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偶剧,营造影像美感万不能丢弃文辞内涵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古偶剧,营造影像美感万不能丢弃文辞内涵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6-23 16:18

  作者: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周才庶

  《梦华录》近日成为古装偶像剧现象级爆款,开播10天播放量超过15亿,豆瓣评分高于8分,相关的微博热搜、观众互动、剧集混剪也是如火如荼。这部剧讲述宋朝钱塘女子赵盼儿与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的故事,朝堂之上的政治博弈、江湖之中的刀光剑影与市井人间的果子茶饮相互交错,形成了有趣的合奏曲。赵盼儿与顾千帆的跨阶层恋爱,赵盼儿与宋引章、孙三娘的姐妹互助引起许多共鸣。《梦华录》由刘亦菲、陈晓主演,颜值自然是高,主演流量显然对该剧的热度、话题度与收视率起到关键作用。近年古装偶像剧因其扮相、抠图、替身、滤镜等多方面遭受观众嫌弃,在这一类型电视剧阶段性低迷的行业背景下,《梦华录》可属清新之作。

古偶剧,营造影像美感万不能丢弃文辞内涵

  影与物的美感。除了为人称道的演员颜值,该剧在实景、物件、装饰方面也颇为用心。电视剧一开场,快速跟进的镜头节奏中顾千帆正在审讯犯人,场景阴森恐怖;继而在缓缓移动的镜头中赵盼儿泛舟河上,江南水乡宁静悠远。从森严苛酷的皇城司转移到风光旖旎的钱塘县,在情境上形成参差对照,在人物关系上预示出呼应。剧组辗转于横店影视城、无锡水浒城、襄阳唐城影视基地、象山影视城以及绍兴、嘉兴、南浔、等地实地取景,景色宜人、构图考究。宋人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言:“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梦华录》以影像表现中国古代城市的繁华,不乏“梦华”之古韵。灯宵月夕,教池游苑;青楼画阁,绣户珠帘。罗绮飘香,眉目情长;柳陌花衢,盈盈笑语。实地取景产生的画面效果绝胜于廉价特效,人物与美景形成交相辉映的审美效果,体现出该剧的诚意与匠心。

  剧中赵盼儿由于父罪而没入贱籍,后由父亲旧部帮她求情而脱籍,从此经营茶坊当起掌柜。至于贱籍出身如何能在钱塘购置房产,如何打破森严等级而与朝廷禁军高官谈恋爱,历史真实似乎不被深究。只要它在故事情节上逻辑自洽,不太侮辱智商,观众便会宽容地接受。赵盼儿擅长茶艺,剧中有许多段落展示了她煎茶、碾茶、泡茶之工艺。赵盼儿到东京后经营起“半遮面”茶坊,生意颇为红火,茶汤巷老板眼红不服,前来踢馆斗茶,双方就茶之汤色、水痕、茶味三项进行比拼。茶杯、茶壶、金碾子、茶饼等物件一一呈现,确实细腻精美。宋朝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饮茶之风亦是非常盛行,斗茶习俗就是随着当时的饮茶风尚而产生的。宋徽宗就著有《大观茶论》,指出:“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宋代茶道追求艺术氛围,这在茶坊酒肆中也有所体现,插四时花、挂名家画以装点门面。我们在赵盼儿的茶坊中也看到许多雅致的物件和景观,她在二楼设高档雅间,宋引章在此弹琵琶曲,招徕客人,这也与现代消费习惯与品味颇为相近。《梦华录》在物象与影像的视觉维度下了功夫,显示出宋代古雅的审美趣味。

  美则美矣,内涵深否?

  言与意的缺憾。该剧在台词方面文白夹杂,试图融入古典语辞,却时不时蹦出生编硬造、辞不达意之句。比如第11集赵盼儿宽慰顾千帆,说:皇城司的名声是不好,但是顾千帆要杀的是该杀之人,破的案也是为国为民,他做国之鹰犬、民之爪牙,比只会坐而论道的官更好,云云。继而冒出一句:“宁蹈血死 不太平生。”文句生硬,不知所云。第17集沈如琢一把扶住宋引章,又赶紧退回致歉:“对不住,刚才是沈某孟浪了。”此处“孟浪“试图表达鲁莽、逾矩之意,而将此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时,并没有上下文辞的衔接以适应用语习惯或传达现代词义。第18集顾千帆再次英雄救美,抓住赵盼儿的手,在高鹄面前诌谎:“只不过拙荆乃是一介无知妇孺。”“拙荆“是妻子的谦称,而高鹄回应说将要讨一杯喜酒来喝,结合前后剧情来看,用词并不贴切。可见,句中“孟浪”“拙荆”用得刻意生硬。又如第15集,萧钦言管家赶回萧府,萧公子对管家忠叔说:“你是我爹最心腹的管家,哪里需要劳动着你呀。”句中“心腹”“劳动”的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若在古代汉语的运用上不能文从字顺,在现代汉语的使用上又没有遵循语法规范,台词的文字内涵则会被削弱。

  影像美感仍需要文辞内涵,台词的合理运用有助于影像的综合表达。电视剧是一门综合艺术,视觉与听觉相得益彰,画面与台词不可偏废。赵盼儿痴心等待的欧阳旭并没有如约归来给她披上凤冠霞帔,而是与京城高家女儿定了亲。第8集中赵盼儿心如死灰,烧掉欧阳旭画她的画像,画轴缓缓展开、徐徐烧掉,屏风后的她悲痛而决绝,配上独白:“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往后,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画作、火苗、屏风、女子、台词、音乐,共同构成一段富有意境的影像表达,并且正确地运用了汉乐府诗《有所思》。又如第11集欧阳旭受到赵盼儿威胁,准备逃离东京,前往西京任宫观官,他与知交杜长风告别,杜长风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此句出自《诗经·击鼓》,诗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人们更为熟知的句子,而剧中选取的这句则与此情此景更为相宜。通过几处例子,我们看出《梦华录》在台词方面的功力是不稳定的,而拙劣的文辞实在会降低整体的影像美感。

  古装剧历来是电视剧的一大突出类型,可以预见的是,《梦华录》之后许多古装剧正在列队等候、跃跃欲试。我们需要更多优质古装剧,才不至于仅有美貌和美景可供欣赏、演技和CP可供谈笑,也不至于把合格当优秀、把表象当真理。(周才庶)

[ 责编:王营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从民族智慧到人性探索:中国抗战题材电影创作的三重叙事

  • 绘就生态新画卷:漓江画派的审美华章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面对创新涌现、迭代迅速的发展态势,我国积极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审时度势调整发展政策。
2025-04-21 09:48
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其中,改革的核心在于粮食政策创设与制度创新,调动和保护好农民种粮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奔头,让政府抓粮有动力。
2025-03-26 16:25
在当前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方向。这两大战略的实施,不仅关系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步骤。
2025-03-21 16:18
城市是科研机构、人才、设施等创新要素最为集中的地方;城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城市的创新及发展,既需要制定明确的目标,还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
2025-03-18 09:13
全过程人民民主以聚焦民生的方式促进机会公平、打破利益藩篱,让维护社会正义的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性地疏浚社会成员上升发展流动渠道,确保每个个体都拥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
2025-03-03 10:49
契合数字化、智能化的传播格局,适应Z世代拥抱变革、表达活跃、实践奋进的代际特征,以更鲜活的话语、多元的样态实现有效触达,彰显理论的生命力与引领力,是做好新时代理论传播的应有之义。
2025-01-22 11:22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