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优秀现实题材剧扬帆“出海”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要闻 > 正文

优秀现实题材剧扬帆“出海”

来源:人民日报2022-05-19 09:36

  作者:任姗姗

  如果你是一名中国女性,恰好走进非洲的一家菜市场,大概率会被称呼为“豆豆”。如果你是一名中国家长,恰好与来自乌兰巴托的家长相识,大概率会聊起“方圆一家”的教育难题。这就是电视剧独有的艺术魅力。

  从上世纪《三国演义》走红东南亚,到《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亚热播,从《北京青年》《老有所依》等作为“国礼”亮相外交舞台,到《山海情》、《外交风云》、《在一起》、《超越》跨越山海引发共鸣,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媒介,电视剧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精品现实题材电视剧“出海”又“出圈”,成为展示中国巨变的生动窗口、促进民心相通的桥梁纽带。

  趋势新:从剧目“出海”到IP“出海”

  在2021、2020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审的优秀海外传播作品中,10部入选电视剧,有7部为现实题材,它们是《山海情》《大江大河2》《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在一起》《三十而已》《以家人之名》。

  多年来,我国的古装剧和历史剧以鲜明的文化辨识度、独特的美学风格,保持较强的国际传播力和竞争力。随着影视工业化水平和内容创制能力的提升,特别是电视剧创作精品意识的大大增强,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状态和人民生活风貌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已成为国际传播新的增长点。

  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当代故事在海外拥有良好观众缘。《山海情》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收获海外网友的高度关注和好评。《在一起》被译制为英语等10余种语言,通过海外电视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覆盖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也有不错表现,比如《外交风云》,通过视频网站、中国电视长城平台等,覆盖亚洲、欧洲、北美洲、非洲26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播放总量突破2000万。

  追剧的海外观众点赞多、催更多、互动多是一大亮点,《开端》《我在他乡挺好的》等不少电视剧在海外评分网站获得较高分数,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催更屡见不鲜。

  国产电视剧海外传播的版图和模式都实现了升级。在东南亚,中国电视剧依然保持竞争优势,同时,更多反映当下生活的中国故事走出东亚文化圈,进入跨文化国际市场。以前是电视剧“出海”,近年则出现了IP“出海”,国外音乐娱乐公司翻拍《辣妈正传》,《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以家人之名》等剧本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国外改编版已经播出,受到当地年轻观众喜爱。

  关键点:看得懂、读得懂、有共鸣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李怀亮分析,“作品类型更丰富、风格更多元、制作水准更精良、‘出海’渠道更通畅,再加上国际市场对高品质电视剧的需求不断增多”,是现实题材电视剧“出海”又“出圈”的重要原因。

  讲故事,是情感的沟通、心灵的对话。人们喜欢听真实的故事,饱含真情的故事,用生动、活泼、精彩的方式讲述出来的故事。无论是《山海情》传递的摆脱贫困、追求美好生活的决心与行动,《超越》所彰显的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还是《理想之城》《我在他乡挺好的》讲述的年轻人持续奋斗、追求梦想的故事,都是全世界能看得懂、读得懂的中国故事。这些作品的传播告诉我们,注重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选题有共鸣、叙事贴近人心,故事才能产生共情、打动人心。

  内容品质决定电视剧的吸引力、生命力、影响力,精品内容始终是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

  2021年,抗疫题材电视剧《在一起》从同时入围的强劲对手中胜出,获得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电视剧奖最高荣誉。评委会在颁奖辞中说:“这是一个关于爱、勇气、牺牲和人性的故事,与疫情下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产生共鸣。这部电视剧情节巧妙、精彩演绎、感人至深。”它的竞争力正在于品质。

  精品内容从哪里来?在李怀亮看来,现实题材创作拥有两个不可多得的“中国优势”:一是多达十几亿人口的大市场,二是网络文学所提供的IP资源。网络文学庞大的作者队伍和海量作品,为影视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文本,而广袤的现实生活和时代气象更是创作的丰厚土壤。李怀亮认为,应该先考虑讲什么样的中国好故事,再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应树立全球视野,注重用现代价值观和国际化影视语言讲故事。电视剧终归靠艺术魅力打动人,稳扎稳打,才能行稳致远。”

  “我们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要努力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在华策影视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看来,“文化自信”4个字带来的使命感是实实在在的。

  多渠道:“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双线并行

  “造船出海”与“借船出海”双线并行,让中国故事走得出去,也可以走得更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自2019年起实施的大型国际传播活动“视听中国”已在海外建立58个电视中国剧场,推动了《超越》《功勋》等近百部优秀节目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和网络媒体播出。由国新办对外推广局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共同支持的“中国联合展台”助推不少热播国产电视剧在海外亮相,如《在一起》《光荣与梦想》《山海情》等作品分别在2021年春季戛纳电视节、新加坡电视节在线活动上推广。“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中非视听共享”等重点项目提供译配支持,帮助国产剧传播突破语言障碍和文化壁垒。

  作为市场主体的影视机构也在积极拓展“出海”渠道。华策影视是国内最早“出海”的影视企业之一,连续8年入选“全国文化出口重点企业”、7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经过20多年持续不断的积累,我们已构建起包括180多个国家的电视台、流媒体平台、社交媒体的销售网络,将10万多小时中国影视剧精品内容,行销到了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赵依芳介绍。

  “互联网平台的迅猛发展让国际影视剧市场变得越来越统一,这是新的契机。”柠萌影业创始合伙人、执行副总裁周元说。北京冬奥会刚落幕,柠萌影业出品的电视剧《超越》就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市剧《三十而已》上线20多个海外播出平台,被国外广播公司购买了翻拍权。

  互联网平台成为国际传播的主力。互联网用户和社交媒体用户的不断增长,也意味着触达新受众、开拓新空间的更多可能。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腾讯视频、华策、世纪优优等积极开办多语种频道。仅华策一家就在全球新媒体平台上建立了50多个频道或专区,提供30多种在地化译制语言。头部视频平台也频频发力,腾讯视频、爱奇艺、芒果TV推出了国际版APP。受到非洲欢迎的四达时代推出了内容订阅服务平台,有报道称,2021年,该平台的中国影视剧总播放量超过1亿次。

  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远景目标,中国电视剧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做好国际市场的调研,了解海外受众的内容需求、观后反馈,开展对象化、精准化营销和传播,推动更多反映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作品走向世界,依然任重道远。

  国际市场是一片需要深度开发的“蓝海”,中国电视剧的扬帆远航,需要每一个渡海人都有乘风破浪的决心。(任姗姗)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脐带》:流浪在失落与新生之地

  • 安抚与重建:《铃芽之旅》的情感诗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