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网络纪录片——记录美好生活,展现时代气象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网络纪录片——记录美好生活,展现时代气象

来源:人民日报2022-07-08 09:01

  作者:牛光夏

  纪录片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之称,是人们认知世界和自我拓展的窗口。近年来,网络纪录片异军突起,成为纪录片创作的亮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监管中心发布的数据,2021年网络纪录片全年上线377部,相较2020年的259部、2019年的150部,数量持续增长。同时,网络纪录片不断丰富类型风格、美学范式和产业模式,充满创造活力,在精品化战略和创新思维驱动下“破圈”之作频现,在丰富纪录片艺术语言的同时,也为当前文艺创作带来有益启示。

  深入生活,以小见大激发观众共鸣

  “真实记录”的内在要求,决定网络纪录片与现实联系紧密。网络传播的媒介生态,使网络纪录片天然带有互联网特质,在内容上包罗万象,所涵盖的垂直细分领域丰富多样,在讲述上深入浅出,擅长以小见大。无论表现重大主题还是日常生活,网络纪录片往往都能找到“四两拨千斤”的角度,以亲切灵动的姿态讴歌平凡英雄,激发观众共鸣。

  “四两拨千斤”来之不易,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才能够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动,找到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和故事。面对时代主题,网络纪录片从“小切口、大情怀、正能量”的创作理念出发,以质朴平实的叙事、轻快跳跃的节奏和短小精悍的体量,将一个个人生故事汇聚成时代强音。比如《扶贫1+1》《当选择来找我》等系列网络纪录片,聚焦扶贫干部和脱贫群众的奋斗故事,展现精准扶贫的经验和人们的思想转变。为拍摄《追光者:脱贫攻坚人物志》,摄制组历时半年奔赴18个省份的贫困地区采访了200多个人物。长达600小时的素材被浓缩成每集6—8分钟的50个短片,把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和重要内涵与一个个感人故事相结合,以亲切又富有网感的人物群像呈现摆脱贫困的决心和信心,展现普通人身上为美好生活不懈奋斗的理想光芒,全景式记录脱贫地区的山乡巨变。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职场、科技、军旅、探险……网络纪录片深入各行各业、不同领域,注重将宏大叙事的崇高美寓于烟火气浓郁的日常美、平凡生活的人性美之中,以醇厚的生活质感讲述中国故事。《119请回答》《守护解放西》《新兵请入列》分别反映消防员、公安民警、解放军战士的工作生活。其中,《119请回答》真实呈现一桩桩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消防救援案例,以此作为洞察社会百态的独特视角,既增进了观众对消防员群体的认知和理解,又记录人间烟火,饱含人文关怀。聚焦各行业人才的《我的时代和我》,有意融入当下年轻人比较关注的就业、爱情、家庭等话题,注重展现生活质感,凸显主人公坚持理想、追求卓越的品质,激励人们奋发进取。

  创新表达,年轻态增强文化自信

  网络纪录片不仅在题材内容上持续深耕,还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拓展创新。创作者积极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素材使用手法,陆续出现“纪录片+剧情演绎”“纪录片+综艺”“纪录片+互动体验”等跨界类型,作品更具趣味性,更受互联网用户青睐。

  在传统类型的纪录片中,演员扮演历史人物、讲述历史故事,多作为档案照片、典籍等文献资料的补充,网络纪录片则把剧情化演绎作为创新表达的重要手段。如《历史那些事》《战国大学堂之稷下学宫》等,真人扮演或小剧场表演形式贯穿全片,跨时空对话、说唱等元素也加入其中。传播古代书画文化的《此画怎讲》让历史“活”了起来,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述名画故事,诙谐幽默,寓教于乐。严谨专业的态度、游刃有余的表现形式,让许多传统文化题材网络纪录片呈现出举重若轻的从容,折射出当代人的文化自信。

  “纪录片+综艺”是当前网络纪录片创新表达的另一种形式。比如《新游记》《很高兴认识你》等,参与者或去往世界各地探访体验,或走进诸多创意人士的生活日常,在行走中识人看事,丰富创造感悟,同时也向观众展现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可能性,拓展了网络纪录片的叙事空间。

  当代网络纪录片还主动拥抱科技变革,让数字技术赋能艺术创新。比如《烟火人间》《手机里的武汉新年》这两部整合用户创作内容的纪录片,所有影像均来自短视频平台用户上传的纪实短视频,创作者对这些碎片化内容加以创造性整合利用,进而创作成完整的纪录片作品。虚拟现实、三维动画、语音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出现,成为拓展纪录片边界的有力工具,VR纪录片、交互式纪录片、动画纪录片等新纪录片类型应运而生。如生态纪录片《生命之滇》借助5G、8K、虚拟现实、多轨全景声采集和拟音等技术手段,展现云南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带给观众沉浸式体验。

  延伸价值,多维度创新产业模式

  当代网络纪录片的创新发展,还表现为积极拓展产业边界,创新产业模式。一些网络纪录片的制播主体致力于培育纪录片品牌,通过纪录片优质IP的系列化生产、季播化运作、联合营销及授权经营,持续开发品牌价值。这些立足作品的多维开发和产业布局,有利于开拓纪录片市场,增强对资本和人才的吸引力,为打造优秀纪录片作品创造更好条件。

  创新产业模式体现在深入挖掘垂直内容,推动作品跨平台、跨文化传播。以美食题材为例,网络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一季)》反向输出给卫视频道同步播出,随之推出第二季和第三季,姊妹篇《风味原产地》《风味实验室》也相继面世。其中,《风味原产地》被海外网络平台购买,在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早餐中国》《宵夜江湖》《小滋味》《人生一串》等也以多季播出的方式与观众见面。还有的视频网站积极强化海外合作,整合优质资源,提高内容产能,《地球脉动(第二季)》《蓝色星球(第二季)》《决胜荒野之华夏秘境》等高口碑纪录片就是这种合作的结晶。垂直深耕接地气、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的题材,不断在纵向深度、内容广度和生活温度等方面拓展,已成为网络纪录片创作生产的常态。

  创新产业模式还体现在更积极地谋求和相关商业、文化产业主体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以更为社交化、互动化、联动化的方式,开创“纪实+院线电影”“纪实+教育”“纪实+旅游”“纪实+电商”等新形式,各种衍生文创产品也随之而来。比如,“网红”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推出后,同名纪录电影随之登上院线。随着《人生一串》《生活如沸》《但是还有书籍》等优秀作品的打造,制作方通过品牌授权,开设多家以“同款IP”命名的实体餐馆和书店。线上纪实内容和线下生活场景相衔接,实现线上线下情感联结的同时,更开拓了优质作品的商业模式。

  年轻人是网络纪录片的主要观众。他们从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到知识获取方式、审美旨趣等,都深受互联网文化影响。接续出现的网络纪录片“热款”“爆款”,既反映出年轻一代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认同,更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世界。期待更多精彩网络纪录片深入生活,创新展现时代气象,连接屏幕内外,丰富和提升人们的精神生活。

  (作者为山东艺术学院教授)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