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书虫 > 正文

说故事的女人

来源:北京日报2022-03-08 09: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林颐

  天生会说故事的人,自己也是有故事的人。

  《我本芬芳》杨本芬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80岁,人生的暮年,杨本芬开始说故事。我不想称杨奶奶为作家,“作家”这个称号对她并不合适,她更像是本雅明所说的“说故事的人”。

  说故事的人,生在民间、活在民间,通常是年纪挺大的老人,老爷爷、老奶奶,在长长的一生里,看过很多的人、经过很多的事。山河变色,岁月改颜,大历史像大江大河“哗啦啦”地流过,他们就是河岸边的小草,默默地、使劲地抓住脚下的一点土壤,避免被河流卷走,在时间里葳蕤生长,某时某刻,借着风声,传递一点信息,听见的人都懂得。

  说故事的语言就是民间的语言,故事里的事都是民间的事。从《秋园》《浮木》到《我本芬芳》,说的是些什么事情?无非就是,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些女人,怎么活,在这乱纷纷的世道上,她、她们,怎么像一株草、一株野草,坚韧地,也灵活地,适应环境而生存。

  《秋园》说的是杨本芬妈妈的故事,《浮木》是《秋园》的补记,《我本芬芳》呢?

  一个叫惠才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叫吕的男人,生了三个孩子,就这样,过完了一生。作为故事的梗概,这句话就足够总结了。当然,作为一个完整丰满的故事,需要更多的细节,惠才为什么嫁给吕,他俩感情好不好,日常生活是怎样的,还有,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这个故事的重要前提是“家庭出身”。惠才与吕的家庭出身都不好,在20世纪60年代,这是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惠才与吕的相识,就起于这种同病相怜的情境,互生好感。接着,也是因为家庭出身问题,离中专毕业还差两个月,惠才被下放了。这个时候,惠才无法多思量,只得匆忙嫁给了刚刚认识的、答应将来会资助她上学的吕。

  这是那个年代典型的婚姻。我的妈妈今年75岁,说起过她的婚事。那时候,她就是通过媒人撮合,只与我爸爸匆匆见过一面,因为家里穷,兄弟姐妹太多,妈妈只想当作脱离原生家庭的机会,就这样答应嫁了。结婚那天,妈妈换了一身新衣,挎了一个包袱,由几个小姐妹陪着,自己走去我爸爸家。走到中途,下起了雨,为了不弄湿新鞋,妈妈脱掉了鞋子,赤着脚,脚上划了很多小口子,一路艰难地走向了她将来的新家。

  从《秋园》《浮木》到《我本芬芳》,杨奶奶说的故事,映鉴了那么多女人的故事。只不过,那么多女人,绝大多数的女人,只是沉默着,不懂得怎么发声,也没有那个能力。现在,终于有人,她们中的一个人,开口说起了故事。

  这些故事就像白开水,静态而平稳,实在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在她们身上啊,所能讲的,无非就是,怎么与一个陌生的男人成了夫妻,怎么克服窘迫的心理,渐渐发现婚姻的不如意,也不乏温情的时刻,一点点的体贴、一点点的恩爱,就仿佛禾苗得到了滋润。越自尊的女人,越容易在婚姻里耗损自尊。可是,能怎样呢?就这样吧,没有别的更好的活法了……

  杨奶奶专注于讲述她们如何在那样的年代里专心应对日复一日的衣食住行、世故人情,默然地任大江大河从她们身边呼啸而过。她们不知道天下大事,那些离她们太远太远,她们更关心的是怎么让自己、让家人多吃点、吃好点,她们被动地活着,同时也是实践力很强地活着,她们的智慧全部用于怎样用不多的钱搞到一块好肉,怎样用不多的肉招待好亲戚朋友。让她们屡屡崩溃的,往往也就是这些“肉”的陡然失去,实则是希望的飞走。

  日子里不多的亮光与随即又覆盖的沉郁底色,是她们生活的常态。而这些故事并不灰暗,只是淡然,仿佛看透了世事沧桑,无法主动地选择,那就被动地接受。乡亲邻人的关照,不乏温暖,平和善良地相互拉一把。人心受到创伤,或者觉得自己被遗弃了,想要放弃的时候,也总会有一些幽微的光升了起来,安抚了、暂且愈合了处处漏洞的心灵。

  杨奶奶说的故事,是一种完全女性主义的视角。它们并不一定就是生活的全貌。就像在《我本芬芳》里,我们听着惠才说她的心事,可是,吕是怎样的人、吕怎样想的,只能通过惠才的描述来呈现:吕作为医生收入不错,吕为惠才、为这个家庭所付出的努力,他在忙碌的工作与繁琐的家庭事务之间的平衡,以及对亲戚关系的处理……吕不是坏男人,从书中的描述来看,他只是对妻子关心不够,有些冷漠,不谙实务,好面子,经济上不会计算,大手大脚乱花钱,这些都不是大毛病,但是在夫妻生活里很容易引起矛盾。惠才是敏感、自尊心很强、对情感要求比较高的女性,吕难以满足她的需求。惠才与吕的婚姻,最大的错误,是不合适,是一种错位,一辈子都没有得到纠正。

  故事的女性视角,可能让读者沉浸在女性的情感认知里。但是,对于故事里边缘位置的男性来说,那并不公平。尾声,81岁的惠才问88岁的吕:“如果有下辈子,你还愿意和我在一起吗?”吕摇了摇头。惠才又问了一次,吕还是摇头。这个结局,那么真实。(林颐)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忘了我记得》:一场充满温情的陪伴之旅

  • 怀念蔡澜,洒脱叙事背后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困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