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支老牌乐团的“黄河”基因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听说 > 正文

一支老牌乐团的“黄河”基因

来源:北京日报2022-06-07 11:12

  作者:河豚

  他,17岁时,手握指挥棒,开始指挥《黄河大合唱》,此后一生指挥该作上千场;

  他,17岁时,手持长笛,随乐队演奏《黄河大合唱》,若干年后他也成为一名卓越指挥家。

  他,是中国交响乐团永久桂冠指挥、已故指挥泰斗严良堃;

  他,是中国交响乐团现任团长李心草。

  时光蹁跹,一部传世音乐经典,一支老牌交响乐团,在岁月的繁花流水间钩织一段段值得铭记的历史,翻涌一个个值得怀恋的故事。

严良堃生前指挥《黄河大合唱》

  5月25日,中国交响乐团排练厅,一场特殊的会面充满温情与感动。与乐团缘深情厚的指挥家、朗诵家以及乐团老艺术家们,在“赓续延安精神,弘扬民族经典”——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上,各抒胸臆,深情追述自己与国交的情感故事,以及对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切身领悟。

  峥嵘岁月稠,星火燎原势。80年前的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从此,“为人民而艺术”的延安文艺精神,犹如灯塔,闪耀华夏,为中国文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感召下,大批爱国知识青年、艺术家奔赴延安。他们与文艺战士一起歌唱、写作、演戏、作画,为抗日救亡呐喊,播撒革命文艺之火种。80年后的今天,沿着延安文艺精神的道路,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思想引导下,文艺工作者为人民抒怀,为时代讴歌。

  中国交响乐团,可称“从延安走来的文艺国家队”,始终践行着延安文艺精神。

  其一,国交老一辈艺术家对延安精神的传承,历久弥新,鼓舞后人。

  国交首任团长李凌,1938年赴延安并在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学习,曾任延安鲁艺高级研修班研究员;国交著名作曲家郑律成,曾任延安鲁艺声乐教员,在鲁艺创作出《延安颂》《八路军进行曲》等优秀作品,被誉为“军歌之父”;国交永久桂冠指挥李德伦,1946年初到延安便被委以重任,成为周恩来同志所言“那里正缺一个人”的中央管弦乐团唯一专业教员,从此坚定了艺术为人民服务、普及交响乐艺术的毕生追求;国交永久桂冠指挥严良堃,曾师从冼星海学指挥,一生指挥《黄河大合唱》上千场,堪称最权威的诠释,由其主持编订的中央乐团演出本《黄河大合唱》成为流传最广的版本。此外,国交老艺术家还有很多是从延安走来,从红色根据地走来,从各地文艺战线走来……

  其二,国交与《黄河大合唱》是“最亲密的战友”。

  在抗战文艺运动中,鲁艺成为一面光辉旗帜,在那里诞生了大量优秀革命文艺作品,而《黄河大合唱》就是其中一颗闪亮的红星,“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诞生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以磅礴的气势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谱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日图景。周恩来同志在观看鲁艺演出的《黄河大合唱》后,慨然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80多年来,《黄河大合唱》经过无数次的演奏、改编,仍经久不衰,其深邃壮阔的情感,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国家艺术院团,66年来,从中央乐团到中国交响乐团,演出《黄河大合唱》千余场次,并在《黄河大合唱》基础上集体创作《黄河》钢琴协奏曲等。一代代国交人,接续演绎《黄河》,激情鼓舞观众,黄河精神绽放新彩。

  作为国交现任艺术掌舵者,李心草与《黄河大合唱》更是有着精妙的特殊情缘,用他的话说,“我恐怕是唯一演奏过‘黄河’,演唱过‘黄河’,指挥过‘黄河’的人了。”

  17岁时,李心草第一次以乐队队员的身份演奏《黄河大合唱》。一次排练间隙,他问指挥严良堃:“能不能借您的总谱学习一下?”没想到严老欣然同意,并将装有总谱和指挥棒的袋子交给了他。拿到总谱后,他第一时间来到复印店,花费“全部家当”把总谱复印了下来,并在回家后废寝忘食地将总谱背了下来。还谱时,严老对他提了一个建议:“小伙子,你吹长笛吹过《黄河大合唱》,未来你还会指挥《黄河大合唱》,现在不妨去合唱团演唱《黄河大合唱》。”后来,他加入了合唱团低音声部,开始演唱《黄河大合唱》。而在这件事发生后第二年,他如愿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再后来,经学校推荐,他荣幸成为严老的助理指挥,“在严老身边的耳濡目染,使我在《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处理中继承并打上了严老的烙印。”

  座谈会嘉宾中,有一位特殊的“娘家人”——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嘉宾们的讲述,令她数次感动落泪,而她自己发言时更是数度哽咽。

  “国交是传承延安文艺精神、鲁艺精神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刘妮说。在她看来,《黄河大合唱》是延安精神的代表,而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作曲家冼星海内心深处有着伟大的民族精神。24岁的冼星海曾写道:“学音乐的人啊,不要太过妄想,此后实际用功,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使她整个活泼和充满生气。”

  “我觉得这是我们现在的艺术家要努力学习冼星海的地方。他的音乐高度,是建立在民族解放、为民族解放而努力的基础上。作为艺术家,专业技能通过学习能够获得,但真正让作品伟大的,我想是超越专业本身的东西,那是艺术家的思想高度,是他们对时代的理解、对人民的呼声。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不仅仅是写出人民的苦难,更写出了人民的精神,写出了民族的觉醒。”刘妮说,“在抗战烽火中,如冼星海一样,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始终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文艺创作始终与时代主旋律同频共振,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

  主题发言后,国交的几位艺术家现场演出了《黄河大合唱》中的著名乐段。演出形式简单朴实,但当经典的旋律响起时,大家情不自禁随着旋律唱了起来,“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今年,国交将推出原创大型交响套曲《山河颂》,以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长征组歌》也将重新编排推出。对国交来说,“赓续延安精神,弘扬民族经典”是立团之本,是创作演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铸造辉煌文艺新征程的责任与担当。

  从延安出发——“黄河”发出民族最强音。

  从延安走来——国交续写时代新华章。(河豚)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稍微想起一些》:在恋爱终结点回眸爱情

  • 非遗的保护传承需要更年轻的文艺语态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