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种具有独特意味的角色塑形方法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看客 > 正文

一种具有独特意味的角色塑形方法

来源:文汇报2022-07-12 10:49

  作者:独孤岛主

  距离杜琪峰与韦家辉联合执导《神探》15年后,韦家辉独立编导的《神探大战》终于上映。事实上,自这部电影杀青也已经过了四年,与许多香港电影顶级作者型导演一样,韦家辉与观众暌违日久,也令观众对这部像《神探》但实际上并不是《神探》续集的影片充满好奇:在经历了邱礼涛、陈木胜等导演在过往数年作品中带来狂轰滥炸的视听体验后,究竟《神探大战》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之发展”银河映像时代的巅峰塑造呢?

  从刘青云在影片高潮部分充满悲悯的眼神,观众似乎可以在亲眼“看出端倪”之外读出一些言外之意,这是他所饰演的角色李俊在以“人格分裂”状态试图主导警队正在进行的针对一个名叫“神探”的犯罪团伙的行动、豁出一切以后的一刻静默。在此之前,他已经因为所谓“精神问题”而被迫结束警察生涯,但他仍然每日坐在天桥底,画下他与脑内凶手对话所得的线索,正是这些线索,引动了“神探”组织的连环行动,也迫使他不得不亲自出手来结束这样的局面。面对即将山穷水尽的时刻,他向火光冲天的码头投去凝目一瞥。这同时也是刘青云40年表演生涯以来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他从电视台训练班出身的艺员,到银河映像的御用演员,及至两届金像奖影帝,在整个2010年代搏斗出令观众感到“满世界都是你”的电影表演产量,见证了香港电影业由盛转衰而积极转型的全过程。《神探大战》是韦家辉独立编导发挥集大成之作,也是他与刘青云自TVB时代就见证的时代记认。

  在影片拍摄的2018年,疫情尚未发生,剧组尚可以拍摄内地与香港通关的具体场景,亦丰富了此片在警匪类型片层面表现追逃的现实质感。当代香港警匪电影,置身深度合拍片语境之下,不再以偏安一隅的姿态单纯表现香港故事。《神探大战》比较特别的设定是犯案凶手不再在香港岛作案,而集中于九龙与新界,这固然是剧作中人物身份设定的前因后果引致,某种程度上也将探案的对决地域引向了对于习惯城市森林的市民而言更具视觉猎奇性的香港乡村地界。这在过往的香港电影中自然也是所在多见,但《神探大战》不期然地以具体的视觉空间向身处“后疫情时代”的观众展示了“前疫情时代”的风物景观,本身已经体现出香港电影内在丰富的多义精神内置,这也某种程度上与韦家辉一以贯之的作者精神有暗合之处。

  在剧作设定纷杂的反转过程中,刘青云饰演的李俊自身固然具有颇具神秘主义的多重人格,在他百发百中的“神探”心探过程之外,更以他频频以手指代替真枪向对手射击的动作将他内心中的执念外化,而这种看上去有些类似韦家辉电视剧《大时代》式的主观唯心主义表达,却正正被整个剧作的数次反转所裹挟,变成了卖相十足的现实主义的纯正警匪/动作甚至是复合了灾难类型的人物塑形中的异类。这种设定,未必较15年前的《神探》中同样由刘青云饰演的陈桂彬意态更丰富,但因为与复合类型机制的高度融合,成为了商业/艺术二元欣赏格局中具有独特意味的角色塑形方法。

  也就是说,正如刘青云迥异于片中林峯、蔡卓妍等主要演员的专业训练背景,李俊这个角色与后两者饰演的正牌警队“神探”夫妇,精神气质上固然已经拉开极大差异,随着剧情展开,他置身的世界价值观发生近乎360度翻转,他身上的“癫狂”也就直接转化成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追索化身。片中包括他的至亲、死敌、合作者及最后的对手在内,性格、角色功能的变化虽然都极尽复杂化,但都不如李俊来得大繁若简,在看似一以贯之的“疯癫”状态背后,潜藏着一条“一追再追”的行动线,这条行动线由始至终从不动摇,象征了李俊身上足以代表香港电影始终努力表现的精神气质。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李俊的“不变”也正是韦家辉的“不变”,影视剧迷常将韦家辉创造的一系列执着到近乎盲目的人物视为足以用“疯子”形容的群体。在有些作品中甚至角色全员疯癫上阵,将执念延宕到剧集最后一秒。《神探大战》未将这种痴狂发挥到尽,也可以看出30年来,韦家辉笔下的“疯子”由气韵充盈集中于外化的阶段,演变成了内外交困中负隅前行的内化型性格。这就是“不变”中潜移默化的变化,也正是香港电影身处高度商业化环境中,主流创作者仍然借助各种机会形成自我表达的具体表征。徐克在主旋律电影中的类型片发挥、邱礼涛尝试的意义矩阵电影路径、杜琪峰及银河映像同仁戮力营造的近30年来观众最为受用的香港城市空间影像,皆是如此。

  因此,若将《神探大战》及近两年来的内地-香港合拍类型制作单纯看作满足娱乐消费需求的作品,就过于低估香港导演的电影经验沉淀。诚然,一如《怒火·重案》《拆弹专家2》以及《反贪风暴》系列等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影片,《神探大战》首先满足的是观众的视觉感官刺激,但又不止于感官刺激。比如在《神探大战》片中多次出现的“yes sir”台词,在今后表现当代题材的香港电影中相信不会再有,这本身就是影片发挥时代记认功能的具体表现。而片中出现的九龙、新界景观,亦是韦家辉借由一部讲述“癫佬”的电影,初心不变地带领观众窥看这座心底熟悉而影像陌生的城市发生的旧事新潮。

  香港电影在过去数十年给予内地观众丰富的电影美学体验,至今未有消亡,反而随着事变时迁而流入了华语电影的内部血脉,成为值得推而广之的华人娱乐创作经验。《神探大战》意义也不仅是类型经验本身,角色塑造的细部规划、对特定时代症候的如实记录,才是影片在2022年的最大贡献。

  (作者为戏剧与影视学博士、影评人)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中国节•中秋】品尝中秋之韵,更显历久弥新

  • 【网络中国节•中秋】亘古不变中秋月 清风明月照我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