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看得见想象力的奇幻冒险,困在“印象”中的亲子片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观察 > 正文

看得见想象力的奇幻冒险,困在“印象”中的亲子片

来源:文汇报2022-07-18 09:53

  作者:王彦

  陈思诚新作《外太空的莫扎特》本是暑期档最受期待的作品之一,但灯塔专业版显示,影片上映三天收益1.1亿元,既没在单日票房上领先已公映多日的其他电影,也追不上导演个人的一贯表现。同时,多个网络平台上口碑分歧不小,真情实感的五星好评和一星差评都不在少数。力挺影片的网友为瑰丽视觉、奇妙童心给出好评,而差评多集中于“叙事乏力”“人物扁平”。

  这兴许是陈思诚做过心理建设的局面。影片上映前,导演就有过几次创作自白:一次纠偏大众预期,“《外太空的莫扎特》不是真正意义的科幻片,而是奇幻类型,希望能用电影造梦的艺术属性为观众找回作为孩子的童心”;另一次用来定位受众,“既是送给父亲和孩子的礼物,也是为暑期档定制的电影,希望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引发大家对‘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思考”。

  在“可见”的想象力驰骋中,拍出诗意的北京

  故事里的任小天对天文有着浓郁兴趣,一直渴望探索地外文明,但父亲任大望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钢琴家。父子俩在人生规划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直到外星来客“莫扎特”忽然降临,这个单亲家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准确来说,“莫扎特”是个精神能量体,他从遥远的阿尔法18星球前来,附身在任小天的熊猫玩偶上,让一个小学生都嫌弃的“丑娃娃”成了会变脸、会傲娇、还会制造绮丽场景的萌物。有了“莫扎特”,任小天和他的朋友们能与家长、老师、对手们斗智斗勇,也正是这闯关开副本般的奇幻冒险,让观众跟随驰骋的想象力,遇见诗意的北京。

  电影里,“莫扎特”有句台词:“你们地球人很少抬头看。”这句话戳中了不少城市中习惯于两点一线生活的人。大家都忙于“六便士”,很少有闲情逸致去抬头看月亮,于是当陈思诚的镜头把人们带入魅力无限的北京城,一座兼具首都风范、古城气韵又能容纳梦想的城市,激荡出了许多人熟悉又陌生的情愫。片中,孩子们会踏上书本连成的天空之桥,走进落日余晖,或在天幕触手可及的地方看万家灯火之上那一片静谧的璀璨;会踩着腾空而起的石头拾级而上,眺望斑斓的北京的秋;还会乘乐高积木搭成的飞船,经过一座座城市地标,直到星空下的万里长城,所有人仰起脖子,见证人类奇迹依次闪烁、重现。

  这部电影也带人们“听见”北京。有一场戏,任小天和“莫扎特”站在东便门旁的天桥上,人类与外星来客实现听觉上的通感。声音化作流动的能量,不止故事里的任小天被激发出艺术的感知、打通音乐的“任督二脉”,观众也在意想不到的维度中见证了车水马龙之美,那是在同一片很高很高的碧绿天色下,芸芸众生制造着的生活卷轴。

  陷入刻板“想象”的生活场景,很难推导出现实的共鸣

  如果说《外太空的莫扎特》如同一封写给北京的视听情书,那么影片在故事层面的薄弱很可能让许多人根本无暇顾及视听层面的美。

  剧作原本有两个颇具意义的发力点:每一个曾在丰满理想与骨感现实间徘徊过的少年,是否终究会成为又一个人生经验至上、不愿孩子重走弯路的严父?每一个外来的星际旅行者,是否归根结底属于地球与地外文明相互影响、环环相扣的时间循环的载体?前者叩问人心,后者指向青少年的科幻启蒙。

  遗憾的是,《外太空的莫扎特》最终呈现的剧作是个陷入刻板“想象”的伪生活文本。片中有三组母亲缺位的家庭,年轻时不曾坚守自我梦想、离婚后在前妻面前打肿脸充胖子的任小天之父,编织善意谎言欺骗儿子的马元之父,因为工作永远在城际间流动的丁洁灵父亲;三位父亲依次对应不被理解的儿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孩子,所有男生心目中白月光式的班花女孩。无论是父子、父女间的关系描摹抑或这些角色本身,都能在过往的同类型影视作品里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

  尤其被交付戏剧重任的几名初二学生的角色,他们扁平化的人物行为设计,既不是当代中国初中生的样貌,也脱离了空间旅行已成为全民高热话题的时代背景。创作者有意图捕捉时代情绪,却根本没有足够深入地去探寻中国初中生真正的精神世界,电影用视听打开了游离于生活的想象,却又让故事死死落在“想象中”的框架里。所以,只能用最常见的复制了20年甚至更久的套路,塑造出平凡男孩逆袭、父亲一朝转变、小丑式情敌的现眼等等模板进程。

  至于被寄予厚望的幻想乃至科幻启蒙的部分,则陷落在了拥挤的文本杂糅中。“莫扎特”来到地球的底层逻辑是“为了未来拯救当下”。阿尔法18星球监测到了未来将影响他们的地球科学家发生了命运波动,一旦这位未来科学家的人生转轨,整个阿尔法18星球也可能遭受巨大危机。于是,“莫扎特”肩负使命来到地球,来到正在为天文学梦想与父亲据理力争的任小天身边。可惜,这一关键信息被剧本一笔带过,湮没在了本就有些失真的校园生态、有些刻板的父子关系以及带着漫画式夸张的邪恶组织刻画中。

  陈思诚曾回忆儿时与几百名同学一起看《霹雳贝贝》的场景。贝贝摘下手套、搓搓手、指着交通灯“发射”,红灯翻绿的那一刻,几百人欢呼雀跃,“这个场景迄今都萦绕在我内心,而且会伴随我一生”。在他看来,人这一辈子就是由无数个片段式的记忆组成,可能是影像、台词、旋律或者气息,他创作《外太空的莫扎特》的初衷,便是希望能有一部影片伴随青少年一代成长。正因此,他从熟稔的类型中转身,不讳言“任性”,“我愿意走出舒适区,面对不同的挑战”。只是从完成度而言,这部带着野心出发的影片,似乎有些功亏一篑。(王彦)

[ 责编:崔益明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离职》:晚期资本主义时代的职场人生

  • 陈一军:盛大的敦煌,盛大的散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