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真人秀聚焦法医,揭开电视剧背后的真相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真人秀聚焦法医,揭开电视剧背后的真相

来源:扬子晚报2022-03-31 10:07

  作者:张楠

  芒果TV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把镜头对准法医行业,勾起了许多观众的新鲜感。毕竟近年来,从《法医秦明》到《骨语》《御赐小仵作》,聚焦法医职业的影视剧层出不穷,这个行业带给观众的“神秘感”不减反增。法医秦明综艺首秀,还有更多业界大拿为法医行业“科普”,让大家了解到更多科普知识,以及行业痛点。

  法医秦明携手恩师综艺首秀,“为生者权,为死者言”

  法医在国内是个冷门的小众职业。据《前瞻经济学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全国法医物证、毒物等从业者均只有两万余人,法医病理从业者只有8138人。但法医节目的受众,远比从业者多。最先吸引来的不是综艺观众,而是悬疑爱好者们,《法医秦明》原型秦明的出现,配着高能尸检场景,带给观众刑侦剧般的爽感。身着警察制服,戴着黑色眼镜的秦明,这位最具大众知名度的法医,第一次脱离文学创作的角色,以安徽省公安厅副主任法医师的身份,开启了综艺首秀。

  节目设置法医病理学、法医毒理学专家刘良和周亦武担任节目导师,带领5位来自警官、医科类院校的实习生开展30天的实践,并进行逐层升级考核。为保障专业性,节目由湖北省公安厅新闻办及刑侦总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湖北崇新司法鉴定中心指导制作。

  作为导师的刘良和周亦武,两人同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这对老搭档被并称为“法医双雄”。2020年全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的尸检工作,就是由他们二人合作完成,对临床判断、死因判断做出了重大贡献。秦明的恩师刘良从业近40年,解剖案例多达4000余例,曾被评为CCTV2016年度十大法治人物;周亦武从小受父亲——中国第一代法医周文镛的影响,自述“把法医当成艺术”。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中国第一代法医工作者、八旬高龄的周文镛,中国第一位法医学博士警察左芷津这些中国法医界的执牛耳者们在节目里多次提到真实、燃情的职业理念输出,法医的使命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是“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里感受到公平正义”。

  你愿意和法医握手吗?说专业更说“痛点”

  对于法医界的前辈们而言,与其说《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是一档综艺,不如说是让法医工作被更多人了解的窗口。在这档节目中,观众了解到很多从前不曾了解到的行业盲点。比如你愿意和法医握手吗?在《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之中,对这类职业刻板印象的打破比比皆是。秦明说自己写《法医秦明》,源于一种屡遭“不吉利”职业歧视后的委屈。“我们参加法医工作的时候,在QQ跟别人聊天,一听说是法医直接给你拉黑;去吃人家酒席跟人家握手,人家不跟你握,他觉得是忌讳,这多晦气。”

  原来法医切开尸体的“第一刀”很有讲究,既得考虑对死者人格的尊重,又要不妨碍死者面容完整;原来法医的每项判定都直接决定法庭上几个家庭的未来,所以要慎之又慎…… 经由节目里法医界大拿们的科普,法医职业的神圣感开始在观众心中逐步建立。

  要培养一名法医,也并不容易。秦明说,“不仅要具备足够的学历和专业知识,还要面对中国人最忌讳的东西——死亡,更要忍受血腥残忍的现场和恶臭难忍的尸体,承担巨大心理压力和工作压力,我们职业明明是在做奉献,为何却要被嫌弃?所以,我用各种形式振臂高呼,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理解、关注和支持法医职业。”比如把文字变成铅字,法医秦明系列小说出版已经有十周年。

  一开始,秦明对真人秀是拒绝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一来上镜显胖,二来他总觉得自己是严肃派,不适合上节目。但导演组每天一个电话的邀请和朋友们的游说,让他看到了节目制作的初衷——让更多人了解、理解、关注、支持法医这个职业,提升法医同行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让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法医队伍,最后才决定以助教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

