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张冬梅
近日,制作精良的古装剧《梦华录》开播,引爆国内电视剧市场。这部由刘亦菲和陈晓主演的古装爱情剧,自开播以来总播放量已超过10亿次,目前豆瓣评分8.8,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爆款古装剧。
从《救风尘》到《梦华录》
不同于以往改编自网络小说的爆款网剧,《梦华录》的部分情节来源于关汉卿的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简称《救风尘》)。
关汉卿是我国最有名的元代戏曲作家之一,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人们耳熟能详的《窦娥冤》《单刀会》《望江亭》均出自他手。关汉卿擅长刻画女性人物形象,他一生创作杂剧60多部,今存18部,其中以女性为主角的旦本戏便占了12部。他笔下塑造的女子个性鲜明、千人千面——恪守贞节孝道的窦娥、心高气傲的杜蕊娘、才思敏捷的谢天香、温柔端庄的王瑞兰、敢作敢当的谭记儿……她们境遇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强烈的独立人格意识和反抗精神。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讲述了一个“女子救女子”的故事。剧中的汴梁歌姬宋引章,轻信富家子弟周舍的甜言蜜语,不顾阻拦嫁给了他。不料,她婚后受到周舍的百般欺凌,无奈之下只能通过书信向好友赵盼儿求救。赵盼儿巧用计谋从周舍手中骗得休书,成功将宋引章解救出来。
事实上,《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故事早在2002年就曾被搬上荧屏,是电视剧《爱情宝典》的五个单元故事之一。该剧基本遵循原著情节,重点刻画了女性的情义与谋略。
电视剧《梦华录》在《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拓展,对原著人设进行扩充,并增加了主人公的感情戏和事业线。《梦华录》中,赵盼儿施计解救宋引章的剧情只占全剧前几集,此后的三十多集都是原创剧情。该剧主要讲述了赵盼儿与顾千帆“双向奔赴”的爱情,以及赵盼儿与宋引章、孙三娘三人在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开茶坊的故事。
《梦华录》除了对《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的故事细节进行了更符合现代价值观的处理,还对原著的故事内核予以最大程度的保留。剧中赵盼儿等人侠义、刚烈、聪慧、机敏的性格和神韵都没有变化。
宋代女子“北漂”图鉴
《梦华录》以赵盼儿姐妹三人的成长为一大主线,通过一幅宋代女子“北漂”图鉴,塑造了三个性格鲜明、有血有肉、具有现代精神的女性形象。
剧中,赵盼儿虽已脱离乐籍,但仍被许多人视为身份低贱的女子。高中探花的未婚夫欧阳旭为了另娶高官之女抛弃了她;宋引章为了脱离乐籍大费周章,遭遇了纨绔子弟的感情欺骗;孙三娘勤勤恳恳、相夫教子却不幸被休,落水轻生后获救。遭遇情伤的姐妹三人从钱塘来到繁华的东京城开茶坊,相互扶持。这种互助互爱的女性友谊,让她们在“京城居、大不易”的环境里成功立足。
《梦华录》中的另一条主线是赵盼儿和顾千帆的爱情线,“顾盼生辉CP”的相关话题多次冲上微博热搜榜。剧中两场爱情戏让人印象深刻,一场戏是衙门重逢,赵盼儿穿越拥挤的人群,透过薄薄的屏风,满心欢喜地看到顾千帆的身影。两人眼神交汇,情愫暗生;另一场戏是香云楼送别。顾千帆乘船而去,从灯火辉煌之地奔赴充满未知的未来,眼神却一直停留在目送他离开的赵盼儿身上……一人衣香鬓影、凭栏远眺;一人莲叶泛舟、默默回望,多少欲语还休尽在其中。
宋“潮”文化 气象万千
《梦华录》引发热议的一大原因,是该剧对宋代市井风貌、生活美学、历史文化充满“烟火气”的展现。该剧取名为《梦华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这是一本讲述北宋都城东京风俗人情的书,描绘了北宋时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庶民百姓的生活场景,堪称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在许多史学家眼中,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令人向往的朝代。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过,“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史学家陈寅恪也曾说过,“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江南水乡、轻舟便楫、轻罗小扇、焚香点茶……《梦华录》开场的几帧画面,就勾勒出一幅北宋钱塘市井风俗画卷。当赵盼儿一行初到东京时,夜幕下,灯火通明、烟花璀璨、商铺林立、人头攒动,一派商贾繁荣景象。她们感慨道:“东京人舍得花钱,这里又没有宵禁,大大小小的商家上万家,百行百业什么都有。”宋朝东京城的夜市熙熙攘攘,酒肆彻夜不眠,用剧中人的话说便是“富贵迷人眼”。
宋代饮茶之风盛行,茶坊茶肆遍地。在《梦华录》首集,赵盼儿就行云流水地进行了一套茶百戏表演。她宛若画匠,进行“碾茶、热盏、击拂、水痕”等表演,茶汤之上赫然浮现出一朵花的图案,引得围观群众连连称赞。茶百戏是在“点茶”技艺的基础上形成的,受到宋代文人的追捧。北宋初年的《荈茗录》中便有关于茶百戏的记录:“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此茶之变也,时人谓之茶百戏。”
《梦华录》中的“服化道”和布景等水准都很高,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宋朝别致淡雅之美。无论是烟雨江南还是繁华汴京,都像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宋代文人生活四雅“点茶、焚香、插花、挂画”,在剧中比比皆是,展现了气象万千的宋“潮”文化。(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