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他们”把希望落在“她们”身上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他们”把希望落在“她们”身上

来源:北京日报2022-04-15 09:27

  作者:梅生

  与谷爱凌的成长有关的新闻引发刷屏期间,虽有一些网友就她的父亲是谁展开猜测,但大多数人并不在意其父的缺席,关注的是其母培养她成才的方式以及她自身的天赋。结合全球范围的女性运动愈演愈烈、离婚率居高不下、单亲妈妈比例加重等现象来看,普通人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一家之主“父亲/丈夫”的不在场,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瀑布》剧照

  《平行母亲》剧照

  生活中如此,电影里亦是。身居东方与西方的两位名导去年推出的新作,华语导演钟孟宏的《瀑布》与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的《平行母亲》,涉及的议题都是女性在男性缺位的情况下,如何重建对于自身、家庭与社会的信念,俨然把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希望,寄托在母女互相扶持或者姐妹互帮互助上面。

  父亲退场的清晰脉络

  男权社会下的人类家庭模式,多是“男主外女主内”,参与见证子女成长过程的往往是“在家相夫教子”的母亲,而非“在外赚钱养家”的父亲。父亲与子女之间,似乎天然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父亲如果在外失势,回归家庭也会因为此前甚少参与家庭事务、想要树立威信等原因,难与家人和平相处。

  大概正因如此,影史上不少展现亲情冷漠、人情疏离的影片,会从作为家长的男性的失势角度切入。许多指向历史深处或当代社会症结的电影,只有父亲模糊的轮廓,或者干脆抹除父亲存在的印迹。从王童的《稻草人》《香蕉天堂》《无言的山丘》,到新电影运动的旗手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的一些代表作,再到现在的家庭或青春题材影片,父亲失语或隐身的脉络,非常清晰。

  许承杰前年拍摄的《孤味》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原本在台南与妻子和几个女儿过着清贫快乐日子的陈伯昌,为了让她们能有更好的生活,从警局辞职做起了生意,但在生意惨败之后,他只身来到台北,一度放弃了自己作为丈夫与父亲的责任,后来虽与女儿取得联系,但和妻子却是老死不再往来。

  在阮凤仪去年执导的《美国女孩》中,经常因为生意出差大陆的宗辉,面对从美国回到台湾治疗癌症的妻子,以及随她一起归来的两个叛逆女儿,无力感逐渐加重。他在她们尤其妻子有求于他时前往大陆,赚些家用钱,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暂时逃避。

  钟孟宏作为当下华语电影的代表性人物,其导演的家庭片一度打破了上述传统,让父亲角色在华语电影中有了明显的席位。不过他为父亲设置的沟通地带较为狭窄。父亲偶尔可以“外达”社会,始终很难“内通”家庭,与家人尤其子女的关系,往往笼罩在阴霾之下,甚至与死亡相伴。

  《失魂》里儿子的突然失语,与其视为社会压力导致的精神崩溃,不如看作是想切断与父亲的交流,在心理上完成“弑父”之举——医生对他体检时,没有发现任何病症。即使后来父亲替他承担下了杀人罪责,他也没有再对父亲张口说一句话。《阳光普照》里父亲对两个儿子或放任自流或关怀备至的不同态度,让自小在社会上寻找认同感的次子成了少年犯,作为优等生承载着家庭希望的长子跳楼自杀。

  父子关系失衡的背后,无疑是家庭的失常与社会的失序。钟孟宏过去作品针对家庭与社会问题给出的解决之道,一是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发生交集时结为短期的“亲人”,《第四张画》中陌生的教工爷爷与街头混混,在男孩小翔的成长路上,先后扮演过父亲角色;二是让给彼此带来过伤害的家庭成员之间,成为各自的太阳,协力驱散家庭内部的乌云,重拾走向社会的勇气,《阳光普照》中的父亲在长子死后,反思并主动改善了与次子及妻子的关系,家庭虽然不再完整,至少有了向心力。

  钟孟宏的“女性视角”

  《瀑布》与钟孟宏的旧作相比,几乎彻底“剥夺”了父亲在家庭中的地位。不过值得玩味的是,从前妻罗品文、女儿王静身边消失的王奇文,活得并不像那些传统意义上的失势男同胞一样窝囊。他为前妻与女儿在闹市高级住宅区购买的房子,与现妻及儿子住的郊区别墅,都说明在世俗的标准里,他是绝对的成功人士,一直有能力为家人提供优渥的物质条件。

  他消失的方式,也侧写出当下时代的一些普遍特征。与罗品文离婚之后,他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新的家庭上面,前妻甚至女儿在他眼里很自然地成为陌路人,哪怕女儿还姓着他的姓。前妻与女儿一起生活时,因为新冠疫情居家隔离出现一些相处的问题,他应前妻要求在过去的家中出现,但仅是象征性地安慰了前妻两句,并没调停她们的矛盾。过往的情分可以念及,现在的距离更要保持。

