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湿润的文明》:艺术形式守护湿地之美
首页> 光明文艺评论频道> 文艺原创 > 正文

《湿润的文明》:艺术形式守护湿地之美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22-08-02 17:28

  作者:兰州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所教授 郭茂全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中国的湿地面积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由国家林业局(现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湿润的文明》,通过“泽被苍生”“孕育江河”“滋生万物”“重负天下”“守护家园”“生命相依”六集,集中表现了湿地与文明的关系与湿地保护的历程,具有丰富的生态审美意蕴,是中国湿地影像表达的先声之作。

《湿润的文明》:艺术形式守护湿地之美

  《湿润的文明》是湿地生态的感恩之歌。湿地是人类文明的施恩者与护佑者。古代四大文明都起源于河流交汇处,无不受到湿地的慷慨馈赠。黄河流域的湿地参与了中华文明的形成,长江中下游湿地——水稻田,将中国的稻作文明推向顶峰。

  湿地生态系统是湿地植物、栖息于湿地的动物、微生物及其环境组成的统一整体,是生物多样性赖以生存的主要基础。湿地为各类鸟类提供栖息家园与迁徙驿站,云贵高原上的湖泊湿地就是黑颈鹤等鸟类的繁殖地。湿地生态链中的每一物种都是神圣的,湿地中的芦苇、红树林、沙蟹等植物动物都有独特的生态功能。湿地养育全球40%的物种,还提供了90%淡水资源,其生生之德可谓大焉。《湿润的文明》诉说着湿地对河流的哺育之功,传达出敬畏生命、感恩湿地的生态伦理。

  湿地为民众提供了丰富生活资源与广阔的栖居空间。《湿润的文明》中,牧民桑巴拉生活于青藏高原黄河上游玛曲黄河湿地,牧民哈么当周在若尔盖花湖湿地生儿育女,农民刘秀英在黄河入海口湿地边种植棉花,稻农孔祥瑞在鄱阳湖湿地种植水稻,渔民张秋红在洞庭湖湿地捕捞鱼虾,渔民吴朝友在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养殖蚝、螺。一方湿地养育一方人,人们对湿地母亲心存感恩,用心用情守护着这一方天地。

  《湿润的文明》是湿地生态的忧患之思。《湿润的文明》不仅强调湿地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还反思人类对湿地生态破坏行为。中国湿地面临面积锐减、功能退化、物种减少、水位下降等生态危机,而造成湿地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人类牧业生产中的人口增加、湿地周围草场超载放牧、农业生产中的盲目开垦与围湖造田、修建水库水坝、城市建设中对湿地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以及道路建设等行为。大规模地开展围湖造田,导致近一半的天然湿地消失,长江流域发生严重洪灾与湿地蓄水能力减弱密切关联。人类的过多干预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态危机频发。

  青藏高原孕育了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湖泊湿地,人口的快速增长却给高原湿地带来了威胁。在《湿润的文明》中,哈么当周在若尔盖草原花海湿地当管护员,他亲眼目睹了若尔盖湿地的退化以及沙漠化。民间保护人士杨欣震惊于十多年后冰川的消融。云贵高原草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员臧尔军目睹了因人工挖渠排水造田,导致草海湿地生物种群减少,城市排放污水使得草海湿地水质重度污染。因水库建设、道路建设、引水工程等人为因素,乌裕尔河下游的扎龙湿地遭遇了生态危机,昔日鸟类的天堂变成没有鸟声的寂静之地,人类最终为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纪录片呈现了湿地生态危机给人们带来的生存困境与创伤记忆,同时激励人们直面现实,反思历史,处处渗透着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地球生态系统一旦失去湿地,人类文明就不再是“湿润的文明”。为了保护好湿地,《湿润的文明》发出了“救救湿地”的呐喊。

  《湿润的文明》是湿地生态的修复之梦。面对湿地生态的退化,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反生态行为,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生态修复。面对湿地生态危机,人们不能完全依赖湿地的自然恢复能力,而是在现代生态思想指导下,以生物修复为基础,通过物理修复、化学修复以及技术措施来恢复湿地生态,最终使其进入良性循环。面对湿地危机,人们正在采取行动。《湿润的文明》介绍了国家加大了对湿地保护投入,实施了退耕还湿的政策,建设了五百多个湿地保护区。三江源保护区、扎龙自然保护区、草海生态保护区、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让人们看到湿地生态修复的进展。

