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玩艺 > 正文

满山的春天

来源:人民日报2022-04-09 09:36

  作者:兰 欣

  一夜春雨,沉睡了整个冬天的山野渐渐舒展身姿。大娄山脉,春在层峦叠嶂中渐渐生发,道路两旁,桃花、李花、山茶花、油菜花……花色与青山交织,宛如一幅秀丽的画卷。

  我们前往贵州省桐梓县大河镇石牛村,拜访八十岁高龄的造林模范魏发府。从县城出发,天边已晨曦初露。车穿过浓浓晨雾,驶过著名的七十二道拐,往东进入石牛村,魏发府一家种植的三十余万株杉木就生长在海拔一千多米的大坪山上。阳光渐渐拨散晨雾,远处,大坪山的莽莽林海在春日的阳光下,像被水洗过一样,格外干净、翠绿。

  沿着山路,我们走进一片绿色的海洋。林间,空气格外清新凉爽,处处弥漫着花草、树木与泥土的气息。在一处山坡上,远远看见魏发府老人正背着竹篓俯身捡拾林间垃圾。老人见到我们,停下手中的活,笑盈盈地走来与我们握手打招呼。老人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花白的头发上顶着一层淡淡的露珠,脚上的胶鞋沾满了草屑。他的手掌宽大、粗糙,结着厚厚的老茧。

  阳光透过密林,由高处斜斜地照射在笔直挺拔的杉树上。几只鸟儿在一丛丛新叶上跳跃,叽叽喳喳地传播着春天的消息。

  “你看,树有了,鸟就来了。鸟来了,虫就少了。鸟粪肥土,树木也长得好了。”老人摸着一株粗壮的杉树高兴地说。

  “这些树全是您种的呀?”

  “不止这些,一共有一千一百多亩。”老人领我们站到高处,指着远处连绵的高山:“这几座山都是,最远那里,如果走路的话,一来一去需要一整天呢。”

  我举目远眺,看不清最远的山头。很难想象,魏发府一家仅靠肩挑背驮,步行几十里山路,将一株株小树苗种成如今的参天大树,付出了何等的艰辛?

  说起植树造林,魏发府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过度开垦,大坪山的生态环境令人忧心。那时,魏发府常常独自一人在山上徘徊,望着满山荒芜,听着山风在光秃秃的山上肆虐,卷起漫天的尘土,他的心仿佛被紧紧地揪着。

  1985年春天,时任生产队长的魏发府决定把坡耕地退掉,用来种树。他的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他向村集体提出承包申请,签订了绿化荒山的合同,又得到了县林业局补助的幼苗。

  从此,魏发府一家开始了种树生涯。为了加快进度,魏发府像上了发条似的争分夺秒。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多种树,尽早把荒山变绿。”

  “每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人就出发了,每个人都背着上百斤重的树苗。肩膀都被勒出了两道红印子,几天就磨出水泡了。坡陡路远,我们每天只吃两顿饭,省下的时间都用来赶路。一天下来,常常是上衣浸满汗水,裤子沾满露水,浑身都是湿的。”老人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然而,第一年春天,因为大坪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蓄水能力低,再加上缺乏种树经验,种下的树只活了一小半。魏发府重整旗鼓,水不够,他们就背水上山。他每天在林里一干就是十个小时,栽树的动作越来越娴熟。他一手扒土,一手执苗,捋直根须,小心翼翼地把苗放进坑。杉树和松树苗枝多叶硬,常常扎破手指,他就用松软的蚂蚁窝土止血止痛。夏秋季节,他早出晚归进林拔杂草。哪怕是寒冷的冬天,他照样隔三差五巡护山林。一年下来,他走坏了十多双鞋。这年,树苗成活率高达百分之九十。

  说到种树的诀窍,老人笑了:“种树和做人一样,树苗的根须要埋深,要保持笔直,才容易扎根大地。”

  一分种,九分管。为了造林,他开辟了十亩苗圃场,部分树苗实现自给。他还办了一间砖瓦厂,将生产出来的全部砖瓦和村民兑换工时,以增加种树的劳力投入。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十年之后,在魏发府的努力下,大坪山一个个荒芜的山头渐渐苍翠起来,一度断流的山泉水又恢复了,解决了当地村民饮水和灌溉的难题。

  曾经有人出高价要魏发府转让山林,可魏发府拒绝了。他说:“这么多年,我为的是绿水青山,树就是我的孩子,树比钱重要。”三十七年里,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山林从未遭受过一次山火。如今,老人依然坚持每个季节都去林间转悠。与树为伴的时光,成为他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的付出逐渐被更多人知晓。他捧回了贵州省道德模范、贵州省劳动模范等荣誉。如今的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2021年5月,七十九岁的魏发府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是石牛村历史上最年长的入党申请者。

  远处清风徐来,林间绿波荡漾。侧耳听,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青山在向老人致意。(兰 欣)

[ 责编:刘朝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先生与中华诗教

  • 《好东西》:她不再幻想“应有的”生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