球数亿流浪动物中,仅有不到百分之二有幸被领养”“这里是小世界,也是大世界,我要给你整个世界”……这些来自《百分之二的爱》《宠物医院》中的暖言暖语,为节目奠定了人和宠物间情感双向治愈的关怀基调,悲伤却不做作,温情但不煽情,值得反复体味。但也有一些节目因语言的文学想象力狭隘、艺术穿透力孱弱而饱受诟病。我们必须承认,互联网确实为当下的语言生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但其流行文化气质的负面影响亦不可小觑。辩证地把握好思想深度和表现力度的关系,既不一味地强调文采、故作深沉,也不用花里胡哨、矫揉造作的言语掩盖实则空虚的本质,才能更好地提升内容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在“传播”上做好“乘法”。今天的网络受众早已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而是倾向于成为主动的信息选择者、意见分享者和价值创造者。对于网综创作而言,也应顺势厘清自身的媒介定位和传播属性,利用在互动性、开放性、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对此加以回应。《很高兴认识你》便打破了传统综艺的单向传播方式。节目内容通过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等多重载体予以呈现,如此网友们既可以获得沉浸式体验,又可以通过即时互动,在直播间分享自身的所思所想、所忧所盼。所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传播与分享的过程,也是人文精神自然流淌和叠加积聚的过程。我们期待有“大流量”的同时,更有人文关怀的传递与践行。(杨 阳)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刘上生:宝黛之恋“情”“理”矛盾的艺术处理

  • 戏曲微短剧:中华戏曲创新传播的新范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