  此外,《湿润的文明》还展现了湿地义务管护者、环保志愿者、湿地生态研究者等“绿色英雄”形象。扎龙湿地管护员于占河年复一年地守护湿地,呵护着湿地中栖息的丹顶鹤。民间环保人员杨欣筹措经费,花三个多月时间在长江上游沱沱河边建生态保护站,以便收集湿地周围的垃圾。湿地管护员臧尔军见证了实施退田还湖工程后草海湿地生态的恢复,承担起为黑颈鹤等湿地鸟类投食的工作。

  尽管中国湿地生态保护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湿地生态修复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不懈、奋发有为。”湿地孕育江河,滋养万物,施恩民众。生态修复是我们永远的梦想,也是当下生态文艺创作的新主题。

  《湿润的文明》是湿地生态影像审美之果。纪录片表现了青海高寒湿地、黄河中下游湿地、长江中下游湖泊湿地、云贵高原湿地、三江平原湿地、广西北部湾滨海湿地六大湿地区域的多样生态景观。在叙事结构上,《湿润的文明》将湿地的生态变迁与人物命运相联系,既有湿地生态专家的知识阐述,又有湿地生存者的生命体验,知识性与故事性相结合。在色调安排上,《湿润的文明》采用明暗交替的色调,既体现湿地生态在晨光暮色中的不同景观,又契合了创作者对湿地生态的多重思考。在音乐构思上,《湿润的文明》充满了“天籁之音”,湿地生态中的水声、雨声、鸟鸣、牛哞、羊咩无不作为声响元素,显现出湿地独有的自然美、音韵美。此外,纪录片中黄河上游湿地景观与藏族歌曲的结合、滨海湿地呈现与京族歌谣的呼应、湿地孕育江河与童声伴唱的组合表达了湿地恩情与生态忧思。

  该片形象地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或人对征服掠夺的结果,其中既包含了湿地的自然演化史又包含了人类与湿地的关系史;既蕴含对湿地生态的感恩之情,又蕴含了对湿地生态危机的忧患之思。作为湿地纪录片的经典之作,《湿润的文明》的生态情怀、生态忧患依然感染我们的情感,陶冶我们的精神,启悟我们珍惜湿地。2022年第26个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珍爱湿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湿地应是全社会的共识,也应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者的责任。文艺工作者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守护湿地之美,共同谱写湿地之美与文艺之美“美美与共”的新篇章。(郭茂全)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破·地狱》:看见自己方能照亮身边的人

  • 华彤庚:品蝶幽姿情未尽,隽永蝶诗谜几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先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正在通过生产要素、生产资料更新、重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重塑,成为最具潜力、带动力和深刻影响力的新质生产力引航。
2024-12-23 13:29
共建“一带一路”的主要目标之一是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实现共建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经过11年的共同努力,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为共建国家带来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2024-12-16 17:13
经济学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角色,应该是在科学决定气候目标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如何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实现该目标,而不是将经济考虑凌驾于科学之上,由经济学决定温升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
2024-11-26 15:50
数字丝路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性选择,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新阶段。数字丝路贸易的伟大实践正在使古老的丝路焕发出新的光辉。
2024-10-10 1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科建设显著加强,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建设路径都更加明确,要求更加清晰,学科建设明显提速,突出体现在学术创新、实践支撑、人才培养等方面。
2024-10-04 10:01
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学科建设涵盖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为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需求而设立的大量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在实践中也是由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共同推进着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相伴的城镇化进程。
2024-10-03 09:55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造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09-19 11:05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数智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动力,助力中国实现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为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024-08-15 10:22
网络梗”越来越成为网络空间讲好正能量故事的优良载体。加强“梗能力”建设,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高质量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4-08-06 10:17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2024-08-02 15:08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2024-08-01 09:52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2024-07-10 17:13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2024-06-21 16:53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2024-06-13 09:36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04-23 16:17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加载更多