  事实上,早在疫情出现之前,人心已经处于隔离状态。王奇文与罗品文离婚是在三年前,可是他与现妻所生的儿子看起来足有十岁,说明他在情感上早就背叛了前妻,只是他的双重身份伪装得比较好,直到女儿在偶然的情况下首次去了他的新家,秘密才得以曝光——这一细节同时表明,三年期间他与女儿甚少联系。

  由此来看,罗品文的思觉失调症,似乎是婚姻给她造成无形压力的结果。王奇文与她离婚之前,尽管行为上一直小心翼翼,没有流露任何他已有婚外情的信息,但心理层面情感天平已然倾斜,势必影响他对她的言行态度。直接的暴力也许没有,间接的冷暴力可能无处不在。罗品文幻听出来的瀑布声,属于婚姻乃至生活洪流的隐喻,似乎正在向她逼近,伺机将她冲向深渊。她无法再像以前一样胜任主管的工作则道出婚姻的变质——不仅令她精神出现状况,也使其丧失了社会属性。

  值得庆幸的是,尚未成年的王静在父亲缺席、母亲异样的情况下,不仅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还转换身份化为母亲的朋友与心理疏导师,帮助她治愈了心灵的创伤,与她携手躲过潜藏在生活暗处的洪水猛兽。

  影片结尾,钟孟宏进一步肯定母女同行的价值。王静与同学一起在山水之间庆祝高中毕业,突然遭遇激流,好在有惊无险躲过了劫难。这一过程,被罗品文通过电视台的突发新闻报道忐忑见证。未来的路上,王静可能会结婚,罗品文可能会再婚,她们可能会遇到新的波折与意外,比如一方可能被死神突然找上门,但又如何呢?母女之间的亲情足以抵御一切。

  这让《瀑布》不仅与钟孟宏的旧作、前述的一些电影形成鲜明的区分,也与伯格曼的《秋日奏鸣曲》、阿莫多瓦的《情迷高跟鞋》等讲述母女互相折磨伤害的影坛佳作,发生有趣的对照。

  阿莫多瓦的相似表达

  不过,钟孟宏并没彻底否定男性以及两性关系。王奇文在前妻与女儿眼中,虽然最终沦为血缘传承的工具,但罗品文在超市做工期间熟识的男上司、母女通过房产中介卖房时主动帮她们提高售价的男销售等异性,身上都有令人动容的美好品质。其中在工作与生活上均向罗品文数次伸出援手的男上司,极有可能成为她的新伴侣。

  无独有偶,同样是男导演的阿莫多瓦,在《平行母亲》里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阿莫多瓦以往电影里的女性,多是让·科克托的戏剧《人类的声音》中试图用一根信号不稳的电话线拴住男人心的女人的化身,在生活里与心理上都对男性非常依赖,但是《平行母亲》的女主角雅妮丝,方方面面都不需要这根电话线。

  雅妮丝身为知名摄影师为法裔人类学家阿图罗拍照,指挥他摆出各种她想要的造型时,充满自信又语带礼貌,彰显其作为职业女性的风采。她与已经成家的阿图罗相爱并怀上了他的孩子,非常明确地告知他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她会把孩子生出来独立养育。为了不被阿图罗找到,她换了手机号。与在医院产房有过一面之缘的安娜再度相遇后,两位女性组建了家庭。

  但这不表示她是极端的女性主义者,已经彻底不需要男性。她的确可以独自抚养孩子,不过假如没有阿图罗的配合,她完成不了受孕。包括她的曾外祖父在内的死于西班牙内战的普通人的遗骨,能够从乱坟岗挖掘出来重新安葬,让一段不应该被民众遗忘的国家记忆复现,亦离不开阿图罗等男性的鼎力相助。

  只有女性能够通过孕育生命的方式,把人类的伤痛历史与璀璨文明,遗传给后代,让他们铭记并反思。然而钟孟宏与阿莫多瓦让女性像过去的男性一样,甚至代替他们完成“修身齐家”乃至“治国平天下”,并不是在刻意强调两性的差异,制造两性之间的冲突,只能说明他们捕捉到了人类社会当下的一些特征。

  有意渲染两性间的对立,当然很容易获得传播流量,但只会让彼此的矛盾加重,就像用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处理当今世界的种种乱象,只能让身处疫情与纷争之中的人类更加撕裂。不同阵营的人们学会交流与协作,大大小小的问题方有解决的可能,人类未来才会有真正的希望。(梅生)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