  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何笑着离世?法医科普告诉你

  面试环节直接开颅,这职业氛围没谁了。模拟案发现场,通过观察、检索证据、洞察信息的过程十分枯燥,但又要大胆发挥想象,让大家对真实案件的推导有了全面认知。最刺激的还要属解剖环节,手术刀、电钻、锯子齐上阵,荧屏里的法医们淡定从容,荧屏外的观众“头皮发麻”。在公安机关全程监督下,由执法记录仪拍摄下工作过程,也让观众看到了法医工作最真实的一面。

  在夏日驴友死亡案中,嘉宾周雨彤、成毅、翟潇闻、齐思钧还分别扮演“死者”的闺蜜、暗恋者、哥哥及露营活动组织者,为实习法医提供案发当夜信息。其中,专家也担任了解说员的角色,经常帮观众科普一些法医的专业知识。比如不同死亡时间尸斑的不同形状、如何动刀让“死者”更体面等,让不少观众直呼“学到了”。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结尾处,雪地里的小女孩在寒冷中擦亮了火柴,看到了烤鸡、火炉,外婆温暖的身影,最终带着微笑离开。节目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科普,大概就是揭开了女孩微笑的奥秘。刘良表示,这则童话是一个经典案例,面带微笑就是一种冻死的表现。散热超过产热,让体温下降,一直下降到接近室温接近常温,就会迅速死掉。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四个时期,兴奋期、兴奋减弱期、抑制期、完全麻痹期。

  在完全麻痹期,体温在25℃以下,各种反射消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最终导致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会出现面部肌肉痉挛,看起来在笑,就是所谓的苦笑。令网友纷纷感叹,“专业视角看童话故事会收获不一样的解释,很震惊。一直以为是看到奶奶最后微笑死去的。”由此,也提醒在外旅行者外出露营,谨防风雨,注意保暖。

  接地气,综艺找到新风向

  2022年,国内综艺迎来新风向,各平台推出的职场综艺更加关注现实,接地气,发掘大家身边的看点,寻求与观众取得更多共鸣。《令人心动的offer》从关注律师到医生行业,全景沉浸式消防体验真人秀《一往无前的蓝》对平凡救火员、邻家英雄进行了群像书写。除《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之外,芒果TV还官宣了围绕3位成功女性白手起家、重新创业的《致富女人》,聚焦外交实习生的《你好外交官》,和拟邀6位不同年龄段艺人竞争辅警资格的《无名英雄》。爱奇艺2022年综艺片单里出现了一档《从心开始的实习生》,据说节目将集结9位25+实习生去到国内最顶尖心理咨询机构进行1个月的实习。

  影视剧不是纪录片,更注重故事性和看点,对职场的展现不等同于真实的生活,真人秀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影视剧打破“神化”,并“祛魅”。其借着对某项职业全面细微地科普、传播,帮助更多年轻人进入这些较小众的职业;它也能结合着正能量、主旋律式的燃情表达,根本上改变全社会对于某些职业的偏见。以综艺之名令社会关注到小众却有用的职业,升维了综艺内容在娱乐之上更重要的社会价值。

  深耕素人真人秀成为行业方向,主打素人的综艺在娱乐性上存在短板怎么办?《初入职场的我们》法医季之中,也埋下了一些戏剧化的因子。“法医小白”们如何在实习中一步步升级打怪,才是这档节目能触发观者共鸣的叙事重心。人设戏剧化给节目带来看点的同时,也会引发观众讨论。

  毕业于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的向琴琴,在名校精英遍地跑的职场综艺里,似乎预设要承担低学历主角逆袭的剧本。有人将她与《令人心动的offer》里的“打工人”丁辉相提并论。如何把握综艺感和真实感之间的微妙平衡很重要。(张楠)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