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警察荣誉》:市井生活流致敬平凡生活里的不凡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光明观影团 > 正文

《警察荣誉》:市井生活流致敬平凡生活里的不凡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6-02 08:13

  作者:何天平

  近年来,多部现实题材剧作引发全民热议。它们对时代图景的描摹、对社会现象的思索,让受众看到了现实主义的价值,也鼓励着创作者讲述更贴近大众的当代故事和中国题材。在这之中,警察题材类型剧也开始在悬疑推理之外,从不同以往的视角,对“警察”予以情感向、职业化的观察。近日播出的《警察荣誉》,就在市井的生活化语境中,开拓出对基层警察故事的新聚焦。

  警务故事有“烟火气”,市井百态微缩人间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派出所、烟火氤氲的喧闹市井、个性鲜明的新晋警员——派出所民警其实是老百姓接触最多的警察,在近年的类型剧中却较少作为主角出现,《警察荣誉》的主人公正是他们。

  作为一部民警生活剧,《警察荣誉》一方面着眼民生,在屋檐之下透视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从职业剧的角度建构,讲述年轻警员砥砺成长、新老警员精神传承的行业故事。

  剧集不去塑造“大英雄”式主角,而选择在更接地气的微观语境下进行描摹。剧中的警察本身就是民众的一员,对社区形形色色的案件熟稔于心。大到追捕嫌疑人、寻找走失幼童,小到调查社区失窃、调节邻里争斗——剧中案件都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风趣台词、诙谐配乐、生活化情境形成轻快的视听节奏,在熟悉场景中抓取警民沟通的细碎,生活剧的轻质感贯穿其中。

  讲述警务工作之余,其故事背景还基于派出所两代民警接班的特殊节点,新老交替之际,年轻警员的朝气蓬勃,老带新的手把手传承、逗趣互动,酝酿出别样的生气。见习警员从莽莽撞撞到成长进阶,其中的变化令人欣喜;新老民警在工作中相互学习帮助,有打有闹、并肩作战的师徒情谊让人喜闻乐见。在个体故事中,将警魂的跨时代传承具象化。剧中关于年轻警力需求、执法记录与网络舆情、群众满意度考核等内容的呈现,也蕴藏着对警务现实的多维观察和社会思考。

  层出不穷的社区案件,引出各类民生话题。片区警察的工作严肃而紧张,而警民、师徒日常相处时轻松诙谐的叙事风格,则将气氛有效调动,以生活的温情琐碎打动人心。

  角色塑造有人情味,新老民警画像多元

  与以往的警察题材相比,剧集将“人情”感受融入其中,加重了对民警生活面的描摹。通过执勤之外的家庭生活,派出所同事间、警察与社区百姓的闲话家常等情节,在“警察”的标签之外,塑造鲜活的“人”。

  剧中的民警各人各色,他们有个性、有缺点、有情绪、有软肋,是具有多面性的真实个体。他们也面临着生存、收入、家庭、情感等与老百姓相似的生活问题。《警察荣誉》将镜头对准选择以警察作为职业的青年,发掘其不同的人生故事。

  四位见习警员的角色定位,源于创作团队的生活积累与采访观察,有真实的人物原型作为参考。垫底通过考核的李大为,机警开朗而又有点不守规矩,在警察行业里的磕磕绊绊;作为烈士之后倍受照顾的夏洁,在队伍里承受着独特的压力;农村青年赵继伟来到都市后,在为人处世、思维方式乃至生活习惯上都面临挑战;考上市局、又被派到基层锻炼的高材生杨树,在警情历练中学会脚踏实地。四个有着不同出身与经历的主人公,经过不同路径实现了警察这个职业的集体使命。

  在人物的差异化塑造上,剧集一方面在性格、经历截然不同的见习警员中构建反差,展现出年轻干警的可塑性;另一方面,从老资历民警稳妥的工作日常切入,展现他们维护一方治安时的稳固可靠、游刃有余。

  所长王守一表面圆滑世故、会和稀泥,实则心怀社区,通透、厚道而不缺血性。保温杯不离手的老资历警察陈新城,看似怕麻烦,做起事来谨慎沉稳。他们与见习警员代表了新老民警的不同面貌,勾勒出基层警察的多元画像。“老带新”的人物关系,在情感递变中记叙职业成长和警魂传承。

  贴合时代语境,叙写“身边的不凡”

  借由这样一部承载民意的现实作品,创作者们将视线引向默默守护百姓的普通民警。以基层警察的朴实付出,丰富了“警察荣誉”的内涵。顺应时代语境,呈现出社区警务工作的不为人知的艰辛。

  从“警察”到“基层民警”,剧集叙写的是平凡中的使命感。对派出所民警而言,这份职业的荣誉感,往往不是破获一个大案后的功绩,而是做好每一份琐细工作从而使民众的安全和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后,内心满足和心安。这一点,在所长王守一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干了一辈子民警王守一,没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却几十年如一日地守护着片区安定。他与周遭居民有深切的情感连结,也因社区的变化而感到满足。

  基层民警的工作微小而意重,以他们为核心的影视作品,不同于以往刑侦剧的强烈戏剧冲突,而是以社会意义、群众共情作为内在张力,在平凡日常中注入深沉质感。

  长期以来,基层民警为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警察荣誉》对民警群体的关注,让大众对作为一份职业的人民警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剧集细腻的人物刻画、平易近人的生活化叙事,也有助于呈现健康的警民关系,促进群众与基层警察的相互理解。

  回顾近年的现实题材剧集,都是在特质鲜明的时代背景中,透过有血有肉的平凡人物,建立与观众的共情。《警察荣誉》也沿循着现实题材的影响力,借艺术作品的生动讲述,致敬着警察群体的时代坚守。剧集所描绘的警民一心,向社会传递出正向能量,给予了警察题材剧温暖而有力的现实表达。

  (作者系中国电视交流协会影视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东北作家群”笔下的破碎母题与赛博重构

  • 舞剧《咏春》,靠什么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