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电视节目量质同步提升——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电视节目量质同步提升——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来源:人民日报2022-03-31 10:09

  作者:李 岚

  《思想的田野》《时间的答卷》《中国考古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我的青春在丝路》……近年来,我国电视节目的数量与质量同步提升,题材覆盖范围更加广泛,正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一系列讲责任、讲品位、讲格调的电视节目,在创新中提质升级,不断丰富思想内涵、增强艺术品质、提升制作水准,不断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成为主流价值引领的重要力量。

  理论类节目讲述生动,让理论成果入心化行、出新出彩

  坚持主流价值引领,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平台的责任担当,也是节目创作过程中的“必答题”。

  电视节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责任和使命重大。电视节目应当传播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娱乐化倾向突出、缺乏实质内容表达的作品,注定会失去观众。越来越多电视节目强化价值引领、丰富文化内涵、创新内容形式,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理论类电视节目对党和国家的重要政策、重大理论进行解读传播,在社会舆论中发挥着宣传教育、积极引导的作用。现在,不少理论类电视节目锁定年轻受众,以“理论+”为路径,在主题挖掘、模式创新、叙事方式、情感表达等多个维度寻求突破创新。多家省级卫视联合制作的节目《思想的田野》走进田间地头、城市街道和工厂车间,以“寻访+解读”的方式,发现故事、阐释思想、讲述理论,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东方卫视节目《时间的答卷》以电视化、艺术化形式演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以创新的影像表达与互动方式,再现历史场景,反映红色精神薪火相传的壮丽图景。安徽卫视节目《理响新时代》打破传统理论类节目的线性表达,让党史解读耳目一新、党章领读温故知新,实现表达上述评相扣、结构上点面相连、观感上情景相融,进一步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世纪航程:中国共产党党史知识学习达人挑战赛》等节目运用电视竞答的形式,为观众阐释中国共产党百年风华正茂的“青春密码”,着力打造充满朝气、别开生面的“年轻态”党史公开课。这些节目在保证理论与史实真实、准确的基础上,追求青春气质,以鲜活清新的风格、可亲可近的叙述、细节生动的故事,使理论成果入心化行、出新出彩。

  文化类电视节目从“清流”到“潮流”,朝着纵深性与创新性方向发展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以诗词、文博、音乐、舞蹈、戏曲等领域为重点,借助极具中国古典美学特征的场景设计和视觉效果,通过多元艺术手段,让具象而直观的历史文化遗产呈现别样神韵,焕发勃勃生机。文化类电视节目从“清流”到“潮流”,正朝着纵深性和创新性方向发展。

  文化类电视节目频频“破圈”,得益于创作者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大会”系列节目,聚焦汉字、成语、诗词、地名、国宝、考古等领域,为观众奉献一场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听盛宴。热播六季的《中国诗词大会》持续为受众提供知识,让更多观众成为中华诗词的忠实粉丝,掀起“全民读诗”热潮。《中国考古大会》在借鉴考古工作流程和方法的基础上,首次以电视节目的形式模拟再现考古现场,充分运用视听技术,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河南卫视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彰显中华文化之美。节目成功塑造并沿用了多个文化创意,如漫画版、古代版等“唐小妹”的形象已应用于口罩、月饼等多个产品中,在全媒体矩阵的传播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的演绎加入了更多年轻化元素,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活生命力。近年来《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典籍里的中国》《最美中轴线》《万里走单骑》等节目深受观众喜爱,正是源于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当代演绎,将泛黄的故纸堆、博物馆展示柜、历史文化遗产遗址里沉淀的历史记忆,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时代气象。

  让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中华文化精神,是电视节目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朗读者》第三季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太空深情朗读巴金的《激流》,这份来自远方的诗意,被观众称为“宇宙级的浪漫”。《上线吧!华彩少年》以“国风创新演绎”为立意,展示青少年眼中的传统文化。中国教育电视台节目《一堂好戏》深入挖掘中华戏曲文化的时代内涵,让青少年继承弘扬传统艺术所蕴含的民族精神。

  电视节目聚焦百姓生产生活,传递温暖、美好与正能量

  电视节目发挥类型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当代中国火热现实生活的题材富矿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找到社会生活、百姓情感与节目表达的交会点。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百姓故事,让他们成为主角,正为电视节目注入更深刻的精神内涵和人文价值。

  一些节目以具有大众性、人文性话题为切入点,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和场景,进一步贴近日常生活,使受众产生强烈共鸣。如,浙江卫视节目《奔跑吧·黄河篇》密切结合黄河流域风俗民情,以贴近百姓情感为发力点,以鲜明主题和沉浸体验为闪光点,增加与当地观众的互动,传递温暖、美好与正能量。

  一些节目聚焦百姓生产生活,使百姓不仅成为文艺的观赏者,也成为参与者和文艺作品的表现对象。为增强节目吸引力,节目创作者把录制场所设置在田间地头、社区学校、工厂车间等基层一线,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黄金100秒》等节目为有梦想、有才艺的百姓圆梦,将镜头对准那些奋斗不息的人们,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新风采、新面貌。

  一些节目着力体现专业领域中专业人物的独特风采,展示其中蕴含的美学精神和奋斗力量。这类节目大多摒弃“户外竞赛”“棚内展演”的传统模式,让专业人士成为推进节目叙事的主角。如湖南卫视节目《舞蹈风暴》为舞台艺术的大众传播开辟新途径,满足了大众对艺术知识与审美的诉求。

  观照现实生活,传递温情与友爱的电视节目推陈出新。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与湖南卫视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以青春态表达,表现“一带一路”倡议时代背景下的青春故事,是运用视听节目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精神的积极探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着我》、北京卫视《我想见到你》等公益性质的节目逐渐成为电视荧屏新风尚,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期待涌现更多讲导向、有品质、贴近生活、关切现实的优秀电视节目,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中发挥引领作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作者为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毛夫国:一只猿的“进化”寓言

  • 杨韵莟:仙侠古偶剧的“工业糖精”何时